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4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95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6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患者是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病人实施化疗后,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更易诱发感染,因此探讨影响化疗患者院内感染因素以及提出防治对策,对延长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院化疗后发生院内感染的25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病毒前S1与两对半五种模式的相关性及在肝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用酶标仪测定。结果:在两对半的五种模式中,A、C两组191例HBeAg阳性患者血清前S1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92%和8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A组前S1蛋白从92%降为70%,C组从80%降为52%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eAg和前S1蛋白具有相关性,前S1蛋白阳性有助于乙肝的早期诊断,可作为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同时还可作为乙肝的药物疗效及预后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4.
1.硒盐对人群肝炎的预防试验:供应硒盐乡与周围乡居民对比观察肝炎发病率的变化,试验结果1986、1987、1988年硒盐乡居民肝炎发病率明显低于周围对照乡(p0.001)且对乙型肝炎发生亦有抑制作用。45万人群扩大预防试验,进一步验证吃硒盐乡居民甲型乙型肝炎发病率明显较对照乡低。硒盐预防肝炎,即使停吃硒盐,预防肝炎的作用尚可维持一年。 2.硒盐可行性试验证明无毒,对肝肾功能均无影响。资料表明,百万人群吃硒盐10年亦无毒副作用。剂量易于控制,可在低硒或缺硒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启东市前列腺癌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启东市肿瘤防治网收集的肿瘤发病登记报告资料,计算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并对不同时期的发病率做比较。结果启东1972—2000年前列腺癌粗发病率平均为0.70/10万、标化率为0.76/10万。趋势检验中未见29年中发病率的显著升高,但最近10年的发病率已超过1/10万,与前2个时期比较,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前列腺癌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最近10年发病率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结论启东市29年来前列腺癌一直处于较低发病率状态,但发病率似有上升趋势和低龄化趋势,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6.
丁亚香 《右江医学》2002,30(2):171-171
目前 ,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肝癌的方法 ,从 60年代至今 ,我国的肝脏外科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与肝癌切除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我所 1994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对 3 16例肝癌病人行切除手术 ,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3 16例肝癌患者中 ,男性 2 74例 ,女性 4 2例 ;年龄3 1~ 4 6岁 ,平均年龄 4 6岁。Ⅰ期 3 2例 ,Ⅱ期 2 4 2例 ;单纯性62例 ,硬化性 2 5 4例。术前行化疗后作二期切除 16例 ,复发肝癌再切除 3 2例 ,死亡 2例。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肝癌 3 14例 ,胆管细胞癌 2例。护理要点   1.选择合适的术前…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遗传因素在肝癌病因中的作用和地位,从1983年始以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模式对肝癌高发区进行了多次家系调查,用多种方法从群体水平作了肝癌遗传病因的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一) 论证和揭示了肝癌的家族聚集性及分布规律 1.对1065例肝癌先证者的家系调查,结果在二系三代中有41.59%的家族中发  相似文献   
8.
1972~1990年,启东肝癌研究所与上海医科大学等单位协作,在启东肝癌高发现场,进行了原发性肝癌(PHC)遗传病因研究,基本上肯定了遗传因素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和地位。现将有关研究工作概述如下。(一)确证了PHC家族聚集性1972~1989年,先后进行了10次肝癌家族史调查。1972年,回顾性调查肝癌、其它肿瘤和正常人各100例的一级亲属(指双亲、同胞和/或子女,下称亲族)中发生的肝癌分别为12.6%、4.8‰和5.5‰。1974年11月~1976年5月,四次肝癌家族史调查都表明,肝癌发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并发现两个家族先后患肝癌各有9例之多。1977年6月,以1020例肝癌作为指标病例,调查其二系、二代、三堂、三表共43810人,结果发现,一个家族中2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高、低发区510例PHCHBV感染、家族肝癌史及与ABO血型的关系,结果表明:1肝癌低发区与高发区一样,合并HBV感染的PHC患者达80.74%,远多于无HBV感染者;男性多于女性;有家族肝癌史的PHC患者占40.00%,且合并HBV感染的PHC有家族肝癌史者显著多于HBV阴性组(P<0.05);2低发区PHC中,有家族肝癌史的A型血者显著多于相应对照组(P<0.05)。提示我国肝癌低发区PHC发生的最重要外因亦为HBV感染,遗传易感性则是其内因;而有HBV感染或有家族肝癌史者是PHC的高危人群,且后者中的A型血者更为易患,对这一人群需加强监测,警惕PH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反映启东地区肝癌发病的时期变化趋势和年龄作用方式。方法 应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启东地区25年肝癌发病监测资料分区进行模型拟合和效应分析。结果 海东区和吕四区在局部时间上有所上升;汇龙区、江海区、王鲍区、启西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发病危险性有显著减缓或下降的趋势。结论 肝癌发病危险性在时期趋势上没有整体下降,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发病危险性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