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周莉  庞骁  陈勇  许莉  李素平 《安徽医学》2018,39(6):683-686
目的 探讨89 SrCl2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行89 SrCl2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99例,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病理类型、89 SrCl2治疗次数、手术切除原发灶、放疗、化疗、肿瘤骨转移的病灶数量、联合止痛药状况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是否会影响89 SrCl2的治疗效果.结果 89 SrCl2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肿瘤病理类型、不同治疗次数、是否联合放射治疗、是否手术切除原发灶、不同肿瘤骨转移病灶数量及是否联合止痛药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肿瘤病理类型、89SrCl2治疗次数、手术切除原发灶、肿瘤骨转移的病灶数量及联合止痛药是影响89SrCl2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肿瘤病理类型、89 SrCl2治疗次数、手术切除原发灶、肿瘤骨转移病灶数量以及联合止痛药能影响89 SrCl2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  相似文献   
32.
131Ⅰ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已得到肯定,但影响疗效的因素众多,包括癌肿的病理类型、转移部位、病灶大小及数量多少、患者的性别、患者的年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钠/碘同向转运体(NIS)表达水平以及131Ⅰ治疗后的副反应等.充分认识这些影响因素对临床实践中合理运用131Ⅰ治疗甲状腺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3.
18F-氟化钠(18F-NaF)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18F-NaF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骨骼显像技术已在恶性肿瘤骨转移、原发性骨肿瘤、良性骨骼病变等多种骨骼疾病中得到应用,与其他显像方式相比具有诊断效能高、检查时间短、靶/背景比(T/B)高等优点,可从代谢和解剖等方面为临床提供丰富的信息。本文简要综述18F-NaF PET/CT在骨骼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其在骨骼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效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内皮素(ET)在蜂螫伤中毒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7例蜂螫伤中毒患者分成轻度、中度、重度中毒3组,并根据预后分成死亡组、存活组。另选取3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与血浆ET水平,同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蜂螫伤中毒患者轻度中毒组血清TNFα(1.36±0.37)μg/L与血浆ET (55.20±12.60)ng/L的含量仅轻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1.09±0.25)μg/L、(50.90±8.80)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组患者血清TNFα(2.82±0.79)μg/L、(4.02±0.93)μg/L与血浆ET水平(139.30±58.80)ng/L、(210.50±86.30)ng/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值均<0.01),中度组患者血清TNFα与血浆ET水平较轻度组为高(P<0.01),重度组患者又较中度组高(P<0.01)。死亡组血清TNFα(4.53±0.89)μg/L与血浆ET(267.50±98.70)ng/L水平高于存活组(2.40±0.82)μg/L、(107.60±57.90)ng/L(P值均<0.01)。蜂螫伤中毒患者血清TNFα与血浆ET水平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TNFα与ET可能协同参与了蜂螫伤中毒患者的发病过程。血清TNFα与血浆ET升高越明显,蜂螫伤中毒患者病情越重,病死率就越高。血清TNFα与血浆ET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一个重要临床指标。应用TNFα与ET拮抗剂或抑制剂对防治蜂螫伤中毒的发生发展、改善预后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以下简称老年人甲亢 )的临床特征及13 1I治疗的疗效。方法对 97例资料齐全诊断明确的老年人甲亢患者进行13 1I治疗 ,追踪观察治疗后 1- 2年甲亢的治愈率及其合并症的转归。结果 (1)老年人甲亢患者症状、体征多不典型 ;(2 ) 97例患者中 ,治愈 6 8例 (70 1% ,其中早发甲低 6例 ) ,好转 2 2例 (2 2 .7% ) ,无效 7例 (7 2 % )。有合并症的 5 3例患者中 ,临床治愈 4 5例 (84 9% ) ,好转 5例 (9 4 % ) ,无效 3例 (5 7% )。结论 13 1I治疗对老年人甲亢的疗效非常理想 ,应作为老年人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Annexin-Ⅱ及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6例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Annexin-Ⅱ及VEGF-C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Annexin-Ⅱ及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Annexin-Ⅱ及VEGF-C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nexin-Ⅱ及VEGF-C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18 F-脱氧葡萄糖(FDG)SPECT/CT显像(18 F-FDG显像)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诊断明确,完善相关检查后拟行食管癌切除术的初诊食管癌患者行18 F-FDG显像。其中18例手术治疗患者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的18 F-FDG显像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相比较;所有患者的远处转移灶及20例非手术治疗患者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根据组织病理学活检、多种影像学检查临床随访而定,随访时间均大于6个月。结果在38例患者中,18 F-FDG显像检出了全部的原发灶,检出淋巴结转移24例,真阳性22例,真阴性10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4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4.6%(22/26)、83.3%(10/12)和84.2%(32/38),检出肝转移1例,肺转移1例。结论18 F-FDG显像能够提高食管癌患者分期的准确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放射性膀胱毒副反应是宫颈癌放疗中导致放射治疗进程中断、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明确宫颈癌放疗中膀胱毒副反应的防治措施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放射性膀胱毒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价全身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c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显像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全身18F-FDG PET/CT 显像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143例患者中,PET/CT诊断脑胶质瘤10例、脑膜瘤7例、淋巴瘤2例、病变性质不明或其它类型肿瘤16例.脑转移瘤108例,确诊原发灶96例,未明确原发灶12例,原发灶检出率为88.9%,其中原发灶为肺癌的65例,占67.7%,消化系统来源恶性肿瘤17例,占17.7%,生殖系统来源恶性肿瘤3例,占3.1%,不同来源脑转移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占位性病变病人18F-PET/CT显像可有效发现脑内病灶和脑转移瘤中的原发灶,并可大致区分原发灶类型,脑转移瘤来源于肺恶性病变居多.  相似文献   
40.
89SrCl2、153Sm-EDTMP、188Re-HEDP以及与它们相关的联合治疗方法对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的姑息止痛效果为70%-90%以上,其疗效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153Sm-EDTMP的骨髓抑制作用较89SrCl2严重,临床可首选188Re-HEDP或89SrCl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