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上调miR-22是否通过Wnt-1通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方法 MTT、细胞划痕实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DADS与miR-22对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的影响。在线预测软件寻找miR-22调控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2对Wnt-1 3'UTR荧光酶活性的影响。qRT-PCR检测Wnt-1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Wnt-1、β-catenin与TCF-4蛋白表达。结果MTT显示,DADS与miR-22可明显抑制MGC803细胞增殖(P<0.05)。划痕实验显示,DADS与miR-22可明显抑制MGC803细胞迁移,而miR-22+DADS更为明显(P<0.05)。侵袭实验显示,miR-22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而miR-22+DADS更为明显(P<0.05)。在线预测软件寻找miR-22调控的靶基因显示,Wnt-1可能是miR-22的靶基因,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证实Wnt-1是miR-22直接调控的靶基因;qRT-PCR显示,DADS与miR-22能下调Wnt-1 mRNA表达,而miR-22+DADS更为明显(P<0.05)。Western blot显示,DADS与miR-22能下调Wnt-1、β-catenin与TCF-4蛋白表达,而miR-22+DADS尤为明显(P<0.05)。结论 DADS可上调miR-22通过Wnt-1通路明显抑制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诱导人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光学显微镜观察DADS作用后U251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DADS对U25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分别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光学显微镜下,DADS处理U251细胞后,细胞呈现凋亡形态改变。MTT法显示,15、30、45、60 mg/L DADS处理U251细胞48 h后,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2.01%、38.82%、49.23%、55.27%,与未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15、30、45 mg/L DADS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6±0.87)%、(28.36±3.15)%和(44.58±3.95)%,显著高于对照组(2.14±0.45)%(P<0.05)。免疫细胞化学显示,45 mg/L DADS处理48 h后,Bcl-2表达平均吸光度值(0.34±0.03)较未处理细胞(0.75±0.06)明显下降(P<0.05);Bax表达平均吸光度值(0.63±0.04)高于未处理组(0.26±0.03)(P<0.05);Caspase 3表达平均吸光度值(0.41±0.05)明显高于未处理组(0.19±0.02)(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15、30与45mg/L DADS处理48 h后,Bcl-2蛋白灰度值比分别为(1.21±0.18)、(0.89±0.14)与(0.41±0.09),较未处理组(2.24±0.26)显著降低(P<0.05);Bax和Caspase 3蛋白分别为(1.12±0.19)、(1.54±0.22)与(2.08±0.27)和(0.72±0.15)、(1.39±0.21)与(2.28±0.29),明显高于未处理组(0.33±0.08)和(0.14±0.06)(P<0.05)。结论 DADS可诱导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机制与下调Bcl-2,上调Bax、Caspase 3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Chk1/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和建立高表达Chk1/2基因人胃癌MGC803细胞,为研究Chk1/2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参照野生型Chk1/2基因mRNA全序列,在cDNA两端各设计一条对应引物,并引入各自的酶切位点。从人胃癌MGC803细胞中提取mRNA作为模板合成Chk1/2 cDNA第一链,并扩增目的基因全表达序列片断,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经氨苄青霉素筛选阳性重组质粒,菌液PCR及测序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入MGC803细胞,经G418筛选后,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菌液特异性PCR结果表明克隆的基因片断分别为1.4 kb和1.6 kb,测序分别证实为Chk1和Chk2基因,经NCBIBLAST分析与Genbank中Chk1基因的同源性为100%,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100%,Chk2基因的同源性为99%,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100%。G418筛选转染细胞4周后获得稳定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细胞克隆株和稳定转染重组质粒的MGC803细胞。经RT-PCR及Western blot鉴定,Chk1/2在MGC803细胞中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Chk1/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与Chk1/2高表达MGC803细胞,为研究二烯丙基二硫诱导MGC803细胞G2/M期阻滞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对人胃癌MGC803细胞G2/M期检查点Chk1与Chk2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Northern blot、Westernblot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DADS处理MGC803细胞的Chk1与Chk2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30 mg.L-1DADS呈时间依赖性阻滞MGC803细胞在G2/M期(P<0.05);Northern blot检测表明,DADS不同时间作用MGC803细胞后,Chk1与Chk2 mRNA表达与未处理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细胞化学发现Chk1与Chk2表达与未处理组无明显改变(P>0.05);Western blot DADS在不同时间对MGC803细胞Chk1与Chk2总蛋白表达无改变(P>0.05),而磷酸化的Chk1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P<0.05),但磷酸化的Chk2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DADS阻滞MGC803细胞G2/M期与磷酸化Chk1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采用组织芯片分析PRSS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意义,为获取胃癌诊断相关的蛋白分子提供实验资料。 方法 首先收集8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包括正常胃粘膜、癌旁组织与胃癌组织,选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PRSS2蛋白在正常胃粘膜、癌旁组织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其次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组织芯片(包括正常胃粘膜、癌旁和胃癌组织)中PRSS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 结果 胃癌组织中PRSS2蛋白表达较正常胃粘膜和癌旁组织明显升高,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胃粘膜组织升高;正常胃粘膜、癌旁和胃癌组织中PRSS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29%(5/34)、26.92%(7/26)和77.78%(63/81),在胃癌组织中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3/5)、70.59%(12/17)和81.36%(48/59);PRSS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也呈现负相关。 结论 PRSS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胃粘膜和癌旁组织高,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胃粘膜组织高,该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的发生和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磷酸化AKT蛋白在不同胃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组织芯片(包括对照组正常胃黏膜、癌旁、非典型增生、原发癌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磷酸化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胃黏膜、癌旁和非典型增生组织相比,AKT蛋白磷酸化在原发癌、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升高(P〈0.01);与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磷酸化AKT蛋白在非典型增生组织中表达上调(P=0.26)。结论磷酸化AKT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