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9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2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259篇
内科学   22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165篇
综合类   631篇
预防医学   21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09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7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目的:探讨Krüppel样转录因子9(KLF9)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例配对的胰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分别用RT-PCR(28对)、Westernblot(4对)和免疫组化(全部标本)检测KLF9的表达,分析KLF9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以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RT-PCR结果显示,在28例配对标本中,21例(75%)胰腺癌组织中KLF9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癌旁正常胰腺组织。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比较,胰腺癌组织中KLF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免疫组化显示,在胰腺癌组织中KLF9的染色强度明显减弱。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分析结果显示,KLF9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08)和血管侵犯(P=0.006)有关。生存分析显示,KLF9阳性表达患者1、2、3年总生存率明显高KLF9阴性表达患者(41%、31%、16%vs.18%、6%、6%)、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KLF9阴性表达患者(21.05个月vs.11.82个月)(均P0.05)。结论:KLF9在胰腺癌中表达下调,且可能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对高糖暴露环境中脂肪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利用“鸡尾酒法”诱导3T3-L1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用5.5 mmol/L低糖(NG)或25 mmol/L高糖(HG)葡萄糖培养基培养脂肪细胞24 h;HG环境下用不同浓度CXCL14处理3T3-L1细胞不同时间。Western blot检测消化道皮肤素(GSDMD)、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样受体蛋白3(NLRP3)、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SDMD、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转录水平。LDH测定试剂盒检测脂肪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Annexin V-FITC荧光检测细胞死亡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结果高糖环境下脂肪细胞焦亡发生率升高,CXCL14处理可提高脂肪细胞增殖活力,但脂肪细胞焦亡相关指标却受到CXCL14浓度梯度的不同影响。50 nmol/L CXCL14处理可降低高糖环境下脂肪细胞GSDMD、NLRP3、IL-1β mRNA以及NLRP3蛋白的表达,下调脂肪细胞LDH活力,减少Annexin V-FITC荧光染色细胞死亡率,但25、100、200 nmol/L CXCL14对其焦亡的指标却呈反向趋势。并且50 nmol/L CXCL14干预后脂肪细胞NLRP3、Caspase-1蛋白随干预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结论CXCL14对高糖环境中脂肪细胞焦亡的影响与其浓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基于SEER数据库利用竞争风险模型分析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特异性死亡和非乳腺癌死亡的预后因素。方法: 选择SEER数据库中2006年至2010年期间年龄≥7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利用R统计软件中的“cmprsk”包进行竞争风险模型的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共纳入31 823例老年乳腺癌患者,13 075例在随访中死亡,其中,3 735例因乳腺癌死亡,9 340例因非乳腺癌死亡。患者1年、3年及5年乳腺癌特异性死亡率分别为1.47%、5.39%及8.71%,非乳腺癌死亡率分别为2.17%、8.49%和15.7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单身状态、黑种人、雌激素受体阳性、低分化、较晚T和N分期及未接受放疗是影响老年患者乳腺癌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高龄、单身状态、雌激素受体阳性、较晚的T分期等是影响老年患者非乳腺癌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更多因非乳腺癌死亡而不是乳腺癌,其接受放疗可降低乳腺癌特异性死亡和非乳腺癌死亡。  相似文献   
74.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是赖氨酰氧化酶家族的一员,具有促进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交联,维持细胞外基质稳定性的作用。LOXL2参与心血管系统的纤维化过程,可诱发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敲除LOXL2基因或使用LOXL2抑制剂可以改善心功能和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制备携载多西紫杉醇的新型超声微泡,并观察其药物携载能力。方法以PLGA为膜材料,以多西紫杉醇为携载药物,采用复乳化法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载药超声微泡;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药物含量及超声环境下的释放量。结果载药超声微泡样品呈白色粉末状,表面光泽且粒径较均一,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可达2.36%和61.40%,且稳定可控;模拟超声环境下药物释放量明显增加。结论所制微泡对多西紫杉醇的携载能力有明显提高,并可在超声环境下稳定释放药物。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医院2008年至2013年发生的阿司匹林ADR报告49份,利用Excel软件统计并分析。结果阿司匹林致ADR以7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48.98%);以严重的ADR为主;多有长期用药史;ADR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联合用药主要为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用;ADR经治疗后均好转;ADR来源主要为医生上报。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阿司匹林引起的ADR,尤其是消化道出血等严重ADR,以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住院药房抗菌药物消耗数据、用药频度(DDDs)及临床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头孢菌素类使用最为频繁,其中五水头孢唑林DDDs排第1;临床主要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率最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占32.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54.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不同程度耐药;粪肠球菌仅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对大多药物100%耐药。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存在一定关系,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培训,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小针刀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1月来本院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145例,随机将145例分成两组,即治疗组73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治疗,两组同时配合以医疗体操。采用VAS、ROM、HSS等评分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打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针刀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功能障碍效果明显,能有效地提升恢复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总结缺铁性贫血(IDA)的主要病因。方法回顾分析16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8例IDA患者中致病因素包括:慢性胃炎9例(5.36%),消化性溃疡21例(12.50%),胃切除术后8例(4.76%),胃癌13例(7.74%),营养不良23例(13.69%),痔疮出血5例(2.98%),肝硬化脾亢6例(3.57%),胃息肉1例(0.60%),胃扭转1例(0.60%),胃间质瘤1例(0.60%),消化道出血3例(1.79%),乳腺癌1例(0.60%),月经过多11例(6.55%),子宫肌瘤22例(13.10%),结缔组织病长期服药患者18例(10.71%),先天性心脏病1例(0.60%),甲亢1例(0.60%),间断性鼻牙龈出血2例(1.19%),原因不明16例(9.52%),血液系统疾病5例(2.98%)。结论消化道疾病共68例,占40.48%,是IDA的主要致病因素,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及胃肠道肿瘤为主,女性月经过多共33例,占19.64%,是女性患者常见原因,痔疮、间断性鼻牙龈出血、结缔组织患者长期服药等均是IDA的常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