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任平  顾莺  马丽丽  李昊  刘培培  胡雁  周英凤 《护理学杂志》2021,36(21):85-88+101
目的 降低神经外科患儿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方法 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应用模式,应用循证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制订11条审查标准,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按照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变革效果的再审查将循证实践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儿,比较循证实践前后医护人员证据应用的依从性和患儿手术部位感染率等.结果 循证实践后,除第6和8条审查指标执行效果不理想外,其余待改进条目中医护人员预防手术部位感染证据应用的依从性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护理流程更加规范化,患儿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显著降低(均P<0.05).医护人员和患儿照护者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知识知晓程度也有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通过循证实践的持续改进对神经外科手术患儿进行管理,可有效规范围术期医护人员诊疗护理行为,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后期仍需持续质量监控及审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敷贴更换频率是否对敷贴下皮肤细菌定植率产生影响。 方法 对PICU和C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试验组(29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4 h后不更换敷贴,在留置导管的第7天更换敷贴;对照组(28例)在首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4 h后更换敷贴,在留置导管的第8天再次更换敷贴。试验组在第7天、对照组在第8天更换敷贴时对敷贴下皮肤进行采样,比较两组皮肤细菌定植的差异性。 结果 两组皮肤细菌定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培养了228个采样点,其中61个采样点(26.75%)出现阳性结果;两组间各采样部位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结论 在严格无菌屏障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置管24 h后不更换敷贴不会增加敷贴下皮肤细菌定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循证实践准备度评估量表(clinic readiness evidence-based nursing assessment,CREBNA)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其结构效度。方法以2017年参加复旦大学护理学院证据转化与临床应用工作坊培训后开展证据应用项目的351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发放并填写CREBNA,调查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准备度水平,构建量表的假设结构模型,并检测是否与样本数据相契合。结果根据模型检验的修正指数(modification index,MI)对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结果显示:误差变异量均为正数;因素负荷量为0.621~0.889;且标准误为0.010~0.036;基本适配指标均达到检验标准。修正后的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为1.558;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RMR)为0.025;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为0.040;适配度指数(goodness of fitindex,GFI)为0.900,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djusted goodness fit index,AGFI)为0.874,达到临界值;标准拟合指数(normed fit index,NFI)为0.931,相对拟合指数(renal function index,RFI)为0.919,增量拟合指数(incremental index of fit,IFI)为0.974,Tucker-Lewis指数(简称TLI)为0.970,相对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为0.974,故模型外在质量良好。所估计参数t值为11.544~19.868,均达显著水平;潜在变量的平均抽取变异量为0.546~0.642,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为0.923~0.943;标准化残差的绝对值最大值为2.508;存在2个修正指标值5.000,故模型内在质量良好。结论 CREBNA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能够用于评估循证实践活动的准备度,指导相关证据应用项目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背景:2012年前有多项亚低温治疗中重度HIE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发表,之后又有多项RCT相继完成,本文是《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循证实践治疗指南(2022版)》的临床问题之一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 目的:评估中重度HIE经亚低温及其联合其他治疗后的远期随访结局。 设计:系统评价/Meta分析。 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CINAHL;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和英文文献检索截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11月12日和12月6日。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之后阅读全文进行二筛。二筛排除标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新生儿合并有先天畸形;②亚低温治疗开始时间超过生后12 h;③治疗时新生儿核心温度不在33.0℃~35℃或未持续治疗至72 h;④对症支持治疗联合亚低温治疗随访时间<18个月,或亚低温联合其他治疗随访时间<12个月;⑤干预组为非亚低温治疗的其他治疗。运用GRADE对证据体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4和R语言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整合。 主要结局指标:随访18个月后的死亡和神经系统伤残发生率。 结果:①亚低温治疗14篇文献,其中RCT 13篇,NRSI 1篇;全身低温8篇,选择性头部低温6篇;随访时间18~30月龄13篇,6~7岁1篇;亚低温组1 091例,对照组(对症支持)1 087例。亚低温组较对照组降低了27%的死亡和神经系统伤残风险(RR=0.73,95%CI:0.67~0.80,P<0.01),其中中重度HIE死亡和神经系统伤残风险分别降低了41%和19%,脑瘫发生率降低了36%,但不降低听力和视力障碍的发生率;亚低温组与对照组(对症支持)心律失常、严重低血压、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持续肺动脉高压、败血症、静脉血栓形成和皮肤破损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亚低温联合药物治疗10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4篇,氙气和干细胞各2篇,褪黑素和托吡酯各1篇),3篇RCT随访≥18个月,亚低温联合或褪黑素、或托吡酯、或氙气较亚低温治疗死亡和神经系统伤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8,95%CI:0.59~1.98,P=0.80)。 结论:亚低温治疗降低了27%中重度HIE死亡和神经系统伤残风险,亚低温联合药物治疗有进一步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循证护理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其含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制订完整的护理方案[1]。这一理念已经逐步被临床护理人员所认可和接受,并开始尝试循证实践活动,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和方法解决护理问题。国外对循证实践模式已进行了较多探索性和发展性的研究,如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证据的临床应用模式”、Lowa 的循证实践模式、Ottawa 的证据转化模式(KT 模式)等,为循证护理实践提供了框架性的科学方法[1-3]。本文将对Kitson[4]发展的“健康服务领域研究成果应用的行动促进”(promoting action on research implementa-tion in health service,PARIHS)概念框架进行综合描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的循证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上海市2022年3至5月新型冠状(新冠)病毒疫情(简称:本次疫情)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作为新生儿的定点收治医院,面对本次疫情的复杂性,对新生儿特殊人群,协调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面临挑战。 目的在我院气泡管理总体策略中实施和完善新生儿中气泡的管理策略。设计:观察性研究。 方法:新生儿中气泡的院内管理中包括4个小气泡。(1)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新冠病房(红色)小气泡,收治核酸或抗原阳性的新生儿,按照我院新冠病房管理原则进行管理。(2)隔离病房(橙色)小气泡,设置于我院内单独楼,收治高危流行病史新生儿,进入橙色小泡的新生儿均需完成7 d医学隔离和观察,其中的负压和非负压房间设置各自独立的物品放置点,工作人员分别为二级和一级防护(+4),物品和标本的运送由摆渡人完成;(3)过渡病房(黄色)小气泡,收治低危流行病史新生儿,每间隔24 h行核酸检测,连续3 d核酸阴性则结束医学观察,其中单间和多人间设置各自独立的物品放置点,工作人员分别为二级和一级防护(+4),物品和标本的运送由摆渡人完成;(4)清洁病房(绿色)小气泡,我院常规住院新生儿的诊疗区域,接收橙色和黄色小气泡确定无新冠感染风险的新生儿。新生儿转运统一由上海市120急救车及不同气泡转运团队护送转入,红色小泡的出泡按照我院新冠病房管理原则进行;橙色小泡出泡需同时满足:①新生儿完成7 d医学观察,②出院后所住家庭的楼栋无新冠阳性感染者,③居家照护者及同住人均为健康码绿码,或已解除隔离,④接新生儿出院家属为健康绿码及48 h内核酸阴性;黄色小泡出泡需满足:完成72 h医学观察。住院期间,医务人员通过微信与新生儿家长沟通,随时解决父母的疑惑、焦虑和困难。 主要结局指标:医护医辅人员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 结果:本次疫情期间我院共收治新生儿677例,其中158例(130例来自红色小泡,其他医疗机构转运21例,橙色小泡转运团队外出转运7例)进入橙色小泡,其中早产儿10例(6.4%);519例新生儿(375例来自社区,黄色小泡转运团队外出转运144例)进入黄色小泡,其中早产儿173例(33.3%),需机械通气呼吸支持82例(15.8%),无创通气45例(8.7%),完成72 h医学观察后全部进入绿色小泡,其中NICU 137例,普通病房382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3.5 d。1例新生儿在橙色小泡诊断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在完成7 d医学观察后转入心脏ICU(CCU)。2例在橙色小泡期间核酸检测阳性(为生后与新冠阳性母亲有接触史)转入红色小泡。324名医护医辅人员参与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小泡工作,均未发生职业暴露,未发生新冠病毒医院感染。 结论:本次疫情下实施新生儿气泡管理可行,防控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cutaneous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从外周可见的血管进行穿刺,将导管留置到中心静脉的方法,广泛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新生儿静脉营养以及应用刺激性药物的血管通路,至少46%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住院期间需要留置PICC[1].在上肢静脉穿刺留置PICC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导管异位的情况,而下肢静脉分支少,故而成为第二选择.现就本院NICU近年来115例新生儿上、下肢静脉穿刺留置PICC的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使用母乳添加剂的喂养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2例低出生体重儿规范化母乳喂养以及规范化添加母乳添加剂,具体护理内容包括严格掌握开始肠内喂养的时间和喂养方式、制定母乳喂养知情同意书以及母乳宣教手册,对患儿父母进行培训如何收集和运送母乳至病房,培训护士如何储存和配置母乳、如何保存和使用母乳添加剂等.结果 12例体质量增长速率、身长增长速率、头围增长速率均达到正常胎儿在宫内的生长速率.2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等,最终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临床使用母乳强化剂安全有效,而规范母乳以及母乳强化剂使用和操作流程对早产儿正常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LBW)的临床转归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的138例ELBW、VLBW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儿临床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儿临床转归与胎龄、体质量、双胎或多胎、母亲围产期病史以及母亲既往病史有关(P<0.05)。患儿体质量、双胎或多胎为负性临床结局的保护因素(P<0.05),母亲围产期病史中胎膜早破是负性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ELBW与VLBW的生存率较低、并发症多,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多。在提高临床诊疗和护理质量的同时,应加强围生期保健治疗及护理宣教,及早发现影响ELBW与VLBW临床结局的不利因素,及时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0年至2011年上海地区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71型(EV71)的临床流行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手足口病住院儿童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患儿粪便EV71采用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检测.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10年和2011年接受病原学检测的住院患儿中,EV71检出率分别为54.45% (820/1506)和59.84%(924/1544).在重症和无并发症患儿中EV71检出率2010年分别为86.31%(372/431)和46.67%(448/1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7.146,P<0.01);2011年分别为88.78%(380/428)和48.75%(544/1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664,P<0.01).上海地区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的5至6月份EV71检出率可达60%~67%.1744例检出EV71的手足口病患儿中,男∶女为1.78∶1;6个月以下婴儿最少占0.46%(8/1744),1岁儿童最多占34.92%(609/1744),病例集中分布于1~3岁幼儿,占76.78%(1339/1744));外来流动儿童占72.76%(1269/1744).重症病例年龄及人群分布与EV71感染患儿相平行.9例合并肺水肿或肺出血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为EV71感染所致.结论 EV71为近两年上海地区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的优势病原,绝大部分重症手足口病以及所有危重症病例均与EV71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