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7篇
  免费   685篇
  国内免费   227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427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2477篇
内科学   683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460篇
特种医学   3368篇
外科学   583篇
综合类   2921篇
预防医学   521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996篇
  14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382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935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720篇
  2016年   796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719篇
  2013年   675篇
  2012年   902篇
  2011年   996篇
  2010年   901篇
  2009年   873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是一种以不明原因淋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发病率较低,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11月收治CD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苗胜  范磊  王宁  颜连启  郭政  沙广钊  王永东 《中国骨伤》2009,22(10):730-732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研究腰椎间盘不同退变程度时相应椎间孔形态改变的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选取37例L4,5椎间盘呈退行性变化的影像学资料(MRI、CT)进行研究,男23例,女14例,年龄28~62岁,平均41.6岁;分别将其矢状位MRIT2WI成像,采用MRI机内Mean/Curve测量软件测量计算L4,5节段退变椎间盘信号强度与相应节段脑脊液平均信号强度比值(RSI),判断椎间盘退变程度并进行分组。分为3组:轻度退变组11例(A组),中度退变组13例(B组),重度退变组13例(C组)。根据CT1.25mm薄层二维旁矢状位重建测量L4,5节段椎间孔的最大高度、最大宽度与面积。分析椎间盘在不同退变程度下相应椎间孔变化规律及可能对神经根状态的影响。结果:①中、轻度退变组椎间孔的最大高度及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中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高度及面积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轻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重、中、轻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相应椎间孔的高度及面积也逐渐减小,而其对椎间孔宽度影响不大;椎间孔高度及面积变小有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  相似文献   
993.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容易发生门腔区(porta caval region,PCR)转移,其病理改变为肝胆外科术前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笔者探讨16层螺旋CT门腔区容积成像(volume rendering,VR)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及评价.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X线、CT及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股骨下端骨肉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骨肉瘤的基本征象有骨质破坏、肿瘤骨、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X线特征与CT表现大致相同,但CT显示积液、肿瘤坏死、邻近侵犯及肿瘤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等优于X线,MRI则更能反映肿瘤的侵犯范围、跳跃灶及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都能反映骨肉瘤的表现特征,但X线与MRI结合可能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95.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对鼻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4例鼻外伤患者进行鼻骨横断面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4例鼻外伤患者,常规CT轴位图像能清楚地显示骨折线,其中单纯鼻骨骨折67例,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19例,筛骨纸板骨折28例,鼻中隔断裂10例。多层CT三维重建图像均能清晰的显示骨折线,图像的立体感优于常规CT图像,真实地反映了骨折及移位情况。结论多层CT三维重建对于鼻骨骨折的诊治及法医学鉴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6.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5岁。左髋部疼痛3个月,加重10余天,于2008年4月9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髋部疼痛,疼痛呈持续性加重。近10余日左下肢疼痛剧烈,以大腿后侧为重,夜间痛明显。查体:脊柱生理弯曲正常,棘突无压痛及叩击痛:平卧时左臀部因疼痛不敢着床,左侧梨状肌下缘处压痛伴左下肢放射痛。左侧坐骨结节处压痛明显。左侧腹股沟压痛明显,以偏内侧为重。左侧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均阳性。  相似文献   
997.
2006年笔者单位收治过重度烧伤后早期并发腹腔间隙综合征与胸腔积液患者 [1].此后我们对严重烧伤患者尽量避免过量补液、采用"边补边脱"等处置方式.腹腔间隙综合征的发生有所减少,但胸腔积液并发率呈增多倾向 [2].  相似文献   
998.
精子蛋白17抗体免疫磁性颗粒活性分析及细胞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精子蛋白17(Sp17)抗体免疫磁性纳米颗粒, 以期用于卵巢癌的磁共振成像靶向诊断.方法:在偶联剂EDC/NHS作用下, 将壳聚糖修饰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抗人Sp17抗体结合, 制备抗Sp17抗体免疫磁性纳米颗粒(IMNPs).透射电镜观察颗粒的形貌特征,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评价抗体与磁性颗粒的结合效果, ELISA检测免疫磁性颗粒的免疫活性.将IMNPs与转染人Sp17的卵巢癌HO-8910细胞共孵育, 进行体外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成功实现了抗体与磁性纳米颗粒的偶联, 并且IMNPs保持良好的抗体活性.磁共振显示该颗粒成功靶向Sp17阳性的细胞, 没有发生明显的非特异吸附.结论:该免疫磁性纳米颗粒特异性良好, 可进一步用作卵巢癌的靶向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A族Ⅰ型(Apo-A—Ⅰ)基因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发展的作用。方法将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作为磁性纳米载药系统输送治疗基因,用逆相蒸发法制备带正电荷的磁性脂质体,再将DNA与该脂质体按照1:7的电荷比形成复合物:将已形成AS斑块的12只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入磁性纳米脂质体/DNA复合物.对照组6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入不含基因的磁性纳米脂质体复合物.每只动物给药剂量为0.32ml.给药后立刻在所有动物左侧肾脏附近(体外)绑缚铷铁硼稀土磁铁(场强500mT)进行磁诱导。约4h后将磁铁取下。继续喂养6周后抽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并将动物处死,取腹主动脉进行油红O染色。结果基因治疗6周后.实验组80层切片中发现斑块10层.脂质条纹面积和纤维斑块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9.21%和1.18%:对照组83层切片中发现斑块35层.脂质条纹面积和纤维斑块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32.25%和1.66%。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斑块率的比较,P〈0.01,实验组HDL水平明显升高,实验组肝组织Apo-A—Ⅰ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DNA与逆相蒸发法制备的磁性脂质体形成的磁性纳米脂质体/DNA复合物在外加磁场导入下可以使ADo—A—Ⅰ基因定向到达肝脏,显著升高血浆HDL水平,降低LDL、TC、TG水平,抑制AS斑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水模体吸收剂量校准因子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TG-51协议和国际原子能结构(IAEA)TRS-398报告分别提出基于水模本吸收剂量校准因子,(N40CoD、W)及(ND、W、Q0)的吸收剂量测定规程,而我国至今没有相应的测定规程.计算三种常用进口指形电离室的(N40CoD、W)/NX和(ND、W、Q0)/NX值,分别为Capintec PR-06C、NE2571及PTW30001,以便用国家计量实验室给出的照射量校准因子NX获得(N40CoD、W)及(ND、W、Q0)方法:根据TG-21和TG-51号协议推导出(N40CoD、W)/NX;根据IAEA TRS-277及398号报告推导出(ND、W、Q0)/NX.结果:Capintec PR-06C的(N40CoD、W)/NX和(N40CoD、W)/NX及值分别为0.949和0.960,单位10-2Gy/R;NE2571,0.956和0.957;PTW 30001,0.954和0.956.结论:(ND、W、Q0)的理论值有可能比(N40CoD、W)的更准确;不同指形电离室的(N40CoD、W)和(ND、W、Q0)的理论值变化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