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9篇
  免费   685篇
  国内免费   227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427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2479篇
内科学   683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460篇
特种医学   3368篇
外科学   583篇
综合类   2921篇
预防医学   521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996篇
  14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382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935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720篇
  2016年   796篇
  2015年   598篇
  2014年   719篇
  2013年   675篇
  2012年   902篇
  2011年   996篇
  2010年   901篇
  2009年   873篇
  2008年   693篇
  2007年   605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大脑中动脉狭窄的TCD与DSA检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大脑中动脉狭窄的TCD检查与DSA检查方法比较 ,为临床提供方便可靠的检查方法。方法 :对经TCD检查确诊为大脑中动脉狭窄 6 0例做DSA检查 ,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TCD确诊为大脑中动脉狭窄病例 ,病变侧狭窄处的血流速度(Vm)均明显高于健侧一倍以上 ,在动脉硬化性狭窄中多伴有“海鸥鸣”或“铁锅炒沙”样杂音 ,且频谱形态呈圆钝或脉动指数值增高的阻力波形。该 6 0例在DSA的检查中均出现不同部位的不同狭窄。结论 :TCD检查具有快速方便、安全、经济、确诊率高的优点 ,可作为脑血管病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 提高对母亲苯丙酮尿症(MPKU)后代脑MRI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报告2例生化及临床检查证实为MPKU双胞胎的.MRI改变,并复习文献。结果 文中2例表现与文献报道不一致.与苯丙酮尿症患儿的表现相似。常规T2WI及FLAIR均显示室周白质、侧脑室三角区、半卵圆中心条片状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除更清楚地显示上述改变外,尚显示双侧内囊后肢及胼胝体压部信号增高。结论 常规T2WI及FIJAIR上可显示MPKU后代脑白质异常,DWI可提供更多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4.
肩锁关节脱位X线投照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的X线投照方法。方法:对2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肩部前后立位、应力位、部分内旋位X线投照方法。结果:2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中,Ⅰ型3例,占15%;Ⅱ型7例,占35%;Ⅲ型10例,占50%。结论:肩锁关节脱位以肩部前后立位、应力位X线投照法为主,Ⅲ型患者可用内旋位投照。  相似文献   
55.
人工气胸CT检查在胸膜转移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长青  李军  崔继承  谢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3):1534-1535
目的:评价人工气胸CT检查在胸膜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CT检查除胸水外未见胸膜异常的31例血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穿刺抽液和(或)人工气胸后行CT检查。结果:31例中14例在脏层和(或)壁层胸膜上发现常规CT所不能发现的单发或多发结节灶,手术、病理或临床证明14例均为肺癌胸膜转移。结论:人工气胸CT检查是发现胸膜转移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6.
骨质疏松与病理性骨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本研究通过定量CT进行骨密度的测定,分析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的变化,确定易发生骨折的骨密度标准值,即骨折阈值;并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深圳地区骨折患者男性60人,女性64人,通过X线平片确定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用定量CT(QCT)测量椎体横断面中部的松质骨结构,通过软件处理得到L1、L2、L3总的松质骨中骨矿(Ca—HA)密度数值(mg/cm^3)。结果①骨密度值与年龄呈负相关,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随之降低,按P〈0.05确定易发生骨折的BMD阈值,男性为109.26mg/cm^3,女性为100.19mg/cm^3;②男性和女性间椎体、髋骨骨质疏松性骨折均有显著差别(P〈0.01)桡骨及其他部位骨折男性和女性间无差别(P〉0.05)。结论①男性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密度阈值为109.26mg/cm^3,女性为100.19mg/cm^3;②随着年龄的增大,骨密度的丢失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病理性骨折的病理基础,外力作用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诱因。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二尖瓣环钙化(MA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探讨MAC能否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对156例MAC患者(其中55例为重度MAC患者)及118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无MAC对照者的颈动脉进行了检测。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MAC组及重度MAC组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P〈0.05);②MAC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颈动脉狭窄≥20%、≥40%及双侧颈动脉狭窄≥40%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MAC组上述指标的改变更为显著(P〈0.01)。此外,重度MAC组颈动脉狭窄≥6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MAC组及重度MAc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④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MAC是颈动脉狭窄≥40%最有意义的预测因子(P〈0.01)。结论 MA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对MAC的检测,能够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及其程度,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有二尖瓣环钙化的患者应常规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  相似文献   
58.
目的:建立大鼠颈动脉再狭窄模型,原位灌注固定取材。评价PTA后血管重塑(VR)的动态变化规律,定量分析血管重塑在血管再狭窄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制作70只SD雄性大鼠颈总动脉再狭窄模型,分原位灌注实验组、对照组,于术后1h、3、7、14、28和42天原位灌注固定取材,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标本血管狭窄情况。结果:①血管重塑指数(VRI)在PTA后即刻最大,3天组明显降低,7天组稍有增大,其后不断减小,剩余血管腔面积百分比同VRI的变化曲线基本一致。②FFA后,血管腔面积总体呈逐渐缩小趋势,内弹力板围绕面积(IELA)1h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大,3天组较1h组明显缩小,14、28、42天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外弹力板围绕面积(EELA)逐渐缩小。EELA、IELA的变化与血管腔面积变化呈正相关。③VRI与血管腔面积的变化呈正相关,新生内膜面积与剩余狭窄率、血管腔面积无直线相关。结论:再狭窄过程中存在扩张性重塑和收缩性重塑现象,管腔的狭窄与否取决于血管重塑指数的变化,而不是新生内膜的变化,新生内膜的形成是血管重塑过程中的一部分。IELA和EELA可作为判断管腔狭窄及评价血管重塑的指标。  相似文献   
59.
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连续观察9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肾内及切口区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分析肾内主肾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S)与舒张期末流速(D)的比值(S/D)和阻力指数(RI),并将区域血流信号分为Ⅰ~Ⅳ级观察. 结果肾内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肾积水程度相关(P<0.05,r=0.82),手术对肾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不明显(P>0.05),但对切口区域则造成短期局限性血流障碍,多表现为Ⅲ~Ⅳ级血流信号,一般3~6个月后逐渐恢复,恢复时间长短与结石合并肾积水程度相关. 结论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部切开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组织冰冻切片检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对超声引导下穿刺的乳腺组织进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得到病理学诊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BIOPINCE穿刺活检枪,超声引导下对31例乳腺疾病患者行病灶的组织穿刺,并即刻将获取标本行冰冻切片检查。结果 30例患者给出明确诊断,1例诊断不确定,诊断准确率为96.8%;自穿刺开始到得出病理学诊断,所需平均时间为56.3min。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组织冰冻切片检查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快捷,微创,无明显疤痕,患者乐意接受,且勿须增加新设备等优势,有临床应用价值。但应注意使用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