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14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心房颤动(房颤)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2005年-2007年在我院心脏中心住院的房颤患者120例,分为持续房颤和阵发房颤两组,其中持续房颤又按房颤持续时间分为持续房额3个月组(38例)、持续房颤3个月以上组(42例)、阵发房颤组40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窦性心律失常患者(67例)。比较各组房颤患者hs—CRP水平及左房内径与房颤之间的关系。结果 阵发房颤组hs—CRP为(6.10±2.99)mg/L高于对照组的(2.10±0.61)mg/L(P〈0.05);持续房颤3个月组hs—CRP为(10.56±3.26)mg/L高于阵发房颤组(P〈0.05);持续房颤3个月以上组hs—CRP为(2.18±1.11)mg/L明显低于持续房颤3个月组(P〈O.05);且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CRP水平在房颤发生早期明显升高,随房颤持续时间延长hs—CRP水平逐渐下降至正常,提示炎症反应在房颤发生与早期维持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2.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注册登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2007年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TRA)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在国内的应用现状.方法 2008年2月10日至4月30日,向450所医院发出TRI注册调查表格.对各医院2007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情况和TRI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计收回112所医院的资料.冠状动脉造影(CAG)115 142例,PCI 48 379例,其中TRA 69 354例(占总CAG的60.24%),TRI 27 227例(占总PCI的56.28%).急诊PCI共计7140例,其中TRI 2284例(31.99%).PCI成功47 160例,置入支架77 488枚,平均每例PCI置入支架1.64枚.其中急诊PCI7140例,置入支架9290牧,平均每例急诊PCI置入支架1.30枚.在所有置人的支架中,药物洗脱支架占93.98%,急诊PCI中药物洗脱支架占86.9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已成为目前CAG和PCI的主要入径.  相似文献   
63.
<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曾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已经逐渐上升至首位。但是,瓣膜性心脏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VHD)仍然是临床需要面对的重要疾病。资料显示,欧洲VHD患病率仍然较高,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中可高达12%以上;而VHD患者的8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预期值(P<0.001)[1]。近年来,VHD的发展呈现一些特点,主要病因及受累人群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治疗手段和认识理念方面也取得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即刻血糖水平与冠脉病变及院内主要不良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353例AMI患者,其中单支病变组76例、双支病变组131例、三支病变组146例,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差异,分析其相关性.并根据入院即刻血糖将患者分为正常血糖组184例(血糖<7.8 mmol/L)与高血糖组169例(血糖≥7.8 mmol/L),比较不同血糖水平与院内MACE的差异.[结果]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血糖水平较单支病变组血糖明显升高(P <0.05),而双支组与三支组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糖组与正常血糖组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分别为11.2%和3.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AMI患者的入院即刻血糖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入院即刻血糖是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5.
目的评价缬沙坦涂层支架对血管新生内膜及其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表达的影响,探讨缬沙坦涂层支架防治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多层涂布技术制备缬沙坦涂层支架和载体涂层支架。依据腹主动脉置入支架的类型将1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裸支架组、载体涂层支架组及缬沙坦涂层支架组,每组5只。术前、术后即刻及支架置入3个月后分别行腹主动脉造影,使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软件测量血管直径及其狭窄百分数。3个月后处死实验兔,将支架血管段切片行HE染色,分别测定并比较三组支架血管段的管腔面积、内外弹力膜围绕面积、新生内膜面积及最大内膜厚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T2R蛋白质表达,用RT-PCR方法测定AT2RmRNA表达。结果裸支架组、载体涂层支架组、缬沙坦涂层支架组QCA测量的术前、术后即刻及3个月后支架血管段腹主动脉平均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裸支架组、载体涂层支架组与缬沙坦涂层支架组的平均管腔面积分别为4345548±125822μm2,4302061±167952μm2和5016269±207934μm2;平均新生内膜面积分别为1119635±163503μm2,1135636±136555μm2和441577±74099μm2;平均最大内膜厚度分别为210±30μm,192±21μm和116±12μm。缬沙坦涂层支架组管腔面积最大,最大内膜厚度、新生内膜面积最小。AT2RmRNA在各组都有表达,在缬沙坦涂层支架组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免疫组化可见AT2R蛋白的含量在各组具有相同的趋势。结论缬沙坦洗脱支架通过上调AT2R表达,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可能具有防治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调查2007年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TRA)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在国内的应用现状.方法 2008年2月10日至4月30日,向450所医院发出TRI注册调查表格.对各医院2007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情况和TRI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计收回112所医院的资料.冠状动脉造影(CAG)115 142例,PCI 48 379例,其中TRA 69 354例(占总CAG的60.24%),TRI 27 227例(占总PCI的56.28%).急诊PCI共计7140例,其中TRI 2284例(31.99%).PCI成功47 160例,置入支架77 488枚,平均每例PCI置入支架1.64枚.其中急诊PCI7140例,置入支架9290牧,平均每例急诊PCI置入支架1.30枚.在所有置人的支架中,药物洗脱支架占93.98%,急诊PCI中药物洗脱支架占86.9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已成为目前CAG和PCI的主要入径.  相似文献   
67.
李彤 《心电学杂志》2004,23(3):162-162
患者男性,20岁,运动员。因在训练时感胸闷不适2月就诊。常规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心律略不齐,频率60~62次/min,Ⅱ、Ⅲ、aVF导联P波倒置,P-R间期0.12s。深吸气后屏气时心电图(图1B)示心率63/min,心律略不齐,PⅡ、Ⅲ、aVF仍然倒置,但较图1A明显变浅,几近低平。遂描记坐位心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观察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对大鼠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影响 ,以及给予氯沙坦 (AT1受体拮抗剂 )和培多普利 (ACE抑制剂 )干预的结果。1 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造成心肌梗死 ,30min后松解结扎线再灌注心肌 6 0min ;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即假手术组 (S组 )、生理盐水组 (C组 )、氯沙坦组 (L组 ,5mg/kg体重 )、培多普利组 (P组 ,3mg/kg体重 )。每组大鼠 19只 ,其中每组有 8只结扎LAD30min后 ,于心肌再灌注 5min时 ,从心脏取血 ,测量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 ;各组其余 11…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糖尿病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6周龄雄性ApoE~(-/-)健康小鼠64只,共分为4组,每组16只。C组:非糖尿病ApoE~(-/-)小鼠,即对照组;其余小鼠连续5 d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小鼠分为3组,D组:糖尿病ApoE~(-/-)小鼠组; D+P组:糖尿病ApoE~(-/-)小鼠+PIO组; D+P+G组:糖尿病ApoE~(-/-)小鼠+PIO+GW9662组。过氧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PIO灌胃或PPAR-γ特异性抑制剂GW9662皮下注射连续应用12周。每周测量小鼠的体重,每两周测量小鼠血糖。20周时处死小鼠,分离小鼠主动脉血管。油红O染色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组化评估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受体(RAGE)和PPAR-γ的表达。结果随着时间的不同,各组小鼠同一时间的体重无显著差异,各组小鼠血糖的变化无显著差异。D组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RAGE表达高于C组(P0. 05); D+P组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及RAGE表达显著降低(P 0. 05); D+P+G组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及RAGE表达明显高于D+P组(P 0. 05)。结论 PIO抑制了糖尿病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抑制RAGE信号是PIO有益作用的关键因素,并且是通过激活PPAR-γ实现的。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调查2007年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TRA)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在国内的应用现状.方法 2008年2月10日至4月30日,向450所医院发出TRI注册调查表格.对各医院2007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情况和TRI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计收回112所医院的资料.冠状动脉造影(CAG)115 142例,PCI 48 379例,其中TRA 69 354例(占总CAG的60.24%),TRI 27 227例(占总PCI的56.28%).急诊PCI共计7140例,其中TRI 2284例(31.99%).PCI成功47 160例,置入支架77 488枚,平均每例PCI置入支架1.64枚.其中急诊PCI7140例,置入支架9290牧,平均每例急诊PCI置入支架1.30枚.在所有置人的支架中,药物洗脱支架占93.98%,急诊PCI中药物洗脱支架占86.9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已成为目前CAG和PCI的主要入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