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0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经筋灸法结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组、训练组、结合组,每组46例。经筋组采用经筋灸法,首先对患者触诊标记,每次选取8~12个结筋病灶点,以艾条温和灸,30 min/次;训练组借助瑞士球,按端坐、双桥、屈膝双桥、反桥和俯卧撑的顺序,每个动作持续30 s,每次间隔休息1 min,重复3次。结合组采用先经筋灸法,后核心稳定训练的方法。3组均1次/d,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3组治疗前后VAS、RMDQ分值、静、动态肌耐力评估,并评价疗效。结果:(1)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经筋组和训练组(P0.05),经筋组疗效优于训练组(P0.05);(2)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后VAS、RMDQ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腰部静、动态肌耐力评估值明显增强(均P0.05);(3)治疗后,与经筋组、训练组相比,结合组VAS、RMDQ评分明显降低(P0.05),腰部静、动态肌耐力评估值明显增强(P0.05);(4)治疗后,与经筋组相比,训练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RMDQ评分明显降低(P0.05),腰部静、动态肌耐力评估值明显增强(P0.05)。结论:经筋灸法结合核心稳定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腰部功能,并明显增强静、动态腰部肌耐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酚酸B组,尼莫地平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观察对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脑指数,缺血侧脑组织SOD、CAT、GSH-Px活力,MDA含量,LDH、NOS活力等的影响。结果:丹酚酸B可显著地减轻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显著地缩小大鼠MCAO后脑组织梗死体积,降低脑梗死体积百分率;降低脑含水量和脑指数;显著地提高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SOD、CAT、GSH-Px等的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降低LDH、NOS等的活力。结论:丹酚酸B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具有明显的抗脑水肿、抗氧化作用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艾灸关元穴与基础治疗对成人肾病综合征1~3期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与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差异,探讨不同治疗方式下不同时间点患者的治疗结局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8月在金华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成人肾病综合征1~3期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8例,艾灸组3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艾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关元穴温和灸,1次/d。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期(4周、8周、12周)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及各项实验室指标(24 h尿蛋白、BUN、Scr、GFR、hs-CRP)。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治疗4周艾灸组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BUN、Scr、GFR、hs-CRP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12周时,艾灸组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BUN、Scr、GFR、hs-CRP明显改善(P0.05,P0.01,P0.001)。(2)两组不同时间点之间中医临床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BUN、Scr、GFR、hs-CRP有交互作用(P0.001);除24 h尿蛋白、BUN外,时间与治疗方案之间有交互作用(P0.001),说明时间因素发挥的作用在两种方案上的大小有差异,结合趋势分析显示艾灸治疗随着治疗疗程时间的延长,尤其是在第8周后,各指标改善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治疗。结论:1~3期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持续接受艾灸关元穴治疗第8周后,具有明显的抑制微炎症作用,缓解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降低蛋白渗出,进而改善肾功能,有利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74.
摘 要 目的:比较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或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疗效。方法: AECOPD合并SIRS患者82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41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加用乌司他丁30万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ivd,qd;B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ivd bid。两组均治疗7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A、B两组FVC、FEV1和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且B组明显高于A组 (P<0.05);两组PaO2、pH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2则明显下降 (P<0.05),且B组PaO2、pH明显高于A组,PaCO2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APACHEⅡ评分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且B组上述指标均低于A组 (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和乌司他丁联合常规治疗AECOPD合并SIRS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患者肺部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改善更明显,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更显著,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型趋化因子配体(CXC tchemokine ligand,CXCL)16和CXCL6的表达情况,探讨CXCL16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选择金华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2例作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CXCL1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L16 mRNA和CXCL6 mRNA水平、淋巴细胞增殖、培养上清液中RANKL水平。 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清CXCL16水平(2.47±0.97) ng/ml高于对照组(1.87±0.64) ng/ml (t=4.375,P=0.009),实验组CXCL16 mRNA和CXCL6 mRNA相对表达量(0.063±0.004、0.047±0.008)均高于对照组(0.034±0.003、0.020±0.005)(t=5.274、6.252,P=0.003、P<0.001)。在重组蛋白CXCL16作用下,实验组淋巴细胞增值率(169.23%±34.26%)和光密度值(0.038±0.002)均高于对照组(116.45%±23.54%、0.021±0.002)(t=6.847、6.035,均P<0.001),实验组淋巴细胞分泌RANKL水平(1.794±0.315) pmol/L高于对照组(0.957±0.264) pmol/L (t=5.264,P=0.002)。实验组中CXCL16组淋巴细胞p-ERK1/2、p-Raf-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其他3组(P=0.013、0.017、0.008;0.011、0.012、0.001)。实验组中CXCL16组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高于其他3组(P=0.021、0.018、0.009;均P<0.001)。 结论 CXCL16及其受体CXCL6可能参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其机制可能与CXCL16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电图的变化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本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儿童84例(年龄3岁~8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比较二组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谱、cTnI、hs-CRP和心电图的差异。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LDH、CK-MB和AS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cTnI和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cTnI阳性的其ECG异常率显著高于cTnI阴性患儿。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cTnI、hs-CRP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伤,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7.
急性肺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卒中后因呼吸中枢的神经通路中断或间接作用致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血液动力学异常,进而引起缺氧状态,将明显增加急性期患者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导致心肺功能、体适能下降、自主活动时间不足,进一步影响神经功能恢复,还会增加卒中再发风险。本文拟卒中后急性期肺功能障碍的可能原因、呼吸病理机制、评估以及肺康复治疗进行综述,为卒中后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8.
经期咳嗽是指女子经行前后或经期规律性的咳嗽,其病名见于清代《女科秘要》,其云:"经来常咳嗽,此症因血虚,咳乃肺燥金枯,急用茯苓补心汤。"治疗经期咳嗽,应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相联系,其治疗方法与普通的咳嗽有所区别。对经期咳嗽的治疗要点,主要有温养肝经、调经活血、清肺平肝等。今笔者将治疗经期咳嗽的用药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与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的情况。结果治疗组HOLTER显示ST段下降次数、ST段下降持续时间、房性心律失常次数、室性心律失常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软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病不同中医证候胃黏膜基质金属蛋白酶-7 (MMP-7)和组织抑制物-1 (TIMP-1)的表达,同时总结中医证候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将Hp相关胃病的患者256例按照中医证候分型分为脾胃不和证组65例,脾胃湿热证组75例,肝胃不和组65例,脾气虚证组51例。选择同一时期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不同证型胃黏膜Hp感染、炎症影响程度以及活动度情况,观察胃黏膜MMP-7和TIMP-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脾胃湿热证组Hp阳性率为86.67%,脾胃不和证组为80.00%,肝胃不和证组为86.15%,脾气虚证组为80.39%,4组阳性率经χ~2检验,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患者Hp感染率及感染程度与脾气虚证和脾胃不和证比较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胃不和证与脾胃不和证比较,其胃黏膜炎症程度更加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它3种证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胃黏膜炎症活动度比较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不和证脾气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4证候组患者的TIMP-1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脾胃湿热证组Hp阴性患者MMP-7表达水平升高(P 0.05),脾胃湿热证组中Hp阳性患者MMP-7表达水平低于阴性患者。结论:Hp相关胃病的发病机制与MMP-7及TIMP-1的表达密切相关,不同证候表达的差异性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