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的疲劳和社会支持现状,探讨影响临床护理人员疲劳的主要因素。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引用疲劳评定量表(FAI),整群抽取临床工作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共计660人,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了解临床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疲劳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结果临床护理人员疲劳评分结果:疲劳程度4.95±1.29,疲劳对特异性环境敏感性5.20±1.04,疲劳可能导致的心理后果4.99±1.57,疲劳对休息/睡眠反应6.10±1.55;调查的527名临床护理人员中,疲劳40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6.70%;无疲劳12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3.30%。疲劳人数以30岁以下年龄组、临床工作5-9年组、内科工作性质病区分布最多(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疲劳,其疲劳状况不容忽视,疲劳程度与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42.
背景 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负担不断加重,且大多数老年人罹患慢性病,回归社区和家庭接受社区医疗服务成为最佳选择,但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还比较薄弱,缺乏慢性病综合管理的评估工具。目的 汉化社区人群需求分级系统(CCNCS),为我国社区慢性病患者管理和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对CCNCS工具进行汉化,通过专家咨询和预调查进行语义调整。于2018年4-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3例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CCNCS(C-CCNCS),并检验C-CCNCS信效度。共发放243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4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8%。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240例被调查者中选取28例,间隔2周后采用C-CCNCS再次对其进行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评价效度;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一致性评价信度。结果 C-CCNCS包括7个维度:环境因素、心理社会需求、生理照护需求、案例和照护管理、护理评估、照顾者和家庭支持、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各维度得分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CCNCS各维度得分均与总分呈正相关(r=0.368~0.739,P<0.05)。C-CCNCS效度检验:条目内容效度(I-CVI)为0.80~1.00,平均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为0.97。预测效度: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社区慢性病患者直接护理时间(rs=0.490)、间接护理时间(rs=0.635)与需求水平分级呈正相关(P<0.05),且各需求水平分级之间的直接护理时间(F=13.500)、间接护理时间(F=120.9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NCS信度检验:C-CCNCS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3;C-CCNCS的重测信度为0.860,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803~0.863;C-CCNCS的评定者间一致性为93.75%。结论 C-CCNC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社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需求水平的评估。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麻杏石甘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检索麻杏石甘汤的化学成分及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图。在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支气管哮喘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映射获得麻杏石甘汤作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预测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导入Cytoscape 3.7.2中筛选麻杏石甘汤的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及Cytoscape3.7.2对麻杏石甘汤的核心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和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并构建麻杏石甘汤活性成分-核心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结果 预测结果显示,麻杏石甘汤中136个主成分可靶向98个哮喘相关靶点,关键有效成分包括麻黄碱、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核心靶点包括IL-6、MAPK3、TNF、TP53、VEGFA、JUN、EGFR、EGF、NOS3、CAT,涉及HIF-1、PI3K-Akt、MAPK、雌激素等71个信号通路和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细胞凋亡过程、ERK1和ERK2级联的正调控、上皮细胞增殖、平滑肌细胞增殖等20个生物过程。结论 初步揭示了麻杏石甘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为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脑卒中大鼠肢体痉挛的改善作用及对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 45 只大鼠建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大鼠 33 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巴氯芬组,各 11 只,另设手术对照组(10 只)。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分别用电针疗法和巴氯芬干预,模型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不干预,仅抓取固定。采用 Bederson 神经功能评分和平衡木行走实验评价神经功能;电生理描记法检测肌张力;苏木精--伊红(HE) 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析大鼠大脑皮质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实时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1a(Grm1a)、γ-氨基丁酸 B 型受体 1(Gabbr1)信使RNA(mRNA) 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术后第 7 天电针治疗组、巴氯芬组神经功能评分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 12 天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下降(均P<0.05)。术后第 7 天,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电生理描记结果均降低(均P<0.05),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电生理描记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 12 天,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电生理描记结果均升高(均P<0.05)。手术对照组无细胞水肿及变性,细胞核无固缩,间质未见出血;模型对照组出现细胞水肿变性、间质充血;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细胞质水肿变性和间质出血均减轻。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 Glu 含量、Grm1amRNA 相对表达量均增加,GABA 含量、Gabbr1 mRNA 相对表达量均减少(均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和巴氯芬组 Glu 含量、Grm1a mRNA 相对表达量均减少,GABA 含量、Gabbr1 mRNA 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均P<0.05)。结论:电针疗法可能通过调节大脑皮质中 Glu 和 GABA 表达,调节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抗小鼠炎性痛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炎性痛模型组、阳性对照(地塞米松,0.5 mg/kg)组及白藜芦醇(100、50和25 mg/kg)组,每组10只。通过测定小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及冷缩足反射次数,观察白藜芦醇是否具有缓解小鼠炎性痛的作用。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炎性痛小鼠脊髓组织(L4~L6)NF-κB、NF-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 of NF-κBα,IκBα)、NF-κB抑制蛋白激酶β(inhibitor of NF-κB kinaseβ,IKK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100和50 mg/kg)可明显升高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所致炎性痛小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显著延长其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减少其冷缩足反射次数(P0.05或P0.01);白藜芦醇(100 mg/kg)可明显下调CFA诱导的炎性痛小鼠脊髓组织NF-κB、IκBα、IKKβ、TNF-α及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白藜芦醇对炎性痛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沉默Delta-like ligand 3(DLL3)基因对白血病K562/ADM细胞对阿霉素(ADM)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将干扰人DLL3基因表达的shRNA质粒和无义对照质粒转染K562/ADM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DLL3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ADM对K562和K562/ADM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内ADM浓度,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DLL3、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P-糖蛋白(P-gp)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K562/ADM细胞DLL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亲代K562细胞(P<0.05);ADM对K562和K562/ADM细胞的IC50 分别为1.08 mg/L和34.93 mg/L;沉默DLL3基因后,K562/ADM细胞的耐药倍数下降至13.12,反转倍数为2.47;尽管抑制DLL3基因表达未对K562/ADM细胞凋亡产生影响,但可下调P-gp和GST-π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增加K562/ADM细胞内ADM的蓄积量(P<0.05),从而增强ADM诱导的K562/ADM细胞凋亡(P<0.05)。 结论 沉默DLL3基因可反转K562/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性,这可能与下调P-gp和GST-π蛋白水平、从而减少K562/ADM细胞内阿霉素蓄积量有关。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探讨miR-324-5p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培养正常宫颈细胞Ectl/E6E7和宫颈癌细胞系Hela、C-33A、CaSki、SiHa,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细胞中miR-324-5p和甲状腺激素受体因子(TRIP)13 mRNA表达,Western印迹...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离并鉴定中药华山参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和葡聚糖凝胶等柱色谱方法,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手段对华山参根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溶性部位进行分离,通过核磁共振、质谱法等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模型对所得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从华山参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法筚枝苷(1)、苄基-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2)、阿魏酸(3);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香草酸(4)、顺式阿魏酸(5)、3-吲哚甲酸(6)、阿魏酰胺(7)、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8)、N-反式-对-香豆酰基章鱼胺(9)、3-(4-羟基-3-甲氧基苯基)-N-[2-(4-羟基苯基)-2-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10)、lactariolideⅠ(11)、coriolide(12);化合物3、5和化合物7~10质量浓度为0.3 mg·mL-1时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盆炎清方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xis protein-1,MCP-1)、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8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8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抗生素组和盆炎清组,单组59例。抗生素组给予常规抗生素药物治疗,盆炎清组加用盆炎清方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盆炎清组总有效率为91.53%(54/59),抗生素组为76.27%(45/59),盆炎清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抗生素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盆炎清组治疗3个周期后中医证候积分[(7.10±1.22)分]低于抗生素组[(14.23±2.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CP-1、粒-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egakary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M-CSF)、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T细胞亚群(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