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李峰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128-129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早期周围血白细胞计数特点及与病情程度相关性.方法 对本院内二科2010、2011年两年所收治的 54例脑出血患者的入院时的血常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51.8%脑出血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62.9%脑出血患者中性粒细胞升高.结论 脑出血患者早期周围血白细胞可以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并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作为脑出血患者判断病情的重要指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加减补肺汤对肺纤维化(PF)大鼠抗氧化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减补肺汤组,采用一次性气管滴注博来霉素复制PF模型(1mg/只),假手术组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2d加减补肺汤组ig中药水煎液10 mL·kg-1(含生药16 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ig等量生理盐水,14,28 d处死动物,取血和肺脏,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实时荧光PCR测定肺组织中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CSOD)mRNA的表达.结果:加减补肺汤明显改善肺纤维化大鼠的生存状态,降低肺组织中Hyp的含量,降低血清MDA含量,增加ECSOD mRNA的表达.结论:加减补肺汤能提高肺纤维化大鼠生存状态,改善纤维化指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MDA含量,上调ECSOD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
李峰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116-117
目的 探讨本市苗族人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变化.方法 对本院内二科2010、2011年两年所收治的 48例苗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血压变化特点.结果 48例患者中入院时只有3例血压在正常范围,占6.25%,93.75%入院时有高血压存在,28例有明确的既往高血压病史,占58.3%,16例否认高血压病史,33.3%,4例未曾测过血压,32例有长期饮酒或发病前饮酒史.结论 苗族人的脑出血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但和其他资料显示的有一定的差异[1].  相似文献   
24.
腹膜活检对10例原因不明腹水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活检是近几年来在我科常用于检查原因不明腹水的三种检查方法.腹水的原因常见于: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腹膜恶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腹膜种植或转移.其中,不少病例通过各种常规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我科自1997年8月起开展腹膜活检术后,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25.
佘淑君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622-2623
目的分析和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按制定的标准评价治疗的临床效果。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62.50%;观察组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7.50%。经X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老年室性早搏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近1年我院74例老年室性早搏动态患者心电图资料,按照是否存在心脏病的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为心脏病患者,观察组为非心脏病患者,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室早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4 h室早发生次数、与复合型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是否出现室性早搏无法判断是否为心脏病,但可结合患者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发生异常情况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7.
28.
我院血栓病房自91年11月底到93年6月30日止,应用清栓酶等药物治疗159例脑血栓患者,疗效显著。治疗中,我们感到,医护配合十分重要。现将工作中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159例中,男114例,女35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岁。偏瘫93例,失语66例。病程1月-10年,平均2.5年。病情:Ⅰ级72例,Ⅱ级59例,Ⅲ级28例。入院后经清栓酶等药物配合中医穴位注射及支持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