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5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400篇
预防医学   172篇
药学   304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何莲英 《中国药房》2014,(32):3063-3065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基层医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的收入结构、收支结余、药品采购情况以及医疗服务提供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该院的月平均总收入、医疗收入及药品收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制度实施后月平均基药收入显著高于制度实施前(P<0.05)。制度实施后该院月平均总收支结余、医疗结余以及药品结余显著低于制度实施前(P<0.05)。制度实施前该院采购金额居于前10位的药品以抗菌药物为主,共计6种;制度实施后抗菌药物排名显著下降,排名第1位的不再是抗菌药物,排名前5位中抗菌药物由4种减少到2种,且抗菌药物分级由二线转换为一线。制度实施后该院月平均门急诊人数显著增加(P<0.05),而人均费用显著下降(P<0.05)。结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该院运营产生一定影响,促进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了患者费用,但"以药补医"状况改善并不明显,且医院利润收入减少,故仍需优化基本药物政策,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安全管理在多发伤患者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管道护理的安全管理,如评估常见的安全问题、严格执行管道质量标准、统一管道标识、改良管道的固定方法、合理排班、做好管道交接、实践安全管理理念、加强理论技能培训等。结果住院期间发生非计划性拔管2例(2.4%),未造成不良后果。67例(79.8%)治疗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10例(11.9%)放弃治疗出院,7例(8.3%)死亡。住院时间最长74d,最短12d,平均28d,患者满意度在95%以上。结论对多发伤患者实施管道的安全管理,有利于减少管道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3.
目的总结儿童恒前牙外伤冠折露髓后采用部分活髓切断术并即刻树脂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且资料完整的7~12岁恒前牙外伤冠折露髓儿童21例(24颗),局部麻醉下行部分活髓切断术,盖髓剂垫底后即刻完成牙冠纳米树脂修复术,观察治疗成功率。结果 24颗患牙中,治疗成功20颗(83.3%),治疗失败4颗(16.7%)。结论部分活髓切断术和即刻树脂修复术能保护牙髓活力,避免外伤牙齿折断,较适合儿童因外伤导致的门牙冠折露髓的治疗。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CT室医院感染隐患与正确管理措施,为降低CT室引发医院感染的风险,对其提出了应对措施,保障医疗活动安全有效进行。方法 2012-2013年CT室检查患者共14 508例,将2012年检查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检查患者作为观察组,各7 25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根据以往工作经验结合相关资料制定适合CT室医院感染管理对策;记录两组CT室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患者对CT室工作满意度及CT室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CT室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33%、医患纠纷发生率为0.1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T室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1.09%、医患纠纷发生率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T室实施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及医患纠纷发生率,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子宫纱条填塞骨盆对重度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39例重度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科收治了其中合并泌尿系统损伤患者13例(A组),这些患者均采用子宫纱条填塞骨盆止血治疗,比较子宫纱条填塞骨盆手术前后患者收缩压、脉率、输血量、血红蛋白等参数变化。同时选取了采取保守治疗的重度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12例(B组),该组患者均未使用子宫纱条填塞骨盆,比较A组和B组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的情况。结果 A组术后与术前比较,收缩压[(109.7±12.1)mmHg与(82.8±7.2)mmHg]、脉率[(92.7±7.6)次/分钟与(107.2±9.8)次/分钟]、输血量[(434.7±31.8)ml与(832.5±46.3)ml]、血红蛋白[(8.8±1.2)g/dL与(6.3±0.9)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比较,输血量[(1250±50.5)ml与(2300±42.1)ml]、住院时间[(25±0.3)天与(32±0.2)天]以及死亡率(7.7%与41.7%)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纱条骨盆填塞术对重度骨盆骨折大出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能明显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对患者关节滑液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治疗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36例老年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实施SH及生理盐水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关节滑液IL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5周后ISOA评分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5周后ISOA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临床改善32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4.1%,对照组临床改善7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51.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1周后即见关节滑液IL-1β显著降低,且治疗期间呈显著降低趋势,治疗3个月后IL-1β仍显著低于治疗前含量(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关节滑液IL-1β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SH可有效降低老年KOA患者关节滑液IL-1β水平,在降低关节软骨破坏、促进关节软骨修复、减轻炎性介质水平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其生活质量,可作为无手术指征的老年KOA患者的有效保守治疗方案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7.
<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开始由生物-医学的传统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现代模式进行转变,人们开始更加密切地关注社会、心理对健康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抑郁或将成为人类致残的首要疾病。大多数女性都会经历妊娠期,这不仅会引起孕妇的复杂生理应激反应,还会带来诸多心理应激反应,妊娠期抑郁与焦虑也很常见。本文对妊娠期孕妇的不良情绪、对孕妇及子代的影响以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1 妊娠期不良情绪1.1 焦虑有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腰腹部斜形小切口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156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采用腰腹部斜形小切口取石,术中切开肌膜,钝性分离肌层间隙,游离输尿管后,于结石上方切开取出结石。结果 156例均成功取石,手术切口4~6cm,平均5cm;手术用时25~40分钟,平均33分钟;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腰腹部斜形小切口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创伤小、恢复快,易掌握,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何相锋  毛泽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76-2777
探讨采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对多肋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多肋骨折患者使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行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胸痛显著减轻,胸廓形状恢复正常,反常呼吸消失,呼吸困难显著改善;术后2月复查,所有患者胸片示骨折完全愈合,内固定无松动、脱落及断裂,胸廓无畸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14个月,平均9个月,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肋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组织相容性好,固定牢靠,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0.
低体温是指中心温度低于36℃,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部手术由于其造成的创面大,术中失血多,手术中和术后都要输注大量经过冻存的血液和液体等原因,患者容易出现低体温的症状[1].低体温会引起多种病理反应,影响手术效果,延长病人痛苦,也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手术室护士具有的主要职责就是让患者安全、顺利地度过手术期,所以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低体温的防护措施.本研究选择76例腹部手术患者,分析了术中造成低体温的相关原因,并总结了针对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措施,以供手术室医护人员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