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成年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患者入ICU 24 h内静脉血糖水平及血糖变异度对患者医院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ICU多参数智能监护数据库Ⅱ(multiparameter intelligent monitoring in intensive careⅡ,MIMIC-Ⅱ)中单次入ICU且患有ARF,同时入住ICU后初始24 h内有多次静脉血糖监测记录的患者。提取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首次序贯器官衰竭评分、使用注射用胰岛素及患病情况(糖尿病、心力衰竭、肾衰竭及感染)。将入ICU 24 h内静脉血糖均值及血糖变异系数分别用来评估血糖水平及变异度,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糖水平及血糖变异度与患者医院病死率之间的关系。并在血糖水平及血糖变异度与是否患糖尿病间分别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25例患者。从24 h内平均静脉血糖指标分析,低、中、高血糖水平患者的医院病死率分别为31.6%(171例)、35.4%(192例)及43.7%(237例),高血糖水平患者的医院病死率是低血糖水平患者的1.594倍(OR=1.594,95%CI 1.206~2.105);从24 h内血糖变异系数分析,低、中、高血糖变异患者的医院病死率分别为30.7%(166例)、38.0%(206例)及42.1%(228例),高血糖变异患者的医院病死率是低血糖变异患者的1.362倍(OR=1.362,95%CI1.035~1.792)。血糖水平(Pinteraction=0.178)及血糖变异度(Pinteraction=0.119)对医院病死率的影响在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RF患者入ICU 24 h内高血糖水平及高血糖变异度是其医院病死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Ⅱ版本2.6(Multiparameter Intelligent Monitoring in Intensive CareⅡversion 2.6,MIMIC-Ⅱv2.6)中单次入院且ICU住院时长> 24 h,同时有RDW检测记录的成年患者。根据RDW预测病死率的最佳cut-off值(14.55%)将研究对象分为低RDW组(RDW <14.55%)及高RDW组(RDW≥14.55%),比较两组的病死率,进一步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评估RDW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最终共有13 822例患者入组。高RDW组的医院病死率、ICU病死率、28 d病死率及1年病死率均高于低RDW组(分别为19.73%vs.8.42%,15.04%vs.6.65%,22.68%vs.9.12%,36.22%vs.14.45%,均P <0.001)。RDW作为连续变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DW越高,医院病死率(OR=1.227,95%CI 1.190~1.265)、ICU病死率(OR=1.180,95%CI 1.141~1.220)、28 d病死率(HR=1.161,95%CI 1.138~1.185)和1年病死率(HR=1.177,95%CI 1.159~1.195)越高。分组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水平RDW组相比,高水平RDW组患者的医院病死率增加0.912倍(OR=1.912,95%CI 1.683~2.172),ICU病死率增加0.673倍(OR=1.673,95%CI 1.452~1.928),28 d病死率增加0.850倍(HR=1.850,95%CI 1.675~2.043),1年病死率增加1.045倍(HR=2.045,95%CI 1.891~2.212),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入ICU首次RDW增高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患者ΔD-二聚体升高与肺栓塞(PE)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行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CTPA)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行CTPA,并且在CTPA前1周内行两次D-二聚体监测(两次间隔时间>1d)。根据ΔD-二聚体结果分为ΔD-二聚体>0组与ΔD-二聚体≤0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ΔD-二聚体升高对PE发生的可能性。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ΔD-二聚体>0组150例与ΔD-二聚体≤0组110例;ΔD-二聚体在肺栓塞组的中位数为2960,在非肺栓塞组为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ΔD-二聚体>0组在PE中占 41.3%,ΔD-二聚体≤0组在PE中占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D-二聚体>0发生PE的可能性是ΔD-二聚体≤0的2.755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D-二聚体>0组发生PE的可能性是ΔD-二聚体≤0组的2.829倍。在非肿瘤患者中,ΔD-二聚体>0发生PE的可能性是ΔD-二聚体≤0的3038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ΔD-二聚体>0组发生PE的风险是ΔD-二聚体≤0组的2.870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ΔD-二聚体>0与PE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关注D-二聚体变化可提高PE的早期诊断率,尤其在非肿瘤患者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24.
曼陀罗,又称洋金花,全株有毒,其有毒成份为洋金花生物碱(莨菪碱、东莨菪碱、阿托品)以果实中毒报道多见,其次为叶、花、根茎[1]。曼陀罗是国家统管的毒性中药,性温、味辛、具有定喘、祛风、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哮喘、风湿痹痛等[2]。其中毒主要是误食该植物,本类药物经胃肠道吸收迅速,经局部黏膜也可吸收,大部分被肝脏酶水解而解毒,其中毒症状和阿托品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西安市儿童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EV71手足口病患儿2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和重型各120例),两组患儿以随机数字表和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别分为干扰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并比较两型、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常规、白细胞介素(IL)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普通型患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0、P = 0.03)。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 0.05)。治疗4 d后,白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后CD3+(t = 5.13、P < 0.001)、CD3+CD4+(t = 2.66、P < 0.001)和CD3+CD8+(t = 2.13、P = 0.0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型患儿干扰素治疗组和对照组上述临床症状和指标比较结果与普通型患儿一致。 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能够改善EV71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相似文献   
2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由一种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简称新冠病毒)引起, 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 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中和抗体和针对病毒复制周期的小分子抑制剂是我国目前推荐的针对新冠病毒的主要抗病毒治疗方案。为进一步促进抗新冠病毒药物在临床合理应用,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组织国内感染、呼吸、重症、药学专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基础上结合我国针对COVID-19的诊疗经验, 编写了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抗新冠病毒药物的认识, 为临床医师规范用药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iation,CBP)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处理,维持平均脉动压>65 mm Hg。对照组患者采用CBP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CBP联合乌司他丁治疗,以20 000 U/h持续静脉泵入,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氧代谢指标、肾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心率(heart rate,HR)、氧耗(oxygen consumption,VO_2)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脑氧摄取率(cerebral extraction of oxygen,CEO_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_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白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10、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天后,观察组患者HR和VO_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AP、CEO_2及Scv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IL-6、IL-10、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头痛、过敏反应、恶心、电解质紊乱等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BP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肾功能和氧合指数,减轻炎性反应,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和教学效果。方法按照规范化培训教学大纲要求选择适当重症医学科典型临床病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等,利用导向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临床教学查房,实施教学培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利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更有利于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抓住临床重症疾病诊疗的关键点,加深对相关临床理论的理解,并促进个人解决危重患者临床问题的能力。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加速临床技能学习进度,提升规培医师专科技能。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及微量白蛋白尿(MAU)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收治的79例高血压LVH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非LVH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Gal-3及MAU水平,并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LVH的因素。结果研究组Gal-3和MAU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程≥5年、高血压控制未达标、Gal-3≥16.27 ng/mL与MAU≥28.75 mg/g是高血压LV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表明,Gal-3和MAU的AUC分别为0.803和0.825。结论高血压病程≥5年、高血压控制未达标、Gal-3≥16.27 ng/mL与MAU≥28.75 mg/g是高血压LVH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Gal-3、MAU对防治高血压LVH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