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贺扬欣  黄晓锋  董蕾 《吉林医学》2014,(6):1181-1181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胃溃疡患者64例,依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20 mg,1次/d),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20 mg,1次/d)治疗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腹痛缓解情况和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用药后上腹痛缓解时间为(3.6±0.4)d,治疗组上腹痛平均缓解时间为(3.1±0.3)d,治疗组上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16例(50.00%),显效12例(37.50%),有效3例(9.38%),无效1例(3.13%),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用于胃溃疡临床治疗可明显缓解上腹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2.
背景: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不同分型FC患者结肠传输功能、胃肠激素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方法:56例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C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采用不透X线标记物法行结肠传输试验.放射免疫法测定降结肠、直肠黏膜促胃动素(MTL)、P物质(SP)、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和NOS水平。结果:56例FC患者中,传输时间正常者19例,传输时间延长者37例,其中结肠慢传输型(STC)21例,出口梗阻型(OOC)9例,混合型(MC)7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传输时间正常组降结肠、直肠黏膜MTL、SP、SS、VIP和NOS水平无明显差异;STC组降结肠、直肠黏膜MTL水平显著降低(P〈0.05):STC、MC组降结肠、直肠黏膜SP水平显著降低而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STC、MC组降结肠黏膜SS水平显著升高(P〈0.05);STC、OOC组降结肠、直肠黏膜VI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各型FC降结肠、直肠黏膜胃肠激素和NOS水平改变不同.其异常导致胃肠平滑肌功能紊乱.可能与FC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3.
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修订版2011年6月重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规范我国Barrett食管(BE)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于2011年6月4日在重庆召开了"全国第二届Barrett食管专题学术研讨会",就BE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对2005年制定的"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草案)"作了修订和补充,达成以下共识。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影响陕西省安塞县居民胃癌前疾病的相关因素,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5月至6月间通过胃镜联合胃黏膜活检的方法筛查出胃癌前疾病患者415例,在同一地区随机选择802名非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作对照。取得知情同意后,对所有研究对象展开统一的问卷调查。采用成组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影响因素的OR值和95%CI。结果年龄大于40岁(OR=4.617,95%CI:1.516~14.061)、进餐时间不规律(OR=7.133,95%CI:1.290~39.446)、进食腌制食物(OR=25.540,95%CI:1.439~453.217)、常有紧张感或易激动(OR=3.753,95%CI:1.464~9.621)、睡眠质量差(OR=18.402,95%CI:2.444~138.569)和Hp感染(OR=12.145,95%CI:1.904~77.464)等因素会增加胃癌前疾病的患病风险,而经常进食新鲜果蔬(OR=0.012,95%CI:0.000~0.435)、有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OR=0.049,95%CI:0.011~0.221)则能降低患病风险。结论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状况及Hp感染可能是影响安塞县居民胃癌前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对上述因素进行适当干预,有助于降低胃癌前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估心理痛苦温度计在消化道肿瘤及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的应用,了解中国消化道肿瘤及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消化道肿瘤患者157例和功能性胃肠病患者23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及其相关问题列表进行问卷筛查,通过统计学描述分析显著心理痛苦的检出率,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显著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心理痛苦与相关问题的相关性。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评分为4.84±2.77,以中度痛苦为主,占到43.9%,有显著心理痛苦(即得分≥4分)的占68.5%。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心理痛苦评分为3.60±2.72,以轻度痛苦为主,占到47.9%,有显著心理痛苦的占43.7%。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收入情况影响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评分(P<0.05)。而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仅在年龄及文化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消化道肿瘤及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心理痛苦相关问题得分最高的两项为身体问题及情绪问题。消化道肿瘤及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与相关问题总分及其身体问题、情绪问题、实际问题及交往问题呈正相关。结论心理痛苦温度计不仅可反映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同样适用于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能及时发现患者心理痛苦的程度及原因,可为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马齿苋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芸  董蕾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9):2727-2730
目的:考察马齿苋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马齿苋高(10 g·kg-1)、中(5 g·kg-1)、低(2.5 g· kg-1)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组(0.5g·kg-1)从造模后第3天开始灌肠给药,每天1次,连续10 d.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进行评分,测定结肠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马齿苋中、高剂量组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大便性状,显著改善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损害,降低大体形态损伤评分,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论:马齿苋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有良好疗效,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肠粘膜损伤,减少MPO含量,减轻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脓毒症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分子PD-1及配体PD-L1表达。方法 45只C57小鼠随机分为6 h,24h模型组及假手术组。6 h模型组10只,24 h模型组15只。假手术组共20只,6 h、24 h时间点各10只。盲肠结扎穿孔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分别于6 h、24 h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的中性粒细胞PD-1及PD-L1表达。结果6 h组的PD-1及PD-L1表达较假手术组未见升高(P>0.05),24 h组PD-L1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较6 h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24 h组PD-1表达较6 h组和假手术组无升高(P>0.05)。结论小鼠脓毒症早期中性粒细胞PD-L1表达增高,PD-1表达明显无变化。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胃镜下置放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9例食管瘘的患者(其中食管恶性病变20例,良性病变10例)接受了内镜下食管带膜置入封堵治疗。结果 29例均一次放置成功,48h后瘘口封堵率为96.6%,1周后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常见的有胸骨后不适感、胸痛、咽痛、恶心、呃逆等,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胃镜下置入食管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瘘疗效好,安全,可作为食管瘘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3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体胃肠道中存在的多种蛋白酶除了降解蛋白作用外,还起着信号分子的作用,通过裂解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调节许多细胞功能,包括胃肠动力、离子分泌、细胞间通透性、感觉功能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