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细菌L型感染的意义和研究进展(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上文提及L型的致病特点和与相关感染的关系[1],本文就L型对结核分枝杆菌、螺旋体和垂直感染引发的疾病以及与肿瘤等的可能关系进一步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2.
CAI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中作用,制作了医学微生物学多媒体课件并在教学中应用.通过三年教学实践,并经调查反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认为医学微生物学CAI教学课件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的扩增及克隆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扩增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编码序列并构建其多功能克隆载体。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从弓形基因组DNA中扩增P30基因编码序列,通过TA连接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经两轮PCR筛选,并进行验证。结果 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30基因编码序列,并成功地构建了序列正确的PGEM-T-P30克隆载体。结论 PGEMT-T-P30克隆载体的成功构建,并进一步从基因水平,研究P30及选择在不  相似文献   
54.
ES⁃62(excretory secretory⁃62)是源自魏氏棘唇线虫(Acanthocheilonema viteae)排泄分泌物中的一种由磷酰胆碱修饰的四聚体糖蛋白,可通过诱导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调节性B细胞等免疫细胞耐受介导免疫调节反应,以预防或治疗免疫失调性疾病。近年来,ES⁃62蛋白在过敏性、自身免疫性及代谢性疾病等多种免疫失调性疾病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ES⁃62蛋白在各种免疫失调性疾病中的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基于六钩蚴期的猪囊尾蚴病基因疫苗pcDNA3、1-TSO45—4B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及诱导的小鼠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TSO45—4B肌注小鼠,RT—PCR方法扩增出目的条带;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2、IL-4及IFN-γ含量。结果RT—PCR产物为单一条带,大小为456bp,与TSO45—4B大小一致。免疫小鼠第2周细胞因子含量达到较高水平,第4周达到最高水平,第8周开始下降。结论基于猪囊尾蚴保护性抗原TSO45—4B的DNA疫苗能在小鼠体内表达并有效诱导细胞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56.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OP乳化剂溶液治疗门诊疥疮患者75例,1个疗程治愈率为90.67%,分别使用二丁酯-OP乳化剂溶液和疥宁霜治疗体检疥疮患者各80例,1个疗程治愈率分别为92.5%和82.50%,差异有显著性(0。9.00,P〈0.005)。二丁酯-0P乳化剂是一种安全可靠、高效的疥疮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7.
蠕形螨作为永久寄生性的小型螨类,可广泛寄生于健康人群的颜面部、外耳道、头皮、乳头、胸、臂等处的毛囊和皮脂腺内,成为条件致病性寄生虫。目前明确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2种,即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和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蠕形螨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可引起寄生部位皮肤弥漫性潮红、充血,并继发红色丘疹、脓疮、  相似文献   
58.
目的构建结核病DNA疫苗pVAX1/ESAT-6并探讨其诱导的免疫效应。方法将扩增自结核杆菌基因组的ESAT-6基因装入pVAX1载体构建pVAX1/ESAT-6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后,利用阳离子聚合物介导将重组质粒pVAX1/ESAT-6转染Hela细胞,分别以RT-PCR法检测ESAT-6 mRNA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ESAT-6蛋白表达。重组质粒经体内电转染免疫小鼠后,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FN-γ及抗ESAT-6特异性抗体IgG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水平;ELISPOT检测产生IFN-γ的淋巴细胞频数。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pVAX1/ESAT-6经双酶切于3000 bp和300 bp处各见1条带,测序结果显示插入序列与ESAT-6基因序列无差异。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后,RT-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于约300 bp处见目的条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特异性绿色荧光。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后,血清中抗ESAT-6特异性抗体IgG水平较对照组(空质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清中IFN-γ水平、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及产生IFN-γ的淋巴细胞数明显均高于对照组(空质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结核病DNA疫苗pVAX1/ESAT-6,该疫苗可有效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华支睾吸虫分泌排泄抗原(ESA)刺激感染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华支睾吸虫感染后不同时间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4的动态变化。结果自感染后1w起IFN-1的表达量开始上升,第4w达高峰(P〈0.05),此后开始下降,至第12w水平接近正常。与IEN-γ不同,IL4的表达自感染后第1w起持续升高,直至观察结束的12w(P〈0.05)。结论初步结果提示华支睾吸虫感染后急性期转向慢性期的过程中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经历了由Th1优势应答向Th2优势应答的转变。  相似文献   
60.
人体寄生虫学留学生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寄生虫学是整个留学生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是巩固并加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就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特点,结合留学生英语教学的实践,探讨留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医学院校开展留学生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