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34侧大隐静脉股段标本按自身比例均分为近、中和远3段,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瓣膜的形态,测量相关数值,分析瓣膜与静脉属支的关系。对新鲜瓣膜行Masson三色改良染色和H-E染色。结果:大隐静脉股段瓣膜数为(3.18±0.94)个,瓣膜以半月形双叶瓣为主,瓣膜方位无显著性差异,隐-股点主要位于属支汇入处的远心端(Ⅲ型)。瓣膜的窦面和腔面均覆着一层内皮细胞,在管腔面内皮下层覆着数层网状的弹力纤维,瓣膜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结论:通过对大隐静脉瓣膜形态学研究,获取了其基本形态学特点及数据,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及组织工程构建人工瓣膜提供形态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人α1 ( )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以及与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防治增生性瘢痕提供依据。 方法 正常皮肤及瘢痕成纤维细胞原代、传代培养。采用 Fu GENE转染试剂 ,分别瞬间转染含人α1 ( )胶原基因 5'端序列 - 2 .5 kb与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的重组体 ph COL2 .5至正常皮肤及瘢痕成纤维细胞。 ELISA法测定 b FGF及 TGF- β1 作用 2 4小时后 ,转染ph COL2 .5的两种成纤维细胞的报告基因 CAT表达量。 结果 b FGF能抑制转染 ph COL2 .5重组体的正常皮肤及瘢痕成纤维细胞 CAT表达量 ,且能拮抗 TGF-β1 对转染 ph COL2 .5重组体的两种成纤维细胞 CAT表达的上调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正常皮肤及瘢痕成纤维细胞中 ,b FGF均能抑制人 α1 ( )胶原基因的启动转录 ,且能拮抗 TGF-β1 对人α1 ( )胶原基因启动活性的上调作用 ,b FGF抗纤维机制有望为增生性瘢痕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α R1)在增生性瘢痕组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增生性瘢痕的基因治疗探索一条有效途径。方法:以正常瘢痕为对照,利用RT-PCR技术检测1年以上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中TNF-α R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年以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NF-α R1 mRNA的表达稳定,与正常瘢痕比较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TNF-α R1的表达低下有一定关系。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提高早期增生性瘢痕中TNF-α的含量或者提高靶细胞膜上TNF-α R1的数目与活性可能为增生性瘢痕的康复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性别整形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张秋霞,费月华先天性性别畸形、性器官损伤以及易性癖等在临床上并非罕见病症。性别整形手术包括性器官再造,乳房切除和(或)再造、喉结切除等术式。自1990~1994年,我院整形外科共收治此类患者15例。施行各种性别整形手术...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下带血管蒂回肠代阴道成形术24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24例腹腔镜下带血管蒂回肠段移植阴道成形术患者的术前、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术前主要介绍该手术的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和术前准备;术后重点做好体位护理,细心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指导并协助患者正确使用模具,进行规范的康复指导。所有患者均于14-16d出院,未发生并发症,经6个月至2年随访,患者移植肠段存活良好,功能和形状基本达到生理需要。  相似文献   
16.
人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构建含人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hPDGF—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为深入研究hPDGF-B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及其在皮肤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从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hPDGF-B目的DNA片段。通过连接酶连入真核质粒pcDNA3.1中,经大肠杆菌DH5α扩增和筛选,构建出重组真核质粒pcDNA.1—hPDGF-B。结果:重组质粒通过BamH I和Hind Ⅲ酶切后,电泳图显示0.6kb的hPDGF-B的目的片段和5.5kb的载体片段,证明重组质粒连接正确。经测序显示核苷酸及相应氨基酸序列正确无误。结论:含hPDGF-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被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兔再造阴茎感觉重建过程中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成年新西兰雄兔再造阴茎感觉重建的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1,2周,1,3个月灌注取材S2节段背根节,用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内GDN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GDNFmRNA在正常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内存在少量表达;感觉重建早期背根节内GDNF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1个月时轻度下调,至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水平。结论:GDNF是再造阴茎感觉重建过程中参与“胞体-轴突-靶器官”途径恢复重建的重要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用MEDPOR支架Ⅰ期耳廓再造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缺损的耳廓再造术方法颇多。但效果并不理想。近两年,我们采用MEDPOR支架Ⅰ期全耳廓再造术治疗耳廓缺损患儿25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颧骨整形术中为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必须将颧部整形与面部其他器官的美容作一个整体来考虑。文中介绍了矫正高颧骨畸形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手术进路有两种,一种是口内,另一种是冠状切口。自1994年12月至1996年2月,通过口内进路设计一种V形切口,用骨切削技术矫正高颧骨畸形,共施术于25例病人。手术简单,安全,可对门诊病例采用局部麻醉施行手术。本组病例大多数经6月至1年以上随访,术后显示疗效满意。暂时性并发症通常与创口肿胀、皮下瘀血等有关。认为口内进路高颧骨整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相对简单的手术方法,可用来矫正轻、中度的高颧骨畸形,从而获得满意的外形。  相似文献   
20.
睑袋成形术的几点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睑的皮肤、眼轮匝肌、眶隔等组织由于退行性变而松弛 ,导致眶脂体膨出和下垂形成下睑袋状悬垂而称为睑袋[1] 。睑袋形成的程度及变化有个体差异 ,传统成形术式有的效果不佳 ,甚至出现多种并发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睑袋的形成机制和病理变化及个体差异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对手术做了 4个方面改进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中 ,男 7例 ,女 19例 ;年龄 2 5~ 6 8岁 ,平均年龄 43岁。术后经 1~ 3年随访 ,下睑形态良好 ,无下睑外翻、睑球分离等并发症。二、术式的改进1.切口的改进 :选择沿下睑皱襞的隐线设计切口。如下睑部的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