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齐拉西酮是一种新型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国内外已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我院用齐拉西酮和氯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进行对照观察,比较其疗效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网式”控制管理在二级医院多重耐药菌( MDROs)预防与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精神科、神经内科、康复内科3个病区在2012—2013年MDROs感染的138例患者,将2012年1—12月的7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传统的管理方法执行MDROs的预防与控制工作;2013年1—12月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网式”控制管理方法执行MDROs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比较两组患者在院内感染、漏报情况、执行预防与控制措施等方面的改善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应用“网式”控制管理后MDROs感染病例漏报率为5.97%,院外输入比率为39.44%,院内感染率为43.28%,对照组分别为35.21%,39.44%,6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040,9.548,4.108;P<0.05)。研究组开具隔离医嘱、设置隔离标识、正确使用物品、用物专用、用物处理、医疗垃圾正确处理与健康宣教执行率分别为89.55%,92.54%,76.12%,88.06%,88.06%,92.54%,92.54%,分别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178,17.646,39.613,36.178,17.006,30.379,40.519;P<0.05)。结论“网式”控制管理方法在二级医院MDROs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管理作用优于传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比较小儿健脾膏整方及其拆方对豚鼠离体胃、回肠平滑肌的作用,进一步辨识方中促胃肠动力药效物质及其与整方的关系。方法 运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小儿健脾膏整方及其拆方对正常豚鼠离体胃、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的影响。结果 整方能显著促进胃、回肠平滑肌收缩。拆方中丁香、吴茱萸和山楂对胃肌收缩有促进作用,肉桂、白胡椒作用不显著。丁香和山楂对回肠平滑肌收缩有促进作用,且丁香 > 山楂 > 整方,吴茱萸则呈抑制作用,肉桂、白胡椒作用不显著。两两药物配伍对胃肌收缩有促进作用的组合为:丁香+肉桂、丁香+白胡椒、吴茱萸+肉桂、吴茱萸+白胡椒、山楂+肉桂。对回肠平滑肌收缩有促进作用的组合为:丁香+肉桂、丁香+白胡椒、山楂+肉桂;而吴茱萸+肉桂组、吴茱萸+白胡椒组则呈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小儿健脾膏整方能显著促进豚鼠胃、回肠平滑肌收缩,其中,丁香和山楂为主要促胃肠动力单味药。  相似文献   
44.
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半定式检查法,对44例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92例不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对照组)分别用HAMD、SDS、SCL-90进行评定,记录研究组病人的躯体症状,并对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HAMD认识障碍因子分及SCL-90人际关系,巩怖及偏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临床以躯体性焦虑、胃肠道及疑病等症状为主,自罪、自杀,工作和兴趣减退,激越等症状较轻。结论 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因抑郁症状常被躯体症状掩盖而更易被误诊。  相似文献   
45.
精神病人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过程中常伴发低血钾症。2000年1月~12月期间,我院共收住精神病人411例,检测出低血钾症患者31例,为提高对该临床征象的认识,现将其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男性18例(58%),女性13例(42%);年龄20~30岁9例(29%),31~45岁16例(52%),>45岁6例(19%)。  相似文献   
46.
目的查明发生在某幼儿园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因。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搜索所有符合病例定义的患者并逐一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幼儿园的饮用水、患者粪便和肛拭子标本及食物留样检测致病菌,分析事件的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共搜索到13例疑似病例,均为教职工,教职工罹患率为46.43%。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4月13日19:00,可疑餐次为其发病当天的食堂午餐,可疑食物为卤牛肉(P0.001)。临床表现以腹泻(100.00%)、腹痛(92.31%)为主,无发热病例;平均潜伏期为11.5 h,与产气荚膜梭菌A型所致的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一致。食堂留样食品和水样的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均阴性,患者粪便、肛拭子标本的诺如病毒、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均阴性。结论该疫情是一起疑似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食用长时间放置且未经加热的卤牛肉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PFS)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丛刺结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PFS患者38例,疗程1个月,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压痛点数、VAS疼痛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9.47%;患者压痛点数、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3个月后随访与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PFS疗效良好且稳定。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收集78例入住我院的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干预,一组采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作为治疗组,一组单独采用利培酮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开始时、治疗1周、治疗4周、治疗8周时利用简明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andnegativesynptomseal,PANSS)、副反应量表(treatmentemergentsymptomscale,TESS)进行疗效评估,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问比较分析。对各指标均数比较采用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组间x2检验。结果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应用治疗显著有效率74.4%;对照组显著有效率57.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10/39),对照组33.3%(13/39),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辅助检查有肝功能异常3例、窦性心动过速5例,对照组有肝功能异常4例、窦性心动过速6例,两组辅助检查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4,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性障碍,较单一使用利培酮治疗疗效更佳,减轻对社会的危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帕利哌酮缓释片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采取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住院期间40例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锥体外系反应(EPS)6例,静坐不能4例,泌乳素明显升高4例,嗜睡、体重增加、失眠、便秘各2例,肝功能异常1例。结论:在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护理、宣教,减少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不适,增加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相似文献   
50.
余巧灵  寿棘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82-1583
脑梗死患者不仅致残率高,而且患者患病后常伴抑郁,给患者疾病康复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加重临床症状[1-3].本研究旨在通过对58例急性脑梗死伴抑郁患者采取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以探讨其对脑梗死患者症状及抑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