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影像学特征表现,探讨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与垂体其它肿瘤,炎症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我院诊断及诊断性治疗后确诊患者。结果: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影像学表现为垂体增大,垂体柄增粗,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其中1例垂体内信号不均匀,呈局限性坏死信号。结论:MRI能清晰显示病变的范围与特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时四种成像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0例临床疑为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采用经验值、智能跟踪(触发监测点设在腘动脉及腹主动脉两类)、Test Bolus技术等四种方法行血管成像,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adw4.5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比较四组CTA图像质量并做t检验,P值小于0.05可认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四组方法在双侧股腘动脉段均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而双侧小腿及足部动脉段有明显图像质量差异.其中,Test Bolus技术D组图像质量优于经验值A组及智能跟踪B组(t=3.254、P<0.05).智能跟踪C组图像质量优于经验值A组及智能跟踪B组(t=3.377、P<0.05);Test Bolus技术D组与智能跟踪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t=0.783、P>0.05).经验值A组与智能跟踪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t=0.801、P>0.05).结论 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四组方案在双侧股腘动脉段均能取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而腘动脉水平智能跟踪触发和Test Bolus技术对于小腿及足部动脉段的显示则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灰质异位症的磁共振(MRI)表现。方法对12例经MRI证实的脑灰质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中,结节型3例,板层型9例。MRI可清楚显示病灶,T1WI和T2WI上病变与正常脑灰质信号相同。2例合并蛛网膜囊肿,2例合并脑裂畸形,1例合并胼胝体发育不全及中线脂肪瘤。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病变均无强化。结论脑灰质异位症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是其诊断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4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术前或术后患者盆腔CT检查结果,探讨CT在直肠癌诊断、分期和复发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并比较TIC(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WI与MRS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乳腺癌患者31例,全部行动态增强扫描及DWI(b=1000s/mm2)和1 H-MRS扫描,31例均获病理证实,其中导管内癌25例、乳头状癌4例、粘液腺癌2例,统计比较动态增强曲线、DWI及MRS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动态增强曲线、DWI及MRS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6.6%、91.6%、85.7%,特异度分别为50.0%、57.1%、6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32%、70.96%、58.6%.结论 TIC对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和符合率比DWI、MRS更高.因此TIC对诊断乳腺癌最具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动态增强扫描(LAVA)联合应用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进行常规MR平扫、LAVA动态增强和MRCP表现,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分型、邻近受侵情况.结果 4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结节型15例,腔内乳头状型6例,浸润型22例.MRCP显示扩张的肝内外胆管及梗阻部位的狭窄、中断、截断和管腔内的充盈缺损.MR平扫及LAVA增强扫描主要表现为肝门部软组织肿块或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及其渐进性强化,同时可以显示出癌灶与邻近血管和脏器的毗邻关系及受累情况.结论 MRCP和LAVA联合应用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形态学分型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影像学结果对临床治疗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上颌窦螺旋CT扫描,初步对上颌窦底壁进行分型,并为种植牙上颌窦内提升术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55例(110侧)健康成人的鼻窦CT影象,对上颌窦进行螺旋CT连续容积扫描、三维重建,在选取的截面上观察上颌窦底的形态。结果 110侧上颌窦底中,平坦型、凹面型、凸面型各有50侧、53侧、7侧,所占比例分别为45.5%、48.2%、6.3%。其中平坦型与凹面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凸面型与另两种分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左右侧以及不同年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上颌窦内提升术前,进行螺旋CT扫描,观察窦底形态对评估手术风险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andy-Walker综合征(DWS)的临床及MRI表现特征。方法:对6例经MRI诊断为DW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主要表现为小脑蚓部缺如,小脑半球部分发育不全伴分离、移位;第四脑室囊状扩大与后颅窝囊腔相通;后颅窝扩张伴有横窦、窦汇和小脑幕上移;常伴有幕上不同程度梗阻性脑积水及其他颅内畸形。结论:DWS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是诊断DWS的最理想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腱鞘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GCTTS)的影像学表现以增加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2009年9月~2012年11月14例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的GCTTS患者X线、CT、MRI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例行X线平片检查,6例行CT平扫检查,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X线平片显示局部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影,邻近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或轻度侵蚀破坏;CT表现为关节周围肌间隙内局限性软组织肿块,部分呈分叶状,明显跨关节生长,无明显钙化征象及骨膜反应;MRI表现为病灶在T1WI多呈较低信号,内可见条片状更低信号影,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强化明显,病灶与邻近肌腱关系密切,局部骨皮质可受侵.结论 腱鞘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20.
病例男,59岁,咽部异物感4年余,偶伴呼吸困难,自诉打喷嚏时偶尔可感觉新生物,并可触及,无吞咽困难.查体:咽喉部充血,梨状窝少量积液,未见明显新生物,披裂光滑,声带光滑,闭合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