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揭示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内在关联。方法:应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浙江省丽水市抽取研究人群。通过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应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判定,同时按照《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测量研究人群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各指标,应用《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对其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单项评分和综合评级评分,应用BMI、WHR指标对其进行身体形态评价。结果:老年人BMI水平与气虚质判定结果显著正相关(P<0.001),与痰湿质判定结果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老年人WHR水平与气虚质判定结果显著正相关(P=0.032),与痰湿质判定结果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老年人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综合评级与其所属的体质群类(无偏颇体质、倾向偏颇体质、单一型偏颇体质、兼夹偏颇体质)呈显著相关(P=0.022),且与平和质(P=0.005)、气虚质(P=0.029)、阳虚质(P=0.044)、气郁质(P=0.015)均有明显相关。结论:老年人肥胖与气虚质、痰湿质存在相关,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与其体质的偏颇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多种帕金森病模型已建立并被广泛应用,现在科研中,经6-OHDA损毁制备的PD模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模型之一,是比较可靠的研究帕金森动物模型。本文对不同部住及不同剂量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作的帕金森动物模型做一综述,并讨论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Ovid、Web of Science、CINAHL,收集公开发表的国内外中国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5篇病例对照研究、3篇队列研究、15篇横断面研究,合计跌倒组4 582例、未跌倒组19 121例。中国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OR、95%CI为:年龄≥75岁1.43[1.25,1.63]、女性1.43[1.32,1.56]、使用助行器2.39[2.10,2.73]、步态不稳4.18[2.72,6.43]、害怕跌倒2.47[2.00,3.06]、抑郁2.15[1.53,3.01]、合并慢性病3.39[2.49,4.62]、糖尿病史1.27[1.11,1.45]、中风史1.47[1.14,1.90]、心脏病1.31[1.13,1.52]、关节炎史1.80[1.48,2.19]、老年痴呆史2.27[1.30,3.97]、应用抗精神病类药物1.90[1.37,2.64]。保护性因素为独立自理0.37[0.29,0.46]。[结论]年龄≥75岁、女性、使用助行器、步态不稳、害怕跌倒、抑郁、合并慢性病、糖尿病史、中风史、心脏病史、关节炎史、老年痴呆史、抗精神病类药物、跌倒史为中国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独立自理是中国老年人跌倒的保护性因素。独居、有配偶、文盲、骨质疏松史、高血压史与中国老年人跌倒无关。因害怕跌倒限制活动、神经系统疾病史、头晕眩晕史、帕金森病史、眼部疾患、视力障碍、直立性低血压、排泄问题、降压药物、降糖药、抗心律失常药物需更多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左侧胸部及双上肢出现红斑和水疱,伴疼痛7天。7天前,患者左侧胸部及双上肢无明显诱因同时出现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大小不  相似文献   
16.
针灸与缺血预适应“第二保护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预适应作为诱发细胞自身保护反应的重要机制,对包括心肌细胞在内的各种组织器官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尤其是缺血预适应"第二窗口"保护或延迟性保护的作用较强,时间窗较宽,并有可能通过针灸预处理等手段模拟诱导其保护作用。文章从缺血预适应的信号转导途径的"触发物质-中介物质-效应子"3个环节,总结了针灸与缺血预适应触发物质、针灸与缺血预适应中介物质以及针灸与缺血预适应延迟保护效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PACG)患者帕金森病(PD)发病率及其关联性。方法对320例青光眼患者进行帕金森病筛查,选择年龄、性别等人口学情况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320例作为对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PD检出情况,分析青光眼与PD的相关性。结果 PACG患者中伴PD 33例(10.3%),对照组PD患者23例(7.2%)。两组在各年龄段P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青光眼病程、严重程度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PD病程、PD严重程度成正相关(P0.05),与性别、PD临床类型、PD家族史无相关性(P0.05)。结论 PACG可能与PD的发生率存在一定关系,临床监测和控制青光眼病情可为PD的早期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光敏剂结合UVA诱导的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方法:ICR小鼠分为3组:模-型组外用1%甲氧沙林溶液(8-MOP)后进行UVA照射、单纯UVA照射组和空白对照组。照射后观察皮肤外观表现、病理学变化和超微结构特点,确定各组诱导皮肤光老化进程的累积照射剂量和时间。结果:单纯UVA照射组在第45天,UVA剂量约720 J/cm~2时,肉眼观察皮肤外观、组织病理方面和-超微结构都呈现比较典型的光老化表现;模型组(8 MOP/UVA)小鼠在第3天,UVA累积剂量约47 J/cm~2时,透射电镜下可见角质形成细胞和基底层黑素细胞的显著凋亡(核固缩);第5天,UVA累积剂量约78 J/cm2时,病理示:真皮层部分弹性纤维变性;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第6天UVA累积剂量达95 J/cm~2时,出现典型的光老化表现,透射电镜下可清晰观察到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束的病理改变。结论:8-MOP/UVA可以快速诱导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20.
陈海燕  章继刚 《广东医学》2020,41(17):1805-1810
目的分析睡眠障碍老年患者采用虚拟认知训练联合耳穴压豆对改善其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在进行睡眠障碍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予以虚拟认知训练,观察组患者予以虚拟认知训练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SAS得分、SDS得分、生活质量得分、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常规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在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日间活动障碍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日间活动障碍方面得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与观察组治疗前SAS得分以及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得分以及SDS得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在社会能力、生理职能、心理健康、生理能力、生活积极性、情感职能、机体疼痛以及总分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社会能力、生理职能、心理健康、生理能力、生活积极性、情感职能、机体疼痛以及总分方面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8.00%、88.00%(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满意度分别是98.00%、86.00%(P<0.05)。结论睡眠障碍老年患者采用虚拟认知训练联合耳穴压豆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障碍情况,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