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3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60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张仲景对阳明腑实腹痛的诊治是系统的、有层次性的,按照腹痛的不同部位、不同性质及其不同的本证及兼证、变证,在通腑导滞的基础上治疗方药各有化裁。梳理阳明腑实腹痛诊治的层次性,讨论腹痛诊治理论的层次性对急性胰腺炎不同阶段、不同表现诊疗的指导意义,并提出"通腑导滞、中病即止"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新观念,即通腑导滞不应仅局限于"得快利即止",而应涵盖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全过程。  相似文献   
52.
53.
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尤其是晚期患者。而高凝状态与恶性肿瘤的增殖、血管生成和转移密切相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可导致血栓的形成。因此,了解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发病机制,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4.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以铂为基础的化疗一直是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预后不良。针对程序性死亡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耐受的安全性和长期持久的反应性,开创了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治疗的新时代。本文回顾PD-1/PD-L1及CTLA-4信号通路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关系,综述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抗PD-1/PD-L1及CTLA-4治疗的临床试验,重点介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不同阶段中的使用和最佳组合策略的临床研究,以期改进免疫抑制剂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使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5.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iological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hip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Methods A total of 128 patients with HOA who were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THA combin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biologics. The pain score, Harris score, serum CRP, IL-18, S100A12 and MMP-13 level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imaging K-L classific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volume, operation time or postoperative drainage volu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Pain score decreased while the Harris sco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prior to any treatments (P?相似文献   
56.
探讨中气理论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病因病机之间的联系。结合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案,其病因病机为中气不足,升降失司,犯及四维,波及全身,实则为一个全身性疾病。治疗上当补益斡旋,调理中焦,可根据具体情况择用补益法或升降法,同时选方用药时刻注意顾护脾胃、固运中气。  相似文献   
57.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黄平教授在该疾病的诊治上有其独特经验。亚甲炎属祖国医学“瘿病”、“痛瘿”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由于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而致气机失调,气血不和,血热搏结于颈前。诊治时提倡“肝病四纲”法,从肝风、肝气、肝火、肝虚四个层面辨证论治,为亚甲炎的中医证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TNBS联合乙醇灌肠的方法,建立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多苷3mg/kg、6mg/kg、12mg/kg、硫唑嘌呤6mg/kg,每组各自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连续14天。每3天进行一次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所有大鼠在14天后均被解剖,相应结肠组织被留取,对各组大鼠结肠组织进行大体及镜下病理评分;同时,进行心脏取血,离心后取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MDA、SOD、GSH-Px、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DAI评分,大体及镜下表现和评分均提示TNBS/乙醇大鼠模型是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极佳模型,雷公藤多苷可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临床症状及促进高质量的黏膜愈合,即镜下黏膜愈合,该作用与硫唑嘌呤6mg/kg相当或强于硫唑嘌呤6mg/kg。脂质过氧化反应相关因子ELISA结果提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体内MDA水平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多苷呈现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血清中MDA水平,增加大鼠血清中SOD、GSH-Px水平,其中雷公藤多苷12mg/kg组能显著抑制MDA、促进SOD、GSH-Px释放。同时,硫唑嘌呤6mg/kg的作用略好于雷公藤多苷12mg/kg,但无统计学差异。炎症因子ELISA结果提示雷公藤多苷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清中IL-1β及TNF-α的表达,其中雷公藤多苷6mg/kg、12mg/kg、硫唑嘌呤6mg/kg与模型对照组相较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更显著;雷公藤多苷12mg/kg与硫唑嘌呤6mg/kg对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的抑制作用相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雷公藤多苷可显著减少TNBS/乙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镜下炎性细胞浸润,最终达到镜下黏膜愈合的目的,其机制之一是通过减少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因子释放,重新建立氧化还原平衡,抑制结肠炎症。  相似文献   
59.
<正>章勤教授为何氏妇科第五代传承人,从事妇科临床30余载,在妊娠病的治疗中运用《素问》"有故无殒"思想,匠心独运,生动灵巧,现列举验案3则如下。1胎动不安赵某,女,27岁。2018年9月19日初诊。患者孕3月余,阴道反复漏红,时断时续半月余,色黯红,伴腰酸,胃纳一般,精神紧张,夜寐欠安,二便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价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The 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方法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符合标准的RCT研究,共741例患者。纳入研究多数存在较高的方法学偏倚风险。Meta结果显示,①咳嗽总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43,95% CI(2.23,5.29),P<0.000 01];②在咳嗽积分[SMD=-0.53,95% CI(-0.92,-0.15),P=0.007]、中医证候疗效[OR=2.64,95% CI为(1.32,5.31),P=0.006]上,苏黄止咳胶囊也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在咳嗽消失时间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04,95% CI(-5.86,-0.22),P=0.03],但在咳嗽起效时间上,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2,95% CI(-2.65,0.26),P=0.11]。④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1,95% CI(0.31,2.65),P=0.86]。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