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王倩  戈伟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168-172
目的 探讨辨证选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效果及患者治疗依从性。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杭州市中医院接收的12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饮食、运动基础治疗,观察组实施辨证选穴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总有效率、肥胖指标、脂代谢指标、不良情绪评分、压力评分、应对方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6.67%,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质量指数、脂肪百分率、腰围、臀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而治疗后的体质量指数、脂肪百分率、腰围、臀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观察组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压力评分、逃避幻想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自我认知重组、寻求社会支持等应对方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而治疗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压力评分、逃避幻想评分在观察组中均低于对照组,自我认知重组、寻求社会支持等应对方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 结论 辨证选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22.
孙素素 《新中医》2021,53(16):186-188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依据信封密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法干预,2组均干预至术后5 d。比较2组术后各时段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2组术后即刻与术后48 h皮质醇水平、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结果:术后1 d、3 d、5 d,试验组NR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3 d、5 d,试验组PSQI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48 h,试验组皮质醇水平、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可以有效缓解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疼痛,减轻其应激反应,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基于行动研究法进行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效果。方法构建研究团队,依据行动研究法框架,明确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制定培训方案及行动研究计划,并进行了3轮行动研究。结果实施3轮行动研究后,实践者中医理论和辨证施护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由行动研究前平均0.12项提升到平均2.52项,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医院中医类科研项目开展7项;2017年中医护理治疗收入达3 609万元。结论基于行动研究法进行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明显,提高护士中医理论知识和辨证施护能力。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授权赋能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15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分别采用授权赋能教育模式和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教育。结果干预前后观察组DMSES和DSQ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DMSE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DSQ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DMSES、DSQL评分差异均显著(P〈0.05)。干预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每日自测血糖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每日自测血糖次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赋能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配合治疗和监控血糖主动性和自我效能,血糖控制平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成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每组30例.外固定组患者采用富阳张氏手法复位配合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内固定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后分别从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 - Murley评分及患者满意度4个方面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骨折复位情况.内固定组骨折复位情况优于外固定组(Z=-3.850,P=0.000).②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组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内固定组1例未愈合,继发肱骨头坏死.外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比内固定组短(t =0.872,P=0.018).③肩关节功能.2组患者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度、肌力及Constant - Murley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91,P=0.081;t=0.982,P=0.166;t=1.542,P=0.098;t =2.146,P=0.541;t=3.466,P=0.167).(④患者满意度.外固定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内固定组(Z=-4.452,P=0.000).结论:采用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以获得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相当的疗效,而且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联合使用中药验方补肾健脾方与低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huEPO,益比奥)治疗肾性贫血(RA),并观察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已经确诊为RA的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补肾健脾方与益比奥治疗组(简称中西组),单用益比奥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予透析、补充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12及对症支持治疗。中西组予益比奥50IU/kg皮下注射,每周2次;并口服补肾健脾方,每天1剂,分2次服;对照组单纯用益比奥50I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均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TNF—α,并观察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Hb、Hct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两组治疗3个月Hb、Hc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治疗后,中西组血清TNF—α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补肾健脾方合益比奥可明显抑制血清TNF-α的产生.可能是中西组有效改善EPO敏感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2例胃肠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12例中,6例胃间质瘤,6例小肠间质瘤.主要症状为不规则腹痛、腹块、消化道出血.经胃镜、钡餐、CT检查发现.12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诊断.9例随访,无复发,死亡.结论:胃肠间质细胞瘤大多为恶性或低度恶性,治疗以手术切除,术后严密随访.胃肠间质细胞瘤是指一类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质干细胞并呈非定向分化的间叶肿瘤[1].过去受病理诊断技术的限制,这类肿瘤多被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及神经纤维瘤.近年来随着病理诊断技术的进步,这类肿瘤被统一命名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LSTs).我科自1995年至今收治胃肠道间质瘤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通脉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血管重构,是指高血压状态下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其形成机制为血液动力学的刺激、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及细胞外基质的调节等引起VSMC的增殖、凋亡与重塑。它既是高血压状态下机体的适应性行为,又是高血压病持续恶化的病理学基础。故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并不能仅仅局限于降压,还应着眼于逆转高血  相似文献   
29.
高血压血管重构 是指高血压状态下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其形成机制为血液动力学的刺激、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及细胞外基质的调节等引起VSMC的增殖、凋亡与重塑[1].它既是高血压状态下机体的适应性行为 又是高血压病持续恶化的病理学基础.故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并不能仅仅局限于降压 还应着眼于逆转高血压血管重构(VR).ATⅡ是影响VR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重要血管活性物质 通过增高蛋白激酶C(PKC)活性诱导多种生长因子(PDGF、TGF-β等)的基因表达 使上述生长因子合成增加 并通过此途径影响VSMC外基质的构成和VSMC的生长、增殖及表型转换 从而进一步影响血管的组织结构.[2]TMN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验方.本实验通过观察TMN对SHR胸主动脉血管重构的影响 探讨其作用的ATⅡ机理.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Angio-SealTM血管闭合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行选择性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527例,其中冠脉造影228例,行PCI 299例;男性371例,女156例,平均年龄61±7.8岁(39~83岁)。在冠脉介入诊疗后行右股动脉造影,证实动脉穿刺处无粥样硬化斑块及大血管分支后,分定位、放锚、封堵动脉三步释放Angio-SealTM血管闭合器。结果527例成功释放521个,成功率为98.8%。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共有6例发生穿刺处出血。未见患肢远端栓塞及全身过敏现象。结论应用Angio-SealTM血管闭合器封堵动脉穿刺口是安全的,操作方法简单,成功率高,疗效显著,卧床时间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