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对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利用硅胶柱色谱,Toyopearl,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法对朝鲜淫羊藿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从其干燥叶的70%丙酮/水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圣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1),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2),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3),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4),芦丁(5)和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6)。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淫羊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2.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抗癫痫中药,癫痫模型及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高效、低毒的抗癫痫药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防治癫痫拓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建立痛风立消制剂的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土茯苓、木瓜、石菖蒲、乌药、萆薢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制剂中柚皮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 柚皮苷在0.056~0.196 mg(r=0.999 9)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31%,RSD 0.56%;绿原酸在0.32~1.92 μg(r=0.999 7)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66%,RSD 0.415%。 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痛风立消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4.
龙血竭是龙血树属的植物树干受到损伤后,在微生物侵染或(和)自然氧化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树脂.龙血树属植物中甾体皂苷是主要成分,现已分离鉴定了94个甾体皂苷,而诱导形成的树脂(即龙血竭)中仅发现5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且包括骨架发生C环断裂重排的甾体(Dracaenogenin A)以及F环翻转为22位S构型的螺甾烷型甾体皂苷.本文讨论了龙血竭形成过程中,甾体皂苷类成分的变化,对进一步研究血竭形成机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利用2000—2011年我国对东盟各国出口的面板数据,建立中药初级产品与中间产品出口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中国GDP、人均GDP比值、平均出口价格、国企总资产贡献率显著增加中药初级产品出口额,而人民币升值、三资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东盟GDP、“早期收获”计划及中国-东盟自贸区显著减少其出口。东盟GDP、人均GDP比值对中药中间品出口具有显著作用,前者促进,后者抑制。该文建议稳步扩大初级产品出口,并积极提升资本技术密集度更高的中间产品出口来调整中药出口商品结构。具体政策建议是:提高医药制造业外资质量、发挥国企科技示范作用、强化出口贸易中的议价权、增加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8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的三七地上部分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C18柱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4.1 g·L-1醋酸钠缓冲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γ-氨基丁酸在0.01~1.03 g·L-1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三七茎叶和花中γ-氨基丁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RSD 1.1%,n=3)和97.3%(RSD=0.38% ,n=3)。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三七茎叶和花样品GABA含量差异较小,但三七花中GABA平均含量高于茎叶,分别为0.49%,0.53%。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适合于三七地上部分中γ-氨基丁酸含量测定,为三七地上部分资源综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对5种唇形科植物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eri)、野拔子(Elsholtzia rugulosa)、密花香薷(Elsholtzi adensa)、大黄药(Elsholtzia penduliflora)、石香薷(Mosla chinensis)挥发油成分及其抗流感病毒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气质联用方法,结合NIST5.0标准谱库,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5种唇形科植物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A/WSN/33/2009(H1N1)病毒感染犬肾细胞(MDCK)细胞,对5种唇形科植物挥发油进行抗流感病毒活性评价。结果 不同唇形科植物检出的主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有所差异。从5种唇形科植物挥发油中共检测出相对含量大于0.50%的挥发性成分105种,包含萜烯类、烷烃类、醛类、醚类、醇类、酮类、酸类、酯类等,其中萜烯类和烷烃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总挥发性成分的32.40%~72.50%。体外抗流感病毒活性实验显示,这5种唇形科植物挥发油都具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活性。其中,密花香薷的抗流感活性最强,对流感病毒A/WSN/33(H1N1)的抑制率达(44.43±1.30)%。结论 挥发油是唇形科植物的重要药效成分,分析5种唇形科植物挥发油活性成分的主要化学组成及抗流感病毒活性,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摘要]目的 检测重组人γ-干扰素(recombination human interferon gamma,rhIFN-γ)对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CD123表达的影响. 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白血病K562细胞在不同浓度rhIFN-γ作用72 h的增殖活力以及用流式检测其CD123的表达.结果 5×104~108 U/L rhIFN-γ作用K562细胞72 h,细胞生长抑制率随剂量增大而增高,而2×105 U/L rhIFN-γ使其抑制率降低.rhIFN-γ 2×105 U/L、107 U/L孵育K562细胞72 h, 流式检测到CD123在K562细胞的表达量分别为(7.2±2.50)%和(21.6±1.17)%;107 U/L rhIFN-γ组与对照组(4.10±1.46)%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hIFN-γ对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有双向作用(抑制或促增殖),诱导CD123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89.
目的筛选含有目的基因E. coli BL21/pET28a-bgaB-18(以下简称18号重组菌株)的β-半乳糖苷酶重组菌株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Kan琼脂平板培养基筛选和菌落PCR验证,得到整合短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大肠埃希菌菌株。通过改变碳源、氮源的种类及其浓度,结合改变IPTG诱导剂浓度、重组菌株培养时间,摇床培养振荡速度等多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采用液体振荡培养法培养重组大肠埃希菌。收集培养的重组菌液经离心后超声破碎,取上清液,测定重组菌株破碎细胞上清液酶活性,并根据酶活大小确定培养条件。结果筛选得到1株稳定表达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菌株E. coli BL21/pET28a-bgaB-18。通过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破碎细胞上清液酶活性,确定该重组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蔗糖,浓度7.0%;氮源为酵母粉,浓度2.0%;培养时间为7 h,诱导剂IPTG浓度为1.5 mg/ml,摇床转速为220 r/min。经优化的条件培养的重组菌酶活达156.2 U/ml,较诱导前酶活性为16.5 U/ml,提高约8.5倍。结论重组菌E. coli BL21/pET28a-bgaB-18在适宜碳源、氮源种类、浓度,IPTG浓度及培养时间条件下能稳定表达β-半乳糖苷酶,在食品和乳品加工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分析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云南地区1 034例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及良性结节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女性DTC患者的平均年龄低于良性结节组。经单因素分析,女性DTC患者的术前血清TSH浓度高于良性结节组;DTC组TGAb、TRAb和TPOAb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DTC组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及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DTC组初潮年龄≤13岁、孕育子女数≤2个及未绝经的比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经多因素分析,年龄 < 45岁(OR=0.060,P < 0.001)、结节直径 < 1 cm(OR=0.377,P=0.006)和TG升高(OR=0.431,P=0.009)是女性DTC的保护性因素;TGAb(OR=4.949,P < 0.001)和TRAb(OR=23.001,P < 0.001)的异常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女性DTC发病年龄早于良性组;甲状腺术前血清TSH的异常升高、合并HT、月经初潮早、绝经晚及孕育子女数少与女性DTC的发生有一定关联;TGAb和TRAb的异常升高是女性DTC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 < 45岁、结节直径 < 1cm和TG升高是其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