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以三七幼苗(30 d苗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其各部位抗氧化酶、渗透物质和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和叶中POD,APX活力随处理浓度(PEG 6000 0,2.5%,5.0%,7.5%)和时间(1,2,3 d)的增加而不断上升,SOD则表现为在同一处理时间下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同一处理浓度下则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CAT活性表现为在同一处理时间下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处理浓度下则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茎中SOD,APX活性变化不明显,CAT活性随处理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根和叶中MDA、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及根系活力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处理1 d 后,根尖H2O2和NO荧光信号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综上所述,三七幼苗能够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胁迫物质及抗逆胁迫信号物质应对干旱胁迫,当PEG 6000超过5.0%(即溶液水势为-0.50 MPa)时可对三七幼苗产伤害,应及时补水抗旱。  相似文献   
62.
以立体栽培(上中下3层)三年生三七及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其与大田栽培三七产质量差异和土壤氮磷钾养分年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大田栽培相比,立体栽培三七长势和相同面积产量均显著降低,但单位面积产量总和为大田栽培的1.6倍;上中下3层长势和产量均表现为上层 >中层 >下层;立体栽培三七上层剪口、主根和筋条皂苷含量均高于大田栽培,而中层和下层皂苷含量则显著低于大田栽培。立体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变化趋势与大田一致,呈随种植时间延长而下降的趋势;上中下层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大田土壤,pH则显著低于大田土壤。立体栽培三七土壤氮磷钾全效养分和速效养分年度变化均表现为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栽培模式氮素和磷素含量均表现为上层 >中层 >大田 >下层,钾素含量表现上层 >中层 >下层 >大田。与大田栽培相比,氮素和磷素在上层三七的地下部(筋条、主根和剪口)所占比例升高,中下层地下部比例降低,钾素在各层地下部所占比例均显著降低。由此可见,虽然立体栽培下三七相同面积产量显著低于大田栽培,但单位面积下的总产量显著高于大田,达到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目的;立体栽培土壤养分能够满足三七生长需求,其并非造成三七长势弱、单产低的主要原因;立体栽培模式下的三七吸收氮磷钾养分能力降低,因此从调整栽培结构角度增强三七长势从而提高其养分吸收能力是今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3.
目的:重组表达肿瘤抑素30肽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设计并合成30肽基因序列,将此序列与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PTYB21重组,转化到大肠埃希菌 BL-21(DE3)。 IPTG 诱导表达,几丁质柱纯化得到30肽,经 SDS-PAGE 及 Tricine-SDS-PAGE 对纯化产物进行鉴定。利用 MTT 法、吖啶橙/溴化乙锭(AO/ EB)荧光染色法、小鼠 H22腹水转移型肝癌实体瘤抑瘤实验,研究30肽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成功重组并表达肿瘤抑素30肽。体外实验显示,30肽具有抑制 HGC-27胃癌细胞、 HUVEC 人脐静脉细胞增殖和促进这两种细胞凋亡的作用。体内实验显示,30肽对小鼠 H22腹水型肝癌抑瘤率达43.18 % 。结论重组的肿瘤抑素30肽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重复性好的鹦鹉热嗜性衣原体的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利用鹦鹉热嗜性衣原体MOMP基因的特异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MGB探针,通过优化,获得最佳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同时进行特异性、重复性、灵敏性评价与Spike-test实验进行临床应用性评价,利用该检测方法对禽鸟类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常规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该方法在0.01pg~100pg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扩增效率为97.7%;对鹦鹉热嗜性衣原体菌株检测结果均呈现阳性,而非鹦鹉热嗜性衣原体菌株及其它衣原体菌株为阴性;重复性试验中,变异系数为0.317%~0.563%;检测灵敏性为0.01pg;Spike-test试验中最低检出量为25个EB;该方法对禽鸟类粪便样品的检出率为14.3%(40/282),高于常规PCR检测法的7.4%(21/282)。结论本文所建立的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法是一种灵敏、高效、稳定,可在嗜性衣原体属中准确检测鹦鹉热嗜性衣原体的方法,该方法的建立更有意于今后对禽鸟类实施鹦鹉热的临床诊断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65.
蜘蛛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蜘蛛香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羟丙基葡萄糖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及HPLC(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从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根中分离出了1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结果:分别被鉴定为(3S,4R,5S,7S,8S,9S)-3,8-epoxy-7-hydroxy-4,8-dimethylper-hydrocyclopenta[c]pyran(1),(3S,4S,5S,7S,8S,9S)-3,8-ethoxy-7-hydroxy-4,8-dimethylperhydrocyclopenta[c]pyran(2),4-β-hydroxy-8-β-methoxy-10-methylene-2,9-dioxatricyclo[4.3.1.03.7]decan(3),6-hydroxy-7-(hydroxymethyl)-4-methyl-enehexahydrocyclopenta[c]pyran-1-(3H)-one(4),jatamansi A(5),jatamansi G(6),8-hydroxypinoresinol(7),2,5-di(4-hydroxy-3-methoxyphenyl)-1,4-dioxan(8),pinoresinol(9),(+)-2-(3,4-dimethoxyphenyl)-6-(3,4-dihydroxyphenyl)-2,7-dioxabi-cyclo[3,3,0]octane(10),pinoresinol monomethyl ether(11),prinsepoil(12),(-)-massoniresinol(13),cinnamolide(14),valeriananoid A(15),valeriananoid C(16)和volvatrate A(17).结论:化合物3、4和17与化合物7~14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66.
目的:筛选并初步建立能够诱导小鼠肝肾同时损伤的实验动物模型,为评价肝肾损伤治疗药物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考察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 A)10,15,20,40 mg·kg-1,造模时间12 h;ig给药D-半乳糖胺(D-Gal)1 g·kg-1及腹腔注射0.3%四氯化碳(CCl4,20 mL·kg-1)60 mg·kg-1,造模时间24 h;药物对模型小鼠肝脏、肾脏的损伤作用,通过检测肝肾功能相关的生化指标,肝脏及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确定有效的造模方案。为进一步确定该模型是否能有效评价治疗肝肾损伤药物的药效,考察了大黄甘草汤对小鼠肝肾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给予小鼠1 g·kg-1D-Gal,CCl460 mL·kg-1造模后,其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尿素氮(BUN)、肌酐(CRE)、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无明显变化,组织病理变化与血清生化指标结果相同,说明上述两种药物可诱发小鼠肝损伤模型,但未检测到肾损伤相关生化指标及病理变化;给予小鼠Con A 20 mg·kg-1造模后,小鼠血清DBIL,TBIL,ALT,AST,BUN,TC,TG,CRE,TP,ALB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说明Con A 20 mg·kg-1可诱发小鼠肝肾同时损伤,进一步优化模型,确定15 mg·kg-1Con A为诱发小鼠肝肾损伤的最佳剂量;给予模型验证方药大黄甘草汤干预后,肝肾损伤小鼠的生化和组织学检查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初步建立尾静脉注射Con A 15 mg·kg-1诱导小鼠实验性肝肾同时损伤模型,用大黄甘草汤验证说明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67.
黄连、吴茱萸药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药对即为对药,是中药配伍的最小单位,遵循中药配伍的"七情合和"理论,经历代医家精练提析所得,已经成为相对固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分离纯化三七药渣中主要多糖组分,分析其单糖组成,并对比研究各组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三七药渣粗多糖;经DEA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Sephadex G-5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及纯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FT-IR)、HPLC-衍生化等方法对各组分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初级结构进行分析。分析其抗氧化能力以及对RAW 264.7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分离得到3个多糖组分(PNPS-0、PNPS-0.2、PNPS-0.3),3者的单糖组成和比例存在差异:PNPS-0主要由D-葡萄糖(52.28%)和D-半乳糖(34.14%)组成;PNPS-0.2主要由D-半乳糖(40.89%)、D-阿拉伯糖(19.38%)和D-葡萄糖(12.25%)组成;PNPS-0.3主要由D-葡萄糖醛酸(40.43%)、D-半乳糖(22.61%)和D-葡萄糖(...  相似文献   
69.
该研究以两年生三七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对镉胁迫下三七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kg-1镉处理抑制三七的根系活力,显著提高三七叶和根部H2O2及丙二醛(MDA)的含量,造成三七的氧化损伤,并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镉胁迫降低了三七叶绿素含量,提升叶片初始荧光(Fo),降低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合性能指数(PIABS),损伤了三七的光合作用系统;镉处理提高了三七叶和根部可溶性糖含量,抑制了可溶性蛋白的合成,降低了鲜干重,抑制了三七的生长。外源喷施0.1 mg·L-1油菜素内酯降低了镉胁迫下三七叶和根部的H2O2和MDA含量,缓解了镉对三七的氧化损伤,提高了三七的抗氧化酶活性与根系活力,增加了三七叶绿素含量,降低了三七叶片的Fo,提高了三七Fm<...  相似文献   
70.
莽草酸对子囊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添加莽草酸前体物质对子囊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24h时添加0.15%的莽草酸,至96h发酵结束时子囊霉素发酵效价最高.可达131.7mg/L;与不添加前体物质相比,子囊霉素发酵效价提高了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