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7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18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8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249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2575篇
预防医学   51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50篇
中国医学   912篇
肿瘤学   46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542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616篇
  2010年   557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在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漏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患者使用康复新液进行引流管内注射,保留30min后排出。注射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引流通畅,预防感染;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同时,指导患者做好盆底肌功能锻炼,预防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结果 2例患者于注射康复新液后第4~5天引流量明显减少,于术后15d拔出引流管,疾病康复后顺利出院。结论通过对淋巴漏的患者全面的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在使用康复新液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术后护理,并在加强营养、预防感染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淋巴漏患者更快康复,提高其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罗欧咳祖帕干预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研究。方法 基于UPLC-MS指认罗欧咳祖帕中化学成分信息;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的口服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SwissADEM的Lipinski五规则及查阅文献筛选罗欧咳祖帕潜在有效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罗欧咳祖帕的成分靶点;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目录(OMIM)、GeneCards、DrugBank及DisGeNET数据库获取哮喘气道重塑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主要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构建卵蛋白(OVA)诱导小鼠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情况,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关键的信号通路。结果 UPLC-MS检测负离子模式下82个成分,正离子模式下74个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共得到罗欧咳祖帕36个候选成分和578个预测靶点,并得到与哮喘气道重塑共同靶点173个,包括癸二酸、柳穿鱼黄素、柚皮素、芹菜素等关键化合物和蛋白激酶B1(Akt1)、低氧诱导因子1α重组蛋白(HIF1A)等潜在的作用靶点;KEGG富集分析预测罗欧咳祖帕主要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HIF-1α、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抗哮喘气道重塑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复方可减少哮喘小鼠气道杯状细胞增生,改善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情况,降低小鼠因OVA致敏激发而上调的磷酸化(p)-Akt/Akt、HIF-1α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P<0.01),与网络药理学结果相符。结论 采用UPLC-MS结合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明确了罗欧咳祖帕的化学组成及其干预哮喘气道重塑的潜在作用机制,罗欧咳祖帕可能通过以Akt1、HIF-1α为代表的核心靶点及以PI3K/Akt、HIF-1α通路为代表的多通路,起到协同干预哮喘气道重塑的作用,为罗欧咳祖帕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胡芦巴碱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法,以胡芦巴碱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其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胡芦巴碱最佳超声提取工艺。结果 胡芦巴碱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30 min、提取功率500 W,胡芦巴碱提取率最高,平均提取率为0.588%。结论 本实验确定的超声提取工艺可用于胡芦巴碱的提取。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甲强龙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全组83例复发或者难治NHL患者接受了至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d1,8;奥沙利铂130 mg/m,d1;甲强龙500 mg,d1~5;以上药物均静脉滴注,每21~28 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完成1个周期化疗后评价毒副反应.结果:CR7例(8.4%),PR31例(37.3%),SD38例(45.8%),PD 7例(8.4%),总有效率(ORR)为45.7%;9例B症状患者B症状消失,6例症状明显改善.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神经毒性,全组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甲强龙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NHL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患者耐受性好,是值得推荐的一个挽救方案.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40例年龄19~39岁,ASAⅠ级或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0例,PCEA组给予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力月西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按全麻后处理,未行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镇静程度、舒适评分、不良反应。结果:PCEA组镇痛效果、镇静程度、舒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妇科手术后的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可行,镇痛效果满意,但PCEA组镇痛需加强硬膜外导管的管理。  相似文献   
66.
目的: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事管理学》6版教材为蓝本,以本科阶段教学效果提高为指标,探讨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方法:以"药品注册管理"一章教学内容为例,筛选、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结果: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内容特点选择适宜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方法与内容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完成教学大纲基础上,适当增加执业药师及药学时事相关内容。结论:根据现代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背景下"智慧教室"资源,采取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理论教学相关内容在以教材内容为主的前提下与国家当前药事时事相关联,可以增加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法律、道德素养的药学应用型综合人才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7.
影像医学是一门传统医学,归属于医技科室.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影像的分支——介入专业应运而生,介入专业已不再是简单的医技科室.介入,简而言之就是微创,随着手术两极趋势的发展,微创治疗蒸蒸日上.因此介入与临床的相互渗透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薰衣草防护皮肤光损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 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数据库和查阅文献获取薰衣草的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皮肤光损伤相关靶点;筛选获得两者的共同靶标后,采用STRING分析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中“CytoNCA”插件对该PPI网络做拓扑分析和核心靶点筛选,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取薰衣草中的活性成分和信号通路上的蛋白通过AutoDock vina 1.1.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通过UVB辐照小鼠背部裸露皮肤建立光损伤模型,肉眼观察小鼠的皮肤状态,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苦味酸-酸性品红法(VG)染色观察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关键的信号通路。结果 该研究共筛选出薰衣草活性成分6个,潜在靶点526个,预测疾病相关靶点2 688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258个,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16个,KEGG通路分析筛选了113条相关信号通路,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可能在薰衣草防护皮肤光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和信号通路上的蛋白对接良好。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薰衣草总黄酮能够明显改善小鼠皮肤外观状态和组织病理学,并显著降低磷酸化(p)-PI3K、p-Akt、B细胞淋巴瘤(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P<0.01),明显升高Bcl-2相关X蛋白(Bax)的相对表达量(P<0.05)。结论 该结果表明,薰衣草抗皮肤光损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为后续深入研究薰衣草抗皮肤光损伤的复杂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大学生对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阻断药的认知情况,以及发生非职业暴露后HIV阻断药的使用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1—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五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HIV阻断药相关知识及HIV非职业暴露后阻断药的接受意愿;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非职业暴露后阻断药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 862份,有效回收问卷1 758份,回收率为94.41%。研究对象HIV阻断药知识知晓人数为193人,占10.98%;发生HIV非职业暴露后会考虑使用HIV阻断药的学生为1 441人,占81.97%;对大学生HIV非职业暴露后阻断药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女学生(OR=5.613,95%CI:3.534~8.913)、医学专业(OR=4.323,95%CI:2.633~7.098)、父亲文化程度为中专/高中(OR=10.340,95%CI:7.069~15.123)、母亲文化程度为中专/高中(OR=7.909,95%CI:3.590~17.425)、知晓艾滋病知识(OR=17.743,95%CI:10.891~28.906)及知晓HIV阻断药知识(OR=27.550,95%CI:16.325~46.494)是大学生发生HIV非职业暴露后更愿意接受HIV阻断药的因素(均P<0.05);认为药物费用较高(OR=0.530,95%CI:0.317~0.886)则是大学生发生HIV非职业暴露后更不愿意接受HIV阻断药的因素(P<0.05)。 结论 乌鲁木齐市大学生HIV阻断药知识知晓率较低,且HIV非职业暴露后HIV阻断药接受率情况不理想。因此,建议加强大学生非职业HIV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健康教育及宣传,促进大学生高危性行为后HIV阻断药接受率,减少学生HIV感染。  相似文献   
70.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增加课堂信息量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偏差。文章围绕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师生双方的互动与交流,人机互动,课件制作的通用性考虑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