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2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0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54篇
临床医学   861篇
内科学   64篇
神经病学   367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878篇
预防医学   28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34篇
中国医学   17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不同亚型老年期抑郁障碍P300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老年期抑郁障碍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征.方法 采用配对研究,分别对60例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单相组32例,双相组28例)及60例正常老年对照组进行听觉诱发电位P300(ERP-P300)检测,比较患者P300指标改变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单相组P2、N2、P3的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2、N2、P3波幅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反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双相组P2、P3的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2、N2、P3波幅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反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单相抑郁组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双相抑郁组明显延长(P<0.05及P<0.01).单相组P3波幅及反应时间与SECF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P300在老年期抑郁障碍认知功能损害评定有一定意义,老年期单相和双相抑郁P300改变的特征不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42.
裂叶苣荬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菊科裂叶苣荬菜的干燥全草中分得2个黄酮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鉴定为洋芹素和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43.
奎硫平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选用奎硫平与氯氮平对 5 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对照研究。对象所有病例来源于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均符合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随机分奎硫平组和氯氮平组 ,每组各 2 8例。两组间的一般情况、男女性别、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与生活质量相关的项目等差异性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 74) 4个维度的分值 ,经t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方法奎硫平初始剂量 5 0mg/d ,7d内增到 40 0~ 60 0mg/d ;氯氮平初始剂量 5 0mg/d ,渐增加到 3 0 0~ 5 0 0mg/d。 8周…  相似文献   
44.
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氯丙嗪治疗前后PAg(T)功能进行观察及BPRS评定,发现精分症患者PAg(T)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用氯丙嗪治疗1个月后,BPRS评定分值下降,患者临床症状消除,而PAg(T)第一时相无变化,第二时相明显升高,说明氯丙嗪聚药物可促发血小板释放内源性致聚物质,同时也说明患者PAg(T)异常不仅仅是情绪应激所致,更重要的是血小板生理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LIDH)的影像学、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对 18例青少年LIDH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患者有其独特的发病因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进行不同方法治疗 ,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 应关注青少年患者的发病因素 ,治疗方法的选择应密切结合影像学所提供的资料  相似文献   
46.
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对62例住院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2例)和奋乃静组(30例),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培酮显著进步率为75%;奋乃静为47%,以前者显著较好。结论:利培酮可用以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47.
48.
崔瑞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206-1206
笔者2003年10月~2005年10月运用按摩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9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0例,男42例,女48例,年龄30~62岁;无明显外伤史64例,有明显外伤史26例;病程3~10个月20例。病程10个月以上70例。右肩49例,左肩41例。  相似文献   
49.
国外许多研究报告精神分裂症有一个冬季和/或早春冬出生率增多,Nasrallalh及Hsieh等发现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女性冬季出生率高。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国人6Hz正相棘波群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78例出现6Hz正相棘波群患者的临床及脑电因资料。结果与国外资料相比,本组6Hz正相棘波群的频率、波幅、出现方式、优势部位等基本一致,但两侧性出现率、合并14Hz正相韩波率、少儿出现车刚明显较低。脑电图上可见6Hz正相棘波群,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情感障碍的患者,采用抗癫痛药物治疗效呆显著。结论:典型6Hz正相棘波群应视为一种癫痈性脑电波。具有该棘波群的反复发作性情感障碍,可诊为癫痫进行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