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人源抗肝癌单链抗体SA3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SA3)的融合表达、纯化、复性及其体内靶向性。方法:将SA3,EGFP基因,插入pET-25b(+),构建EGFP-SA3/pET-25b(+)原核表达载体,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融合蛋白EGFP-SA3的表达,复性、纯化后经SDS-PAGE鉴定;EGFP-SA3与HepG2细胞经体外孵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单链抗体SA3与肝癌细胞的结合作用;然后通过尾静脉将其注射入荷肝癌裸鼠体内观察EGFP-SA3的体内靶向作用。结果:SA3,EGFP基因分别插入载体pET-25b(+)后,重组表达载体EGFP-SA3/pET-25b(+)分别行NcoI-XhoI和NcoI-EcoRI双酶切,结果发现在750 bp左右出现一条带,与EGFP基因大小一致,在1.5 kb左右处出现一条带,与EGFP和SA3两个基因片段的总大小一致,DNA测序结果证实融合表达载体EGFP-SA3/pET-25b(+)构建成功;重组表达载体EGFP-SA3/pET-25b(+)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显示融合蛋白EGFP-SA3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82.
在多种多样的蛋白质翻译后加工中,糖基化修饰是最普遍的一种,约50%的蛋白质是糖基化修饰的[1].如果把O连接的葡萄糖胺修饰的细胞核内蛋白和胞质蛋白包括进来,其比例会更多[2];尤其是那些涉及细胞与细胞相互作用的许多分子,它们都是糖蛋白.糖蛋白糖链参与诸如细胞生长、细胞黏附、肿瘤转移等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3].以糖蛋白N-糖链为例,分支结构可从蛋白表面伸出>3 nm的大型的具有分支的可移动糖簇结构,足够长的糖簇结构可形成必须的独立结构域,从而发挥重要功能[4].  相似文献   
83.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激活状态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7721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人类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经佛波酯(PMA)诱导成为巨噬细胞(UaM),再分别采用脂多糖(LPS)诱导成为经典活化的巨噬细胞(M1),白细胞介素(IL-4+IL-13)诱导成为替代性活化的巨噬细胞(M2);用ELISA法检测其IL-10和IL-12的表达水平,定量PCR法检测TNF-α、CCL3、iNOS、AMAC-1、CCL22和Arg-1的表达;用CCK8法和Transwell试验检测UaM、M1和M2培养上清液对SMMC7721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结果:M1诱导组IL-12、TNF-α、CCL3和iNOS表达升高,M2诱导组IL-10、AMAC-1、CCL22和Arg-1表达升高。M1诱导组SMMC7721细胞增殖活力均明显低于UaM组和M2组(F=12.135,P<0.01);UaM和M2诱导组SMMC7721细胞的增殖活力在浓度比为1∶1时无统计学差异(F=5.356,P=0.293),在其他浓度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SMMC7721在各组间穿过Transwell基底膜的细胞数量均存在差异(F=105.442,P<0.01)。 结论:M1培养上清液能抑制SMMC7721的增殖和迁移,M2培养上清液能促进SMMC7721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获取肝癌相关基因(hepatoma associated gene,HTA)的mRNA分子全长序列并对其可变剪接进行分析,检测其转录本在各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用3'RACE 和5'RACE方法扩增HTA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其序列信息和可变剪接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用Northern印迹检测该基因转录本在不同肝癌和正常肝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 HTA基因全长序列为1414 bp,经分析该序列包含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其中2号内含子在可变剪接中被作为外显子表达。Northern印迹显示HTA基因1.7 kb转录本和1.4 kb转录本均表达于恶性肝癌细胞系,而不表达于正常细胞系。结论: 成功获得了HTA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其可变剪接进行了分析,2个大小不同的转录本均在肝癌细胞系中特异性表达,作为一个肝癌相关基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5.
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癌(HCC)最为多见,据2011年全球最新估计,2008年新发肝癌患者74.9万,死亡患者69.4万.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地区,肝癌新发和死亡患者均占全球总数的54%[1].我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肝癌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本文择要回顾2012年原发性肝癌领域特别是HCC研究的部分新进展. 一、肝细胞癌诊断和转移预测 血清肿瘤标志物仍是我国和亚洲国家肝癌诊断的依据.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血清标志物主要为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变异体和异常凝血酶原[2].  相似文献   
86.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功能定位克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Liu H  Ye SL 《癌症》2003,22(11):1237-1240
转移是肿瘤的主要恶性表型,严重影响肿瘤患者治疗的疗效和预后。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发现将为肿瘤转移的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重要的线索。然而,迄今发现的转移抑制基因还不多,国内尚无相关报道。为了促进转移抑制基因的研究与发现,本文对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功能定位克隆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微细胞介导的染色体转移,序列标签位点的PCR定位,和自发转移动物实验模型)作一综述,并叙述了通过此技术路线发现转移抑制基因(KAI-1,KiSS-1,MKK4,BRMS1)的经过,以及此技术在前列腺癌、黑素瘤和肝癌转移抑制基因的功能定位克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寻求人8号染色体上存在肝癌转移抑制基因的功能证据.方法 前期通过微细胞介导的染色体转移方法(MMCT),将正常人8号染色体导入到大鼠肝癌高转移细胞株C5F中获得的微细胞杂交克隆Ne08/C5F-1~10和大鼠肝癌细胞株CSF,分别被接种到6~7周龄雌性BALB/CA裸鼠皮下进行自发转移实验,观察皮下成瘤及肺部大体转移灶形成情况,肺组织连续切片并计数镜下转移灶,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所有微细胞杂交克隆均能皮下成瘤,微细胞杂交克隆的自发转移实验发现有6个杂交克隆出现肺转移表型的明显抑制(P<0.05),其中2个杂交克隆肺转移表型发生完全抑制.结论 人8号染色体对大鼠肝癌高转移细胞株CSF的成功导入改变了CSF的转移表型,提供了人8号染色体上存在肝癌转移抑制基因的直接的功能证据.  相似文献   
88.
89.
化疗仍然是许多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P糖蛋白(P-gp)介导的多药耐药对化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靶向纳米载体的运用使抑制或绕过P-gp成为可能。叶酸受体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量高,且叶酸具有稳定性好、无毒性及免疫原性等优势,使得叶酸在纳米载体的修饰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就叶酸修饰的靶向纳米药物载体在抑制P-gp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0.
MircoRNAs(miRNAs)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因子,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而参与调控细胞死亡、增殖及分化等生理过程,同时与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miRNAs基因以及靶基因结合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miRNA相关基因SNP的生物预测和筛选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下一代测序技术在肿瘤基因组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将发现大量新的miRNAs基因的SNP位点,这些miRNAs基因以及靶基因结合位点的SNP和miRNA相关基因的SNP与肿瘤等复杂疾病的易感及预后密切相关,通过检测miRNAs基因SNP或靶基因结合位点SNP或miRNA相关基因的SNP位点,即可进行肿瘤发病风险的判断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