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评价同反相位成像在胶质瘤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行MR同反相位增强成像,在同反相位图像上计算胶质瘤实体部分信号下降比率(signal loss ratio,SLR),比较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和低级别胶质瘤(low g...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消除腰椎MRI检查时椎间盘多平面多角度T2WI序列出现带状低信号伪影的可行方法.方法 应用SIEMENS AVANTO I.5T磁共振扫描仪,对42例临床怀疑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椎常规矢状位和横断位多角度多平面扫描,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TSE-Restore)序列,并由3名高年资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2种方法都能完全消除伪影,且图像质量完全符合诊断要求.结论 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联合分段扫描技术是最优化消除饱和伪影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熊燕  张军  王宗勇  陈志凡  谢晓红 《四川医学》2012,(11):2034-2036
目的探讨闭合性胃肠损伤穿孔主要CT表现与外伤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搜集54例经手术证实的闭合性胃肠损伤穿孔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根据外伤后时间段分组,回顾性分析外伤至CT检查的时间和其主要CT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外伤8h前后CT对气腹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腹腔积液总的敏感性较高(88.9%)。结论外伤后行CT检查的时间与CT气腹表现密切相关。部分患者于伤后8h内CT检查可能表现为气腹征阴性。对早期CT检查仅表现为腹腔积液等非特异性征象的患者,需结合临床及时复查确诊、以免延误手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腰椎非压迫性神经根炎不同微创治疗术后变化定量评价的价值.方法 中国小型猪12只CT导向下非压迫性神经根炎造模成功14天后,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实验猪的L2-3、L3-4及L4-5双侧神经根旁注入相应物质进行治疗.每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天、7天及15天对实验猪进行MRI扫描,扫描完成后处死1只实验动物,取相应双侧神经根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分析各组于术前、术后3天、7天、15天神经根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神经根CD8阳性T淋巴细胞计数评分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B、C、D组治疗前、治疗后3天、7天、15天神经根平均ADC值及神经根淋巴细胞计数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A、B、C、D组神经根ADC值与神经根淋巴细胞计数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不同治疗方法均能使神经根炎得到较好地改善,DWI技术能对腰椎非压迫性神经根炎微创治疗术后变化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5.
植彪  陈勇  牛翔科  陈云涛  曾庆乐  叶鹏  繆洪飞 《四川医学》2020,41(10):1058-1062
目的评价TACE联合微波消融加索拉菲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采用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57例(对照组)和TACE联合微波消融加用索拉菲尼治疗52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血清VEGF、AFP水平及肝功能、1年生存期、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病灶坏死程度及AFP、VEGF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1年生存期及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以TACE为基础联合微波消融和索拉菲尼较TACE单纯联合微波消融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比R语言中LASSO与经典特征选择方法在前列腺纹理分析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临床怀疑高级别前列腺癌,进行多参数磁共振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磁共振检查后一个月内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结果。提取T2WI、ADC、T1WI-DCE序列的纹理特征及T1WI-DCE的定量特征,分别应用LASSO和经典方法进行纹理特征选择,再对经特征选择后的数据分别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LR)建立高级别前列腺癌的预测模型,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评价模型效能。结果LASSO+LR验证集敏感度为0.8261,特异度为0.9444,准确度为0.8983;经典法+LR验证集敏感度为0.9130,特异度为0.9167,准确度为0.9153;两个模型验证组AUC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630)。结论LASSO和经典方法在用于前列腺纹理分析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特征选择时,均表现出良好效能,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可应用磁共振纹理分析鉴别高级别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27.
熊燕  孙家瑜  朱丹  彭涛  陈志凡  肖建明 《华西医学》2013,(10):1575-1578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三维质子加权快速自旋回波(SPACE)序列和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对胆囊管的显示情况,优选最佳的磁共振检查序列。方法2012年5月-2013年3月265例连续性患者同时采用SPACE序列和HASTE序列行MRCP检查,比较两种序列对胆囊管显示的图像质量和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PACE序列对胆囊管显示的图像质量评分及显示率均优于HASTE序列(P〈0.05)。结论SPACE序列是目前显示胆囊管较为理想的MRCP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28.
彭涛  肖建明  朱丹  杨进 《四川医学》2013,(8):1236-1238
目的探讨1.5T场强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能力,以及ADC值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根据前列腺穿刺结果,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前列腺扩散加权图像中相对应的187个感兴趣测量区,其中癌肿灶102个,良性灶85个。测量信号强度及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价。通过直线回归分析探讨ADC值与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癌肿组和良性组在b=0、100、800s/mm2时的信号强度、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ADC值的诊断能力最强。ADC值随着癌肿C-leason分值的升高而降低。结论在1.5T场强下,扩散加权成像特别是ADC值对前列腺癌具有较强的诊断能力,且能够为判定肿瘤分化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应用动态增强MR(DCE-MRI)参数定量监测血管靶向类药物治疗结肠癌移植瘤的早期效果。方法 将36只接种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裸鼠按随机数字法等分为3组,并分别腹腔注射贝伐单抗(抗血管生成药物组,10 mg/kg体质量)、考布他汀(血管破坏剂组,100 mg/kg体质量)和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100 mg/kg体质量)。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24、48 h对实验动物行DCE-MRI扫描,分析传输常数(Ktrans)、回流常量(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和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AUC)。每次扫描完成后各组随机处死2只裸鼠,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瘤体微血管密度(MVD)。DCE-MRI参数组间及组内不同时间的比较行方差分析;DCE-MRI参数与MVD间的关系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裸鼠皮下结肠癌移植瘤瘤体边缘区域DCE-MRI呈显著的渐进性强化,呈高灌注,中心区域强化幅度较低,呈现低灌注改变;抗血管生成药物组和血管破坏剂组不同时间点Ktrans及Ke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肿瘤的Ktran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Ke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trans和Kep值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4、48 h,相同时间Ktrans和Kep值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时间点抗血管生成药物组V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治疗后24 h组间比较Ve和iAU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抗血管生成药物组和血管破坏剂组坏死较对照组明显,血管内皮较对照组稀疏。MVD计数与Ktrans和Kep值呈正相关(r=0.66、0.71, P均<0.05)。结论 DCE-MRI参数Ktrans和Kep能及时准确地监测到肿瘤血管靶向药物治疗后的效果,或可指导临床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索运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MR-DTI)定量评价脉络宁注射液对非压迫性腰神经根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巴马小型猪9只,分入A组、B组、C组,各3只,在CT引导下建立非压迫性腰神经根炎模型,各组于造模后14 d硬膜外分别注射脉络宁(10 mL)、生理盐水(10 mL)、消炎液(10 mL),造模前、造模后14 d、治疗前均进行MR-DTI扫描,治疗后3、7、14 d分别从各组取出1只实验猪进行MR-DTI扫描后处死并取神经根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MR-DTI图像中测量神经根各向异性分数(FA)值,对FA值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R-DTI:各组造模后FA值均降低(P<0.05);A组治疗后14 d FA值回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3、7 d FA值无明显上升,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FA值回升较其他两组早且迅速(P<0.05);治疗后14 d,A组FA值回升,双侧神经根FA值分别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间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治疗后7 d,A组神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积分吸光度值(IA值)开始下降;治疗后14 d,A组与C组TNF-α IA值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络宁注射液对非压迫性腰神经根炎具有一定疗效,并可用DTI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