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7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耳鼻咽喉   92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340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1869篇
内科学   621篇
皮肤病学   70篇
神经病学   176篇
特种医学   587篇
外科学   530篇
综合类   2399篇
预防医学   919篇
眼科学   75篇
药学   1645篇
  4篇
中国医学   1146篇
肿瘤学   24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504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901篇
  2010年   719篇
  2009年   630篇
  2008年   736篇
  2007年   919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518篇
  2002年   623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食道手术后患者胃肠减压管需留置5~7d ,方可拔除,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及减压管不被脱出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的固定方法,效果较好。方法:胃肠减压管常规固定后,另取一条胶布,在耳垂处将减压管缠绕1周,胶布两端分别贴于耳垂,然后将减压管及减压器放置胸前。此固定方法便于护士在病床前治疗操作且家属陪床护理时不易脱出。2 0 0 1~2 0 0 3年,我科共行6 2例食管手术,均按此方法固定,没有1例发生胃肠减压管脱出食管手术后胃肠减压管固定方法的改进@孙燕$解放军第251医院心胸外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冯丽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骨旁脂肪瘤的命名、病因、临床病理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将国内文献的20例一起列入临床资料分析,包括作者14例共34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18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结果]本病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多见,以四肢长管状骨为好发,其次发生于扁平骨(骨盆、肩岬骨、髌骨、肋骨)、不规则骨(胸椎、腰椎、骶尾椎)、短管状骨和跗骨;本病临床误诊率为41.17%,X线误诊率26.47%,CT及MRI诊断率100%;34例均手术切除,病理报告为脂肪瘤,3例低度恶变;随访2~10年,仅1例复发并恶变。[结论]骨旁脂肪瘤是最佳的命名,病因未明,但与遗传和先天因素及创伤和炎症因素有关;病理表现为带骨蒂的脂肪瘤,细胞学形态为脂肪组织;影像学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4.
小建中汤证与小柴胡汤证是《伤寒论》中两个重要的方证,而且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理解其内在机理,无论对于《伤寒论》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于临床应用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6岁。第一胎,于孕35周孕检时出现妊高症。BP135/100mmHg,未做特殊处理,于孕42周正常分娩。娩出过程中出现意识不清,由产钳铗出胎儿后,患者意识障碍进一步加重,经CT确诊为脑出血,量约20ml,经抢救治疗后于第5天意识清醒,双侧肢体瘫痪伴命名性失语,患者身体素质好,生命体征平稳,考虑引起脑出血的原因已不存在,医生建议开始康复治疗,与药物治疗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颅内囊性动脉瘤瘤壁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染色技术检测iNOS在颅内囊性动脉瘤和正常动脉血管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所有脑动脉瘤标本中均可见iNOS表达,而正常脑动脉标本中则未见其表达:iNOS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在动脉瘤壁外膜和中膜的炎症浸润区的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胞浆内。结论动脉瘤的发生可能与局部iNOS过度表达,继而合成大量的NO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入院时静息心率与其心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13例老年CHF患者,按入院时静息心率(治疗前心率)分为3组:CHF 1组(静息心率48~79次/min),CHF 2组(静息心率80~99次/min),CHF3组(静息心率100~140次/min)。并在循证医学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入院、出院时及随访的心功能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老年CHF患者入院时的静息心率与出院时的疗效(相关系数-0.163;P=0.017)、随访疗效(相关系数-0.161;P=0.019)显著负相关;与总死亡率(相关系数0.162;P=0.018)显著正相关。亚组分析显示:CHF1组、2组、3组间总有效率分别为92.7%、77.5%、73.2%;1组与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07)。总死亡率分别为7.3%、22.5%、26.8%;1组与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09),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息心率可作为判断老年CHF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李占林  刘克勤 《河北中医》2009,31(10):1471-147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学肠风、腹痛、泄泻和痢疾等范畴。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性病变,临床以黏液脓血便、腹胀、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临床反复发作,可迁延数年,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和不便。  相似文献   
19.
1 资料 患某,女性,40岁.因右乳腺癌术后2周,定期化疗入院.体检:体温36.7℃,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神志清,精神佳.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min、律齐,心音正常.  相似文献   
20.
王海莲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9):1506-1507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通过健康教育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行为能够导致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并促发心血管疾病恶性事件的发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最好的预防方法.随着冠心病发病人口的迅速增加,发病年龄的日趋年轻化,冠心病的健康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