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2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通过变应性鼻炎(AR)动物模型观察鼻内类固醇激素对鼻腔黏膜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鼻内类固醇激素组(A组),AR模型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A、B组以卵清蛋白建立大鼠AR模型,C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卵清蛋白。然后A组以鼻内类固醇激素喷鼻,B、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末次激发后观察动物鼻部症状和体征,并取鼻黏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鼻黏膜内嗜酸粒细胞(EOS)数,阿辛蓝-过碘酸-希夫染色观察杯状细胞变化,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鼻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鼻内类固醇激素能明显减轻AR鼻部症状,其评分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鼻腔黏膜内EOS数和杯状细胞数明显降低,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显示A组鼻黏膜纤毛结构与C组相似,而B组纤毛倒伏、排列紊乱、缠绕集结、大量分泌物附着等。结论:鼻内类固醇激素能明显缓解AR症状及鼻黏膜炎性反应状态,并对受损纤毛有明显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2.
鼻内镜手术以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开展,基本上己经取代柯陆手术。尽管借助各种角度鼻内镜及器械,有时上颌窦内仍然有无法窥视和处理的区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鼻内镜手术处理某些上颌窦病变有时存在操作死角,看得见但够不着,如何规避这些局限,将给一些疾病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我们对2005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512例,其中109例采用鼻内镜联合下鼻道进路手术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3.
摘要:目的比较鼻咽癌(NPC)患者放疗前后抗EBV特异性CTL细胞免疫功能、EBV-DNA、T细胞亚群及CD4+CD25+Tr淋巴细胞水平,为临床选择免疫治疗方案及预测预后提供理论依据及客观指标。方法收集标本105份(NPC患者放疗前35份、NPC患者放疗6月后40份和健康人30份),ELISPOT检测外周血LMP2特异性CTL;荧光定量PCR检测EBV-DNA;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及CD4+CD25+Tr淋巴细胞,统计分析各指标变化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抗EBV-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最大频率见于健康对照组,NPC放疗前患者中则仅少数呈阳性反应,NPC放疗后组反应率介于NPC放疗前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NPC放疗前组血清EBV-DNA的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对EBV-LMP2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阳性率与血清中EBV-DNA病毒载量的阳性率呈负相关;放疗前NPC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降低, CD8+T细胞百分率升高,CD4+CD25+Tr细胞水平升高,放疗后情况有所缓解。结论EBV-LMP2特异性CTL反应在NPC放疗前患者最低,EBV-LMP2特异性CTL反应阳性率与血清中EBV-DNA载量相关,增强CTL应答可改善EBV相关肿瘤的治疗效果,EBV-DNA载量水平一定程度上可反映NPC患者的肿瘤负荷。NPC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降低,而CD8+T细胞升高,CD4+CD25+Tr细胞比例升高,监测患者T细胞亚群有助于对NPC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54.
茶多酚拮抗放射性颌下腺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茶多酚(TP)对放射性颌下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照射组(R)、茶多酚+照射组(TPR),照射前14 d至标本提取当天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和茶多酚灌胃,采用60Co γ射线15 Gy 一次性照射大鼠头颈部。照射结束后3、6和30 d,每组各取10只大鼠颌下腺,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腺体细胞和导管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腺体Bcl-2﹑Bax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茶多酚可以使照射后3﹑6和30 d 的颌下腺腺泡细胞及导管细胞凋亡指数降低,与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6.383, P <0.01);Bcl-2和Bax的表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镜下TPR组损伤较轻,细胞核凋亡改变不典型。结论 茶多酚可以对放射性颌下腺损伤起到一定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拮抗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55.
免疫营养支持是现代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目前已有较成熟的免疫营养制剂应用于临床,多用于上消化道择期手术、创伤等患者,且疗效肯定。但免疫营养目前在头颈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较少,也缺乏与之相关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免疫营养物质对机体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的影响及在头颈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先天性聋是我国儿童常见的致残性疾病,其中有相当多的患者仍保留有一定的残余听力。诸多研究已表明,这些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言语康复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目前研究不够深入和广泛,国内外对残余听力的定义、评估尚无统一的标准,如何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保护好残余听力仍是当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海带多糖(LJP)和茶多酚(TP)单独及联合应用对鼻咽癌(NPC)细胞HONE1和CNE2增殖的影响,了解LJP对体内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抗癌机制。方法:以NPC细胞HONE1和CNE2为研究对象,绘制两者生长曲线,计算倍增时间确定对数生长期细胞,采用MTT检测LJP和TP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两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运用Annexin V加PI双染法检测LJP对HONE1细胞凋亡的影响;以人NPC细胞株HONE1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及行体内抑瘤实验。结果:LJP和TP均对两组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LJP和TP联合应用对两组实验细胞抑制作用均高于两者单独应用的效果,且这种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LJP具有诱导HONE1细胞凋亡的作用,凋亡率随着LJP浓度的增加而增高,320mg/L的凋亡率为(49.51±1.89)%(P<0.01)。体内实验中,25.0mg/kg LJP组、50.0mg/kg LJP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3.7%(P<0.05)和47.0%(P<0.01),具有明显抑制移植瘤的作用,而12.5mg/kg LJP组的抑瘤率仅为16.4%(P>0.05)。结论:LJP和TP对鼻咽癌细胞HONE1和CNE2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更具有显著效果,LJP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8.
59.
60.
目的 探讨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CO2激光术后声带粘连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行CO2激光手术治疗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发生声带粘连者其声带粘连与手术类型、肿瘤T分期、前联合是否受侵犯和术后是否出现肉芽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51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声带粘连23例,占45.10%(23/51),其中按手术分型:Ⅱ型1例(12.50%,1/8),Ⅲ型2例(22.22%,2/9),Ⅳ型6例(50%,6/12),Ⅴ型14例(63.64%,14/22),各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校正=9.17,P<0.05);按肿瘤T分期:Tis2例(14.29%,2/14),T1a12例(46.15%,12/26),T1b 3例(100%,3/3),T2 6例(75%,6/8),不同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校正=13.84,P<0.05);前联合受侵犯9例(56.25%,9/16),前联合未侵犯14例(40%,14/3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71,P>0.05);喉内高出声带表面肉芽25例(49.02%,25/51),其中8例因单一肉芽因素导致声带粘连,占32%(8/25).结论 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CO2激光手术后声带粘连与手术类型、肿瘤T分期及术后肉芽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