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2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 通过报道2例经鼻内镜下切除累及颅底、海绵窦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探讨鼻内镜下切除该类肿瘤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侵犯颅底、海绵窦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类型肿瘤的供血特点及鼻内镜的手术要点.结果 2例患者术前未行动脉血管栓塞,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 500 ml和3 000 ml,均获得一次性完整切除.分别随访15个月与1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侵犯颅底、海绵窦及多重供血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可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下行鼻内镜下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为临床开展鼻内镜下上颌窦及经上颌窦翼腭窝或海绵窦手术提供上颌窦裂孔区解剖学数据。方法收集骨性鼻腔外侧壁保存完好的成人颅骨69具,鼻内镜下确定上颌窦裂孔大体标志和主要结构,测量前鼻嵴至上颌窦裂孔前缘的最上、中、下三点距离,以及前鼻嵴与上颌窦裂孔前缘最上、下两处连线与以鼻底作为水平线的夹角。根据上颌窦裂孔的解剖参数,自行设计出上颌窦盥洗针头并应用于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后系统随访,随访过程中使用上颌窦盥洗针头进行鼻窦盥洗,并进行鼻内镜检查,完成系统随访6个月后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右侧前鼻嵴至上颌窦裂孔前缘的最上、中、下三点距离分别为(3.016±0.228)、(2.753±0.311)、(3.031±0.298)mm,左侧为(2.976±0.264)、(2.849±0.216)、(3.036±0.277)mm;前鼻嵴与上颌窦裂孔前缘最上、下两处连线与以鼻底作为水平线的右侧和左侧的夹角分别为(50.000±9.058)°、(39.078±9.541)°,(49.670±8.345)°、(40.980±8.709)°,左右侧距离及夹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窦盥洗针头尺寸和大小、角度均有较好的设计,系统随访发现:使用上颌窦盥洗针头结合鼻内镜检查的随访技术,为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愈后带来良好效果。结论鼻内镜下前鼻嵴至上颌窦裂孔前缘的距离约3 cm,前鼻嵴与上颌窦裂孔前缘最上、下两处连线与鼻底水平线的夹角30°~60°。上颌窦盥洗针头的应用结合鼻内镜下鼻窦术腔的微处理模式能对鼻窦炎、鼻息肉的预后产生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34.
韦正波  许坚  谢莹 《广西医学》2007,29(11):1775-1776
发生于鼻咽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常见的结外淋巴瘤,占Waldeyer环NHL的22.7%,由于症状多样、病变局限和隐蔽,常被疏忽而误诊[1,2],使病人错过了正确的治疗方案和最佳治疗时机,明显影响了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35.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 AN)是原发于第八颅神经鞘膜上的肿瘤,主要位于前庭神经分支胶质-雪旺鞘膜结合部(glial-schwann sheath junction),故又称前庭神经鞘膜瘤(vestibularschwannoma,VS),占颅内肿瘤的6%~9%,除脑膜瘤、垂体瘤及胶质瘤外居第4位,占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肿瘤的80%~90%[1].外科治疗是听神经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依据术前患者的残存听力水平及肿瘤的大小选择手术入路,有乙状窦后入路、中颅窝进路和经迷路进路或扩大迷路进路3种方式.本文主要阐述经迷路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构建人CYB5R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人鼻咽癌细胞HONE1中的表达.方法 根据表达载体pCMV-Tag3A上的多克隆位点和CYB5R2基因CDS序列设计引物,应用RT-PCR从人睾丸cDNA中克隆出CYB5R2的CDS,并进行TA克隆.对经PCR、双酶切和双向测序验证正确的质粒,进行CDS目的 片段的回收,将其连接于pCMV-Tag3A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内构建真核载体,然后进行PCR、双酶切和双向测序验证.脂质体法转染鼻咽癌细胞HONE1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和RT-PCR验证该基因的表达.结果 PCR、双酶切和双向测序结果显示pCMV-Tag3-CYB5R2-CDS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和RT-PCR的结果显示该重组质粒在HONE1细胞中正确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pCMV-Tag3-CYB5R2-CDS真核表达载体,并在鼻咽癌细胞HONE1中表达,为进一步验证其抑癌作用及探索其抑癌机制做准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SPAG6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及其对NPC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GEO数据库比较SPAG6在NPC和正常鼻咽上皮组织(NNE)中的转录表达水平,分别采用RT-q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SPAG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利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处理NPC细胞后检测SPAG6 mR...  相似文献   
38.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是一种因第1鳃沟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耳部畸形,常伴有耳廓、中耳不同程度的畸形,部分病例还可合并内耳、面神经畸形和感音神经性聋。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外耳道成形术和鼓室成形术,重建外耳道、鼓膜和听骨链以改善听觉功能,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外耳道狭窄和再闭锁,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30%~60%[1,2],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p7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对转录表达影响。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半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20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54例鼻咽癌组织中p7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转录表达水平,分析鼻咽癌组织中p73基因甲基化与临床资料的关系以及p73基因甲基化对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 54例鼻咽癌组织中p7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38.89%(21/54),而正常鼻咽上皮组织中未检测到p7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两组间p7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癌组织中p7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资料无关。21例甲基化鼻咽癌组织p73基因相对转录表达水平为1.04±0.64,33例非甲基化鼻咽癌组织p73基因相对转录表达水平为1.51±0.75,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0例正常鼻咽上皮组织p73基因相对转录表达水平为1.12±0.31。结论鼻咽癌组织中p73基因甲基化与转录表达相关,是基因表达调节的一种重要方式,p73基因甲基化具有肿瘤特异性,p73基因甲基化与鼻咽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VES)在体外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以5,10,20,40 mg/L浓度的VES作用于人鼻咽癌CNE2细胞,使用光镜、透射电镜、MTT法、流式细胞仪观察和检测作用24,48,72 h后细胞形态、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