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5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5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比较双眼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和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植入术后远期的立体视觉,评价MIOL植入眼远期的立体视觉,进一步完善MIOL植入眼远期视功能的研究。方法观察2000年至2004年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共29例,其中双眼MIOL16例,双眼SIOL13例,术后随访时间>7m,分别检查术后非矫正近、远视力,矫正近、远视力,屈光,非矫正视力下远、近立体视锐度,矫正视力下远、近立体视锐度,问卷调查术后满意度、视觉症状。结果81.25%的MIOL眼非矫正近视力≥0.5,优于SIOL眼的15.38%(χ2=25.16,P<0.001,差异具有极显著性);非矫正远视力、矫正远视力及矫正近视力MIOL眼与SIOL眼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矫正近视力下近立体视锐度,68.75%双眼植入MIOL者≤60s,而双眼植入SIOL者则无≤60s,两组间差异极具显著性(χ2=25.294,P<0.001);矫正近视力下近立体视锐度,93.75%的双眼植入MIOI者≤60s,相比双眼植入SIOL者的46.15%差异极具显著性(χ2=9.650,P=0.008,P<0.01);非矫正远视力下及矫正远视力下远立体视锐度,双眼植入MIOL组与双眼植入SIOL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植入MIOL者术后满意度高于植入SIOL者(t=3.512,P=0.001,P<0.01)。结论术后远期,双眼MIOL植入者近立体视觉优于双眼SIOL植入者,植入MIOL患者满意度高于植入SIOL患者。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OK镜矫正技术对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51眼青少年近视患者采用OK镜矫正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半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屈光度和提高视力的效果(P均<0.01),屈光度≤-3.00D以下者效果好,但须持续戴镜,一旦停戴,效果波动明显。角膜曲率降低范围在+1.00~+3.00D之间,降低幅度大者近视度数降低也较大。但患者有散光或增加散光度数、重影、角膜上皮点状损伤、视力不稳定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OK镜治疗青少年近视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可逆性,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注意角膜上皮损伤及重影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3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30只新西兰成年白兔制作视神经挫伤模型,随机分为bFGF 800 U组、bFGF 1600 U组和对照组。伤前、伤后1h和30d,分别检测并记录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取P1波峰潜时为观察指标。结果:眼挫伤后1h,FVEP的P1波潜时明显延长,与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伤后30d,对照组P1波潜时比急性损伤时明显延长(P〈0.05)。两个bFGF治疗组F-VEP的P1波潜时与急性损伤时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并接近正常。结论:bFGF对损伤后的视神经具有显著的保护及促进功能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4.
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在成人近视验光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马华贞  何剑峰 《广西医学》2005,27(5):662-664
目的通过对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和主观验光的比较,了解电脑验光的准确性及其在成人验光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将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近视患者200人共396只眼,全部进行远、近视力、外眼和眼底检查,均无眼前节炎症、白内障、眼底病和其他眼疾。使用日本生产的NIDEKAR800型自动验光仪先作电脑验光,再作检影验光,最后主观验光。以正常和散瞳下电脑验光及散瞳后检影验光的结果与主观验光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散瞳下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得到的屈光度和散光轴向相同或极其相似,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情况下电脑验光与主观验光、散瞳后电脑验光的球镜值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柱镜值及轴向结果相同或极其相似,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散瞳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在成人的验光中可以替换。在实际应用中以散瞳后电脑验光为基础,可提高验光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5.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在兔眼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 (venomnervegrowthfactor ,v_NGF)兔眼结膜下及玻璃体内注射两种给药方式 ,不同时间内玻璃体中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经13 1I标记 ,在注射入兔眼结膜下和玻璃体腔后测定玻璃体内 1h、3h、6h、12h、2 4h、48h的13 1I每分钟计数率 (CPM)。结果 经分析表明 ,结膜下注射v_NGF后兔眼玻璃体内药物浓度在 6h达高峰 ;而玻璃体内注射在 1h达高峰并能在眼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及维持较长时间。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v_NGF后 ,该药在眼内有良好的分布。  相似文献   
36.
LASIK术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LASIK术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6779例(13172眼)LASIK手术出现的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角膜瓣相关并发症有角膜瓣不规则游离13眼(0.099%),角膜瓣形成不全8眼(0.061%),角膜瓣位置偏离5眼(0.038%),角膜瓣皱褶10眼(0.076%),薄角膜瓣2眼(0.015%).经过处理,术后1个月视力均达到最佳矫正视力.6个月~1年视力稳定.结论 需重视LASIK术角膜瓣相关并发症,出现瓣相关并发症要及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37.
对11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68例(136眼),占58.6%。与检眼镜对照,荧光血管造影术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检眼镜(P<0.01)。与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检测对照,结果背景型和增殖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测定与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相关,提示荧光血管造影和尿白蛋白排泄量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不同内径的前房维持器(anterior chamber maintainer,ACM)在兔眼实验性连续环形撕前囊(continuous curvilinear anterior capsulorhexis,CCC)中所创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及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的变化, 探讨ACM内径大小及灌注瓶高度(bottle height,BH)对ACD及IOP的影响。方法:将20只兔40眼随机分为4组,每组10眼,均在ACM维持前房下接受CCC。4个实验组所用ACM内径分别是0.4,0.5,0.6,0.7mm,BH由20cm阶梯式升至100cm,每10cm为一个提升高度,对术前及每个BH,应用A超测定ACD,应用Schiotz眼压计测定IOP,结果:内径为0.7,0.6,0.5mm的ACM在BH分别为50,60,70cm时使ACD较术前显著性加深,所提供IOP较术前较高,结论:内径较大的ACM形成前房及提高IOP迅速,所需BH相对较低,对于兔眼的CCC,内径为0.7,0.6,0.5mm的ACM均可提供理想的ACD及IOP,适宜的BH分别是50,60,70cm.  相似文献   
39.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是:医疗决策(如医生开处方、制定诊疗方案、政府制定医疗政策等)应尽量根据现有的最好研究结果进行。EBM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信息网络化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将更加科学地规范医师的行医模式,也迫使临床医学教育进行相应的变革。EBM与传统医学不同,传统医学是以个人经验、阅读相关书籍、请教专家意见等作为诊疗依据;EBM则强调采用现有的最佳研究证据规范从医者的诊疗行为。Howden将EBM证据分为四级:Ⅰ级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一般指多中心、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RCT观察指标过硬,研究结果可信度高;Ⅱ级是对RCT进行的系统综述或荟萃分析(meta-analysis),指经过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的RCT,对相同属性的多个独立结果科学地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得出最可靠的结论;Ⅲ级为未使用RCT但设计良好的病例对照研究;Ⅳ级指专家意见。目前,国际公认大样本RCT和荟萃分析是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的金指标。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由于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观...  相似文献   
40.
蒋林志  梁皓  谭少健  陈迎迎  梁远  张益民 《广东医学》2007,28(11):1833-1835
目的 全面掌握目前广西县级及县级以上眼科医疗机构、人力、服务能力等情况.方法 以信函方式由广西卫生厅发放卫生部医政司与全国防盲办统一编制的《眼科现状调查表》到各地区所有县及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调查2003年度上述情况,应用EXCEL对其函调结果进行汇总及分析.结果 除百色市及其附属县未寄回函,无统计数据外,有63所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及83所县级医院寄回有效调查表.2003年我区眼科医疗机构共有146家,眼科卫技人员2 473人;全区平均每46 995人口中拥有1名眼科医师;医师职称高、中、初级比例是1.0:2.1:1.9,眼科医护比为1.0:0.8;75.38%和99.48%的高级职称眼科医师和护士集中在城市;全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6 919例.结论 我区眼科机构、人力、服务能力等现状基本与2000年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但是仍存在眼科医疗机构分布不合理、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是制约我区防盲治盲工作深入开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