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篇
  7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探讨针刺辅助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最佳穴位配伍.方法:将90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级为Ⅰ-Ⅱ级的择期妇科腹腔镜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为单纯静吸复合全麻;Ⅱ组和Ⅲ组为韩式穴位神经刺激(HANS)仪辅助全麻,HANS仪刺激30 min后,再全麻,电针刺激直到术毕,Ⅱ组取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Ⅲ组取双侧合谷和太冲.术中调节七氟醚浓度(ETsev),维持麻醉趋势分级(NTS)在D1 -D2,记录呼气末ETsev的变化;观察术中心率和血压变化;观察苏醒期相关反应,记录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和呼之睁眼的时间;记录苏醒期患者躁动、寒战、疼痛和恶心呕吐评分;记录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的例数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如意识评分等);记录患者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的时间、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有无术中知晓等,综合评价针麻效果.结果:3组患者术中ETsev变化,与Ⅰ组比较,Ⅱ组ETsev减少35%(P<0.05),Ⅲ组ETsev减少25%(P<0.05),且Ⅱ组较Ⅲ组减少更加显著(P<0.05);Ⅱ组与Ⅲ组血压和心率较稳定,Ⅱ组最稳定;Ⅰ组患者苏醒期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最长(均P<0.05),Ⅲ组次之,Ⅱ组最短.苏醒期躁动评分、疼痛评分、呕吐评分、需托下颌的发生率Ⅰ组最高(均P<0.05),Ⅲ组次之,Ⅱ组最少;意识评分Ⅰ组最低(P<0.05);3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Ⅱ组与Ⅲ组较Ⅰ组满意度高(均P<0.05);患者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的时间,Ⅱ组与Ⅲ组较Ⅰ组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HANS仪辅助全麻有一定的麻醉镇痛辅助作用,且以取穴足三里和三阴交组效果最佳,可明显减少全麻药用量,围术期血压、心率更趋平稳,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32.
超声技术应用于麻醉专科生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互为补充,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针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不足,将微信平台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微信平台功能,建立学生学习微信群,准确及时向群中发送教学信息、通知公告、技能培训等相关内容,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手术室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结果结合微信平台进行手术室临床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短时间内减轻了学生对手术室的恐惧感,缩短了适应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结论将微信群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教学,创造了良性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了临床教学效果,是一种可行的、新的临床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自体血回输患者NK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于收集血液前30min静脉滴注川芎嗪4mg/kg,在回收血液的肝素盐水和洗涤盐水内加入川芎嗪,终浓度为0.05mg/ml;对照组不予静滴川芎嗪,肝素盐水和洗涤盐水内不加川芎嗪。采集术前、回输自体血后1h、1d、5d的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NK细胞(CD16+56)的水平。结果对照组CD16+56回输后1h明显升高,术后1d下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5天比术前明显下降,实验组在回输后1h、1d较术前明显升高,至术后第5天仍在术前水平,在回输后第5天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结论对照组较实验组在回输自体血后NK细胞功能受到明显的抑制,表明川芎嗪在自体血回输中的应用对NK细胞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0.75%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的丁丙诺啡对硬膜外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下肢骨科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19~48岁,随机分为4组(n=20):R组,BI组,B2组和B3组。R组硬膜外注入0.75%罗哌卡因10ml复合生理盐水1ml。B1组,B2组,B3组硬膜外注入0.75%罗哌卡因10ml分别复合盐酸丁丙诺啡0.05mg、0.10mg、0.15mg(容量均为1ml),1min内匀速注入。观察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最高平面和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记录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R组相比,R2组、R3组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及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缩短,持续时间延长,最高阻滞平面升高(P〈0.05);但B2组、B3组间麻醉的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间下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Bromag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P〉0.05)。结论 0.75%罗哌卡因复合丁丙诺啡(0.10~0.15mg)可增强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效应,且不增加运动神经阻滞程度。  相似文献   
36.
曲马多抑制围术期全麻相关不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曲马多抑制围术期全麻相关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或胆囊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气管插管后切皮前静脉滴注曲马多1·5mg/kg(T组);气管插管后切皮前静脉滴注芬太尼1·5μg/kg(F组);空白对照组(C组)。观察围术期患者循环稳定程度;观察围苏醒期患者循环和呼吸稳定程度,躁动、寒战、疼痛和恶心呕吐的出现及程度;观察患者术毕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呼之睁眼的时间和送返病房的时间;观察术后24h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及有无术中知晓等。结果T组围苏醒期患者循环和呼吸更稳定,躁动、寒战和疼痛出现明显减少且程度较轻,送返病房的时间较早,术后24h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较高。结论气管插管后切皮前静脉滴注曲马多1·5mg/kg,可使围术期患者循环稳定,较好抑制围苏醒期全麻相关不良反应,苏醒质量高,提高了术后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在输卵管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出血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采用血液回收机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例输卵管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出血患者的血液回收、洗涤并回输,观测患者术前、术后第2天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每例平均回输自体浓缩红细胞(512.41±220.11)mL,95.8%患者(68/71)术中、术后不再输库存血;术后血液检测及凝血功能指标均接近正常;无一例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结论在抢救异位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大出血患者时,术中使用全自动血液回收机能快速地进行自体血回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显著节约血源。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获取广州市2012—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21年广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 262起,发病64 194例,罹患率为0.03%,年平均罹患率呈上升趋势(χ2=253 868.11,P<0.00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共3 209起,占98.3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数排名前5的病种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登革热、水痘和手足口病。广州市中心城区和周边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平均罹患率分别为0.13%、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 502.08,P<0.001);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共发生460起,占14.10%。结论 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需重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在疫情高峰期加强学校的传染病防治。  相似文献   
39.
在肥胖人群中,病态肥胖(BMI≥35 kg/m2)是数量增长最快的一类。病态肥胖会使脂肪在颈部和腹部异常积聚,会导致上呼吸道狭窄、舌体肥大、膈肌上抬等解剖及呼吸生理的改变,使得病态肥胖患者成为困难气道的高发人群。要保证此类患者手术时通气的顺利和稳定,麻醉科医师在术前对病态肥胖患者进行针对困难气道有效的预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病态肥胖的不利影响和总结病态肥胖患者困难气道预测的新趋势,指导麻醉科医师对困难气道做出准确的术前预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广东省部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困难气道管理清醒插管技术的现状进行调查,为改进和完善气道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邮寄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全省66家医院进行调查,按照医院等级分为三甲和二甲两组.问卷内容包括困难气道时麻醉方式的选择,是否常规沟通,是否准备鼻腔、收缩鼻腔的药物,是否应用抗胆碱药物,常用哪种抗胆碱药物,表面麻醉药物的种类,表面麻醉的工具,是否做环甲膜穿刺表面麻醉,常用的镇痛镇静药物,在镇痛镇静药物的基础上是否复合表面麻醉等.以医院等级为分组变量,采用校正x2检验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选择清醒表面麻醉插管处理者分别为三甲30%,二甲18%(P<0.01),镇静镇痛慢诱导插管处理者三甲28%、二甲23%,清醒插管前会与患者充分沟通的比例均仅为53%,经口不做鼻腔准备的三甲为13%、二甲为23%(P<0.01).常规使用抗胆碱药物的三甲为36%、二甲为22%(P<0.01),选择2%利多卡因溶液做表面麻醉的三甲为46%、二甲为34%(P<0.01).镇静镇痛慢诱导插管时,选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诱导的最多,三甲为20%,二甲为28%(P<0.05). 结论 清醒表面麻醉插管应用率不高,清醒插管的各种准备措施不足,对于清醒镇静下的气道管理仍需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