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87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397篇
预防医学   193篇
药学   223篇
  1篇
中国医学   24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目的观察脑出血疾病早期活血化瘀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出血病人5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在出血的早期(24—72h)即给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入院后的第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有进步(P〉0.05),颅内血肿体积变化不大;第3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明显(P〈0.01),血肿吸收明显加快(P〈0.01)。结论脑出血疾病早期采取活血化瘀治疗,可以促进血肿的吸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未见出血加重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82.
不同方法蜜炙甘草对甘草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方法蜜炙甘草对甘草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重量法测定甘草不同炮制品中甘草酸含量,依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炙甘草质量标准测定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结果与传统炮制法比较,远红外干燥法炙品甘草酸的含量增加最明显,恒温干燥法炙品次之,微波干燥法炙品增加不明显;水分差异显著,外观性状评价优于传统炙品,质量稳定性好,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3种新法蜜炙甘草均便于操作,温度和时间可控,炮制品外观性状和内部质量较传统法好,且质量稳定性好,利于贮存,但从炮制品甘草酸含量的角度看,远红外干燥法最好,恒温干燥法次之,微波干燥法稍逊。  相似文献   
83.
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及药学服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对门诊药师如何实施药学服务对策进行探讨。认为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包括:紧张、焦急;疑虑、不信任;急躁、易怒;忧郁、失望。提出门诊药师应对个体情况实施药学服务、掌握必要交流方法和语言艺术、开展药学咨询服务和采用开放式柜台发药等药学服务,对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依从性,促进早日康复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4.
金津玉液汤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 995年 6月至 1 999年 9月采用中国中医研究院刘仲生教授临床验方金津玉液汤治疗糖尿病 63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 :  一、临床资料  所有 83例病人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按WHO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 ,均有不同程度多饮、多食、多尿 ,身体消瘦等临床症状。全部病例随机分为 2组 ,金津玉液汤组共 63例 ,其中男性 3 3例 ,女性 3 0例 ;年龄 2 0~70岁 ,平均 45.6岁 ;病程 1月~ 8年 ,平均 1 0个月 ;NIDDM(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56例 ,IDDM(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7例。对照组共 2 0例 ,其中男性 1 1例 ,女性 9…  相似文献   
85.
微波热凝蝶腭神经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 8月~ 1 999年 8月 ,我们采用微波热凝蝶腭神经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参照 1 997年海口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经本院确诊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1 33例 ,男 68例 ,女 65例 ;年龄 1 3~ 5 6岁 ,病程2~ 1 8年。有家族史者 41例 ( 30 .8% ) ,伴有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者 1 9例 ( 1 4.3% )。1 .2 治疗方法用EBH Ⅳ型耳鼻喉科微波治疗仪 (珠海和佳公司生产 )行蝶腭神经节热凝。患者坐位 ,2 %地卡因液加入 1∶1 0 0 0肾上腺素 ( 1 0∶1 ) ,混匀后…  相似文献   
86.
子宫腺肌症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MRI表现及MRI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行MRI检查并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中,弥漫性子宫腺肌症11例,子宫壁结合带弥漫性增厚,结合带与肌层分界不清;在T1WI上表现为等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等或略低信号,混杂有散在多发点状高信号灶。局限性子宫腺肌症8例,表现为子宫体部或底部局限性增大,相应部位结合带增厚,与肌层分界不清,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略低信号,病灶信号可不均匀,中央部可有多发点状高信号。结论MRI能对子宫腺肌症作出明确诊断,矢状位T2WI是显示病变的最佳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浓度与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引起心力衰竭的关系,以实现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健康对照组60人(男40,女20,年龄21~66岁,平均46岁),空腹静脉血3ml。心力衰竭组74人(男56,女18,年龄40~84岁,平均68岁)。于胸痛发作后分3、6、9、12h和15h抽静脉血3ml。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定量检测cTnI。结果AMI患者cTnI于胸痛3h后随时间增加而逐步增高,于12h左右达峰值。从心力衰竭组74例患者cTnI检测结果(11.54±8.36)显示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当cTnI浓度达到12μg/L左右时,可引起心力衰竭。结论心肌梗死的面积越大,cTnI浓度就越高。当以Ⅵ浓度达到12μg/L左右时,可引起心力衰竭。因而cTnI浓度的测定对AMI诊断及心梗程度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11s—cR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8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代谢综合征(Ms)组及非MS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乳胶增强法检测各组血清hs—CRP水平,并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以40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组及非MS组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3.95±2.89)mg/L、(2.38±1.53)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72±0.53)mg/L,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O.01)。MS组Tc、TG、LDL-c水平比非MS组及对照组高(P〈0.05)。T2DM患者hs—CRP浓度与体重指数、TG、LD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634、0.415、0.415,P〈0.05),与HDL-C呈负相关(r=-1.618,P〈0.01)。结论T2DM患者hs—CRP升高及血脂异常可作为预测T2DM并发MS及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骨碎补柚皮苷对经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体外培养免关节软骨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软骨细胞经DMEM(含10?S)培养得到贴壁细胞并传代,行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鉴定;传代细胞经TNF-α诱导,用MTT法测增殖率,以及检测上清液中SOD,NOS的活性.结果:100ug/mL,50ug/mL,25ug/mL柚皮苷组对软骨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25ug/mL的促进作用最强,A值最高.各浓度组柚皮苷均可显著提高软骨细胞的SOD活性.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浓度的柚皮苷组,软骨细胞NOS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低于实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0ug/mL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组柚皮苷NOS活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碎补柚皮苷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显著提高SOD的活性,降低NOS的活性,从而保护软骨细胞免受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的损伤.  相似文献   
90.
内科ICU和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的变迁及耐药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我院内科ICU和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和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02~2006年我院内科ICU和呼吸科病房送检的所有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共收集分离菌753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33%~67.8%,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6.3%~30.1%;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金葡菌中MRSA达74.5%,5年中呈增加趋势;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和肠球菌。产ESBL大肠埃希菌株分离率为32.4%~36.8%,肺炎克雷伯菌为15.7%~18.3%;2006年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在60%以上的药物依次为头孢他啶89%、阿米卡星84.3%、左氧氟沙星68.2%、亚胺培南69.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0.3%、头孢吡肟67.7%。结论我院内科ICU和呼吸科病房临床分离菌及细菌耐药性的变迁符合国内细菌耐药性变化的总体趋势,与患者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用药史等因素有关,对抗菌药物的选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