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78篇
临床医学   616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260篇
综合类   1068篇
预防医学   23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83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尽管许多心理学家、科学家及医生反复研究了几个世纪,“意识”总被认为是迷惑或是不可思议的。时至今日,意识的准确定义、内容以及基本形态仍不清楚。意识障碍(DOC)患者的诊疗依旧是临床及伦理研究中最为困难棘手的问题之一。意识是由觉醒及知觉两个主要部分构成[1]。人们能睁开自己的眼睛并且对一定程度的刺激有反应,称为觉醒。而拥有感觉、思想、情感的人群,被称为有知觉[2]。现今,临床将DOC患者分为昏迷(Coma)、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 Conscious State, MCS)及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LIS)四个意识级别[3]。昏迷患者完全丧失了被唤醒及运动的功能,即无觉醒能力及知觉[4]。“持续性植物状态”是Jennett和Plum两位学者于1972年提出的[5]。最近,为了避免将“持续性”理解为“永久性”,“植物状态”这个术语取代了“持续性植物状态”,被更多学者推荐使用[6]。植物状态患者处于觉醒但无知觉反应的状态,拥有睡眠-觉醒的周期,但是对于自身及周围环境是无知觉的。最小意识状态,是Giacino及其研究团队于2002年提出并用于描述DOC患者的[7]。最小意识状态的患者是拥有意识并且觉醒的,相较于植物状态患者,最小意识状态患者表现出不稳定但是可被察觉的知觉反应[2]。闭锁综合征用于描述四肢瘫痪并且无法说话的患者,该类患者拥有瞬目反射并且眼球可以垂直运动。该类患者的意识状态非常接近于健康人,因此他们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但缺少与其互动的能力[8]。造成DOC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缺氧、缺血性脑卒中或者严重脑外伤。随着此类患者的增多,近年来,研究及理解残余脑功能方面有了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本综述的目的在于回顾近年有关使用神经功能成像对于不同意识级别DOC患者的研究应用文献,并且简要的总结这些研究所面临的研究难点、局限性及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由衰老、肥胖、创伤、遗传等多因素引起的慢性退行性疾病,是临床上骨科医生面临的棘手疾病,该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的天然化合物,可通过影响软骨衰老、软骨基质代谢、软骨损伤等作用参与OA的发生发展进程,这一过程可能与核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4(TLR4)、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等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本文拟就白藜芦醇在OA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滤器引起的下腔静脉闭塞是一种罕见但可以致命的严重并发症,本文目的是报告1例下腔静脉滤器术后闭塞合并左肢体急性血栓形成及右髂静脉慢性血栓形成的诊治。方法 患者46岁,男性,因“左大腿进行性胀痛3天”入院,彩超和CT静脉成像(CTV)所示下腔静脉可见金属支架影及下腔静脉、双侧髂总静脉、左侧髂内、外静脉、左侧股静脉、左侧腘静脉、胫前、胫后、腓总静脉广泛血栓形成。随后行腔内治疗手术:经导丝穿刺后置入球囊扩张并在静脉闭塞处植入支架,下腔静脉回流不畅处使用双侧髂外静脉植入球囊对吻扩张后再植入支架。术后常规服用抗凝药至少3个月。结果 术后患者腹痛及消化道不适感消失,左大腿肿胀逐渐消失如常。1月及3月常规复查显示下肢深静脉通畅,支架内无血栓形成。结论 针对滤器引起的血栓性下腔静脉闭塞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复杂病例,腔内治疗有效及安全。开通双侧髂静脉后的球囊对吻扩张下腔静脉,以及放置支架后球囊扩张,展现了腔内治疗的灵活性,为后续腔内治疗的术式变化以及相应的复杂病例治疗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何湘琴  胡国信 《陕西中医》2021,(3):398-401,408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的Meta分析。方法:检索国内外大型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膈下逐瘀汤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以RevMan5.1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所得文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获得12篇RCT文献,未提及盲法,质量普遍偏低。膈下逐瘀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有效率较高[OR=3.25,95%CI(2.08,5.42)]。两组在乙型肝炎肝硬化HBV-DNA转阴率上,无统计学差异[OR=2.77,95%CI(0.59,13.09)]。膈下逐瘀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后Child-Pugh评分较低[OR=-1.34,95%CI(-1.61,-18.52)]。膈下逐瘀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后血ALT水平较低[OR=-27.90,95%CI(-37.28,-18.52)]。膈下逐瘀汤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后血HA水平低[OR=-46.72,95%CI(-62.89,-30.55)]。结论:膈下逐瘀汤可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改善肝功能及纤维化,对HBV-DNA转阴无影响,但文献质量偏低,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5.
影响不育患者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不育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8例不育症患者进行心理评价。并经过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不孕症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不孕症患者的人格特征是外向不稳定型。神经质明显、文化程度高和受孕次数多。这几种因素可恶化不孕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而男性、结婚距就诊时间长和主观支持多可改善不孕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不孕症患者存在心理问题。有必要进行临床心理干预。且临床心理干预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以医护人员需求和态度为导向,分析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减少临床路径推进阻力的方法和政策。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医院76名医师进行调查,了解其对推广临床路径意义的认识,以及影响临床路径实施各因素的重要性评分,并分析各指标在入径率达标科室与非达标科室医师之间的差别。结果入径率达标科室医师对临床路径实施意义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主观因素的重要性评分较低。结论认识偏差、信息系统和医保偿付制度改革滞后等是影响临床路径推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7.
王媛  万峻 《解剖学研究》2020,42(4):293-297
目的探讨EphB2在神经元神经突生长中的作用。方法取EphB2单个等位基因敲除组KO WT组和两个等位基因敲除组KO KO组的C57BL/6胎鼠神经元体外分别培养1 d和3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phB2 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突生长情况,并与野生型基因组WT WT组比校。结果 KO WT和KO KO的EphB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6±0.12和0.36±0.03)均低于WT WT(1.0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O WT组和KO K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元体外培养到第1天时,KO WT组和KO KO组细胞分支数(分别为4.630±1.462和4.314±1.855)均低于WT WT组(4.700±1.76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O WT组和KO KO组最长神经突长度[分别为(34.93±15.80)和(33.00±15.12)μm]均低于WT WT组[(42.96±20.1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O WT组和KO KO组神经突总长度[分别为(105.5±41.91)μm、92.24±47.87)μm]均低于WT WT组[(129.5±56.0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元体外培养到第3天时KO WT组和KO KO组细胞分支数(分别为4.45±1.01和4.02±1.19)均低于WT WT组(5.42±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O WT组和KO KO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KO WT组和KO KO组最长神经突长度[分别为(230.2±125.7)μm和(150.3±87.84)μm]均低于WT WT组[(399.3±162.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O WT组和KO KO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KO WT组和KO KO组神经突总长度[分别为(359.7±151.2)和(270.5±114.8)μm]均低于WT WT组[(586.8±178.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O WT组和KO KO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hB2缺失后可能对神经突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舌癌病人下颌骨的不同处理方法与手术远期预后的关系,为舌癌患者的手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随访7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舌癌患者5年,分析术后影响预后因素,评价3种不同的下颌骨处理方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下颌骨处理方式对于舌鳞癌患者生存率有直接影响,其中未处理下颌骨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56.3%,边缘性去骨截骨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53.6%,而节段性截骨患者的仅为51.7%。结论:舌癌的预后不完全由下颌骨的切除方式决定的,而是由其侵袭性决定的,因此对于舌癌患者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式处理下颌骨,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情况下,尽量保存下颌骨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联合龙血竭治疗多巴胺所致外周静脉损伤的效果。方法将出现多巴胺所致静脉损伤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酚妥拉明联合龙血竭外敷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硫酸镁湿敷法,两组干预24 h后由指定护士进行疗效的评估。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酚妥拉明联合龙血竭护理多巴胺所致外周静脉损伤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与减轻经外周血管输注多巴胺的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