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8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370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39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404篇
内科学   813篇
皮肤病学   120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225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936篇
预防医学   1102篇
眼科学   270篇
药学   521篇
  9篇
中国医学   476篇
肿瘤学   104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在X射线摄影检查中,当管电压、曝光量和焦皮距不变时,受检者的受照剂量主要取决于照射野的大小。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照射野与胶片面积之比一般仅为1.2[1]。而我国基层医院用50mAX射线机作胸部摄影时,照射野与胶片面积之比为2~10,平均4左右[2...  相似文献   
42.
年龄因素对健康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健康人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236例健康人分为五个年龄组,使用美国先进医用设备公司5.0版本HRV软件做短时时域及频域HRV分析。结果年龄因素对健康人HRV短时时域和频域分析的多项指标产生显著影响,随着年龄增大,时域指标中的HRSD、SDANN、rMSSD及PNN50均逐渐降低;随着年龄增长,频域指标中各频段下的绝对面积,即:VLF、LF、MF及HF均逐渐降低;而频域指标中各频段下的相对面积,即:VLFP、LFP、MFP、HFP随着年龄增长呈不同的发展趋势。LF/HF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HRV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以迷走神经活性下降为显著。频域指标中各频段的相对面积较绝对面积能更敏感地反映交感、迷走神经张力的消长。  相似文献   
43.
人肿瘤细胞TH2类细胞因子的逆转与NK抗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促使人肿瘤细胞中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向TH0型的逆转及逆转后的肿瘤细胞对NK抗性的变化。方法首先用MTT方法对悬浮培养的肿瘤细胞株DB大淋巴细胞瘤、Karpas淋巴瘤、Michael淋巴瘤、Raji、HL60和K562进行了NK杀伤敏感性的筛选。选择NK不敏感的Karpas淋巴瘤和HL60,用rhIFNγ、rhIL-12和抗IL-10McAb经不同组合对其进行由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向TH1类细胞因子表达的促逆转研究,并观察促逆转后的肿瘤细胞对NK抗性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表明,经上述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后,Karpas淋巴瘤细胞均从表达TH2类细胞因子为主向TH0型逆转,并且各组逆转后的肿瘤细胞对NK的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结论TH1类细胞因子(如IFNγ)、TH2类细胞因子拮抗剂(如IL-10单抗)和IL-12不同程度地促进肿瘤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由TH2型向TH0/TH1型逆转。促逆转后可以改善肿瘤细胞对机体杀伤作用的敏感性,提高抗肿瘤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c-myc反义寡核苷酸上调人高转移性肺巨细胞腺癌PG细胞表面抗原分子的表达水平,提高免疫效应细胞杀伤敏感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PT-PCR方法检测c-myc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CD3AK杀伤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变化以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c-myc反义寡核苷酸(1μmol/L)明显地抑制PG细胞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细胞表面HLA-ABC、ICAM-1分子的表达,其表达率分别从68.44%、38.40%增高到83.16%和42.09%(P<0.01)。CD3AK对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的PG细胞的不同效靶比杀伤活性,分别从40.0%、65.0%、74.0%增高到52.0%、74.0%、91.0%(P<0.01)。结论:c-myc反义寡核苷酸通过抑制PG细胞c-myc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G细胞表面HLA-ABC、ICAM-1分子的表达水平,提高其对免疫效应细胞的杀伤敏感性。  相似文献   
45.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GBS)的发病机理与免疫反应有关,本文报告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75例GBS病人和其他病人脑脊液寡克隆IgG区带的结果。CSF标本取自临床确诊为GBS患者的CSF 75例,其中20例取急性期和恢复期  相似文献   
46.
BRCA1为一新的肿瘤易感基因,定位在17q21,其cDNA可转录7.8kb mRNA,编码含1863个氨基酸残基的长多肽,在遗传性乳腺卵巢癌中有高频率的BRCA1基因杂合性丢失,同时有多形式多位点的基因突变,符合肿瘤抑制基因特点。  相似文献   
47.
小鼠第一次卵裂周期中线粒体分布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贻仁  张振玲 《解剖学报》1994,25(3):286-290,T013
用线粒体专一性活体荧光染色剂罗丹明123显示小鼠受精卵在第一次卵裂周期中M的分布变化,雌原核和雄原核在汇合之前,M在细胞质中呈弥散状随机分布,两原核汇合后,M在核周围略显聚集,第一次卵裂后期,M沿纺锤体微管和2个子核周围集中,但在赤道区域内明显稀少,预示出细胞分裂面的定位,这说明细胞质分裂是收综环收缩和细胞结构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2-细胞阶段,M在细胞核周围明显聚集。2-细胞胚受秋水仙素作用后,M  相似文献   
48.
应用mRNA麦胚无细胞体外转译体系,动态地观察了人参三醇皂甙(PTGS)对人淋巴结细胞IL-5基因表达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PTGS可以明显促进PHA活化人淋巴结细胞分泌IL-5,最大促进效应可达66.67%。PTGS+PHA共刺激后人淋巴结细胞浆IL-5 mRNA转译IL-5的量明显高于单纯PHA组,最大促进效应40%。上述结果首次证明PTGS对IL-5的促诱生效应是通过调节IL-5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9.
观察妥布霉素伤用凝胶的体外抗菌活性 ,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妥布霉素伤用凝胶对临床分离的 12 0株临床常见的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抗菌作用。以对青霉素敏感的金葡菌、表葡菌、对庆大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敏感绿脓杆菌的作用为最强 ,MIC50 均为 0 2 5mg/L。妥布霉素伤用凝胶抗菌谱较广 ,对试验中的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杀灭或抑制作用 ,显示出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0.
采用缺口平移技术对IL—6cDNA进行了生物素和同位素标记,证明两种标记的IL-6cDNA(30ng/ml)均可检出低至5pg的同源DNA,而模拟探针(500μg/ml)对高达100ng的同源序列无此反应。应用IL-6cDNA对富含IL-6mRNA的标本进行斑点杂交或Northern杂交,证明人参三醇皂甙促进了淋巴细胞IL—6基因表达(4倍),人胎脾单个核细胞、人胎脑组织匀浆和人胎胰岛细胞内均含有高浓度IL—6m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