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0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190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337篇
口腔科学   129篇
临床医学   2957篇
内科学   849篇
皮肤病学   168篇
神经病学   425篇
特种医学   2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819篇
综合类   3104篇
预防医学   1289篇
眼科学   354篇
药学   1319篇
  10篇
中国医学   336篇
肿瘤学   31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538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464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524篇
  2000年   558篇
  1999年   536篇
  1998年   404篇
  1997年   410篇
  1996年   312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25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11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重症心脏病人术后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对比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玲 《安徽医学》2004,25(4):339-340
目的 探讨在重症心脏病人术后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的误差及原因。方法 选取重症心脏术后病人 80例对患者进行 2 4小时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的监测比较 ,在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时 ,选取同一例上肢动脉 ,将监测所得的结果按 8小时分为一组 ,每 5分钟测压一次 ,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在术后 16小时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在术后 16小时以后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重症心脏术后病人早期的有创血压与实际血压值有一定误差 ,在临床治疗时 ,应结合病人实际情况 ,作出合理判断  相似文献   
52.
目的:回顾性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体外循环经验.方法:10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使用stockerⅢ型心肺机及膜式氧合器,体外循环中采用中度低温,预充白蛋白并附加人工肾超滤,心肌保护用高钾含血停搏液灌注.结果:105例患者均顺利脱机,无1例死亡.体外循环时间60~18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0~120 min,所有患者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心脏自动复跳86例,电击19例.结论:手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可减低手术后的功能衰竭和并发症,并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常见的下腰痛原因之一,常用治疗方法为推拿以及手术,两者疗效相似。但对推拿治疗经久不愈或临床症状严重者,尤其是已有明显根性压迫症状者,手术更为适应。但手术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术后症状不能缓解,需再而三手术,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现将近15年中遇到三例经过三次手术探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一分析报导。 病例一,单××,男性,50岁,淮南某  相似文献   
54.
<正> 本组8例拇趾末节外生骨瘤,均采取肿瘤及隶之趾骨部分切除,并作病理检查,长期随访,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13~38岁;左、右拇趾各4例。症状和体征本病发病缓慢,起初甲沟内侧胀痛,局部略有红肿,压痛明显。随之,甲沟内侧隆起,红肿加重,受压磨擦增剧,接着破溃,流出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间收治的56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患者意愿非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6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30例)。观察两组病例术中及术后恢复和肿瘤根治程度及预后。结果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开腹组(均P<0.05);在肠段切除长度、肿块距下切缘距离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随诊12-54个月,除1例横结肠脾曲肠病型T细胞恶性淋巴瘤患者术后12个月复发并结肠穿孔再次行开腹手术外,其余病例随访至今均未发生肿瘤转移、局部复发、Trocar处和小切口处肿瘤种植。结论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同样可以达到肿瘤根治程度,并具有微创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56.
探讨安徽省立医院规范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管理的做法:一是明确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范畴和管理部门;二是抓好申报与管理的三个环节;三是管理与激励并重,实现两个效益稳步增长.并结合三年来的实践谈自身体会.  相似文献   
57.
腰椎术后切口积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后侧入路腰椎术后切口积液产生的原因,探讨积液的分型并确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白2001年6月~2006年6月本院共开展1986例经后侧入路的腰椎手术。使用内固定的手术877例,未使用内固定手术1109例,比较两组间切口积液的发生率。将发生积液的病人分为Ⅲ型:Ⅰ型:病因明确型,共28例;Ⅱ型:感染型,共11例;Ⅲ型:病因不明确型,共14例。Ⅰ型病人给予穿刺抽液,对因治疗,营养疗法。Ⅱ型病人给予穿刺抽液,清创,手术灌洗和按药敏给予抗生菌治疗。Ⅲ型病人给予穿刺和预防应用抗生素。[结果]使用内固定组的切口积液率(4.33%)高于未使用内固定组(1.35%)P〈0.01。平均住院日:Ⅰ型14.7d,Ⅱ型:87.6d。Ⅲ型:15.6d。[结论]伴随手术过程的复杂化切口积液率明显增高。给积液分型有助于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Ⅰ型病人予以穿刺抽液和对因治疗。Ⅲ型治疗的关键是防止转化为Ⅱ型。Ⅱ型治疗比较困难,积极的手术干预和按药敏给予抗生菌是两个关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8.
抗磷脂抗体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06年Wasserman实验应用于检测梅毒以来,血循环中与磷脂发生反应的抗体一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就被初步认识。随着APA的深入研究,许多学者发现脑梗死患者抗磷脂抗体阳性率较高,本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1.抗磷脂抗体的产生APA是存在于血清中一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总称,主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dantibody,ACA),狼疮抗凝物(1upusanticoagulant,LA),抗磷脂酰丝胺酸,抗磷脂酰肌醇,抗磷脂酸等抗体。其中以抗心磷脂抗体是最常见的,其表现形式包括IgG,IgA,Ig M。APA通过其识别的抗原特异性…  相似文献   
59.
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综合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剑  方玲  许伟东  钱红 《安徽医学》2004,25(3):229-230,228
目的 探讨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 3 2例 ,同时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在治疗前后对肩关节疼痛、ROM、ADL、肌力及局部形态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治愈 8例 ,显效 13例 ,好转 9例 ,无效 2例 ,有效率 93 .75 %;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定得分显著增加 (P <0 .0 0 1) ;以治疗后肩关节功能分值、治疗前后得分增加值为标准评定疗效并与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比较 ,差异无显着性 (P >0 .0 5 )。结论 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具有显着疗效 ,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可作为肩周炎的康复评定  相似文献   
60.
白芍总苷与当归提取物合用对实验性肝炎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与当归提取物(EAS)合用的抗肝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D-半乳糖胺(D-GL)和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发生实验性急性肝损伤。结果:两药合用可对抗D-GL和CCl4所致力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有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降低,减轻D-GL所致肝脏病变程度,其中以200mg/kg白芍苷和相当于生药153.4g/kg当归提取物合用、给药7d以预防效果最佳。结论:白芍总苷与当归提取物合用对实验性肝炎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