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96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702篇
综合类   350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72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金波娜 《天津护理》2007,15(4):225-226
目的:观察改进鼻饲方法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58例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置管方法,注射器抽吸间歇喂养方法,观察组采用小口径鼻饲管,在半卧位时持续滴注的方法,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周、2周及2周后VA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周、2周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饲方法改进可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隔日维持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2个月相同的基础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每天早餐前30 min口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 mg,观察组隔日在早餐前口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 mg,两组均连续用药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国胃食管反流研究协作组制定的反流性疾病问卷( RDQ )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40/45),对照组为84.44%(38/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P>0.05);治疗2个月和4个月后,两组RD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t=9.13、12.23、6.54、7.14,均P<0.05),但两组治疗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χ2=4.46,P<0.05)。结论泮托拉唑隔日维持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可较好的控制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一期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联合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02—2010-06对14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及严重膝关节脱位患者在关节镜下一期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联合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同时处理合并的侧副韧带及半月板损伤。末次随访时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14例均获随访23~36个月,平均29.5个月。均无膝关节肿痛症状、感染、伸膝障碍发生。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达120°~130°;膝关节IKDC评分:A类11例(78.6%),B类2例(14.3%),C类1例(7.1%);膝关节Lysholm评分(89.2±4.6)分,较术前(54.7±5.3)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56,P=8.91E-14)。结论关节镜下一期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联合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4.
目的回顾性研究股骨颈囊内骨折术后出现骨折不愈合的患者,从而分析出在股骨颈囊内骨折术后出现骨折不愈合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自2005-01-2011—01符合纳入标准的股骨颈囊内骨折202例,均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分别对患者性别、年龄、受伤机制(损伤是否高能量)、骨折类型(有无移位)。骨折角度,术中复位质量,内固定方式等7种因素与骨折愈合的关系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对影响骨折愈合的相关因素进行定量测定依次为:受伤机制、骨折类型、术中复位质量、内固定方式、年龄。结论年龄〉65岁、高能量损伤、移位骨折、术中骨折复位质量差、正三角形内固定方式是股骨颈囊内骨折3枚空心钉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5.
居奇吉  张立敬 《健康研究》2014,(1):91-92,94
文章对比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上肢手术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认为右美托咪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维持上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延长阻滞持续时间,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后应用环孢素或氟尿嘧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131眼)翼状胬肉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65眼)和治疗组(52例66眼)。所有患者行翼状胬肉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尿嘧啶0.2 ml,球结膜下注射,1次/周,连用4周;治疗组患者给予环孢素滴眼液滴眼,1滴/次,4次/d,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角膜和结膜的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复发率、角膜和结膜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术后应用环孢素或氟尿嘧啶均具有显著疗效,但环孢素较氟尿嘧啶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中使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脊髓麻醉效果的比较。方法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9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25.0 mg罗哌卡因、15.0 mg布比卡因及40.0 mg利多卡因进行脊髓麻醉。主要研究终点是感觉阻滞完全恢复所需的时间。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运动阻滞的恢复时间、失败率、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术后疼痛、首次运动、排尿和出院时间以及短暂性神经系统症状(TNS)发生率。结果利多卡因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3.1±1.7)h和布比卡因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6.1±2.5)h均明显长于罗哌卡因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2.6±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0)。与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组相比,罗哌卡因组患者运动阻滞恢复更快。罗哌卡因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排尿和出院时间均较布比卡因组患者短,而与利多卡因组患者无差异。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组患者相比,布比卡因组患者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更少。3组患者满意度、心律不齐/低血压发生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使用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脊髓麻醉时,应用罗哌卡因麻醉患者感觉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68.
我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对社区收治的16例痛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改善了生活方式,降低了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了生活质量,痛风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69.
以3种典型疾病为样本,对比分析公立医院改革前后的住院费用。结果显示,公立医院改革促进了医疗费用结构优化,提高了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同时,住院均次费用控制有待加强,需要配套政策支撑。建议加强改革效果评估,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创新医疗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结合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结合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49~77岁,平均(60.4±7.6)岁。以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17分法评定神经功能,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C2与C7椎体后壁切线夹角α确定颈椎曲度,以过伸过屈位α的差异来计算颈椎活动度,以颈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0~160 min,平均140 min;手术失血量250~800 mL,平均460 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22个月。术前和术后1周JOA分别为(9.26±3.16)分、(12.95±2.35)分(P0.05),JOA改善率为(56.4±9.3)%;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JOA分值分别为(13.30±2.46)分、(13.16±1.39)分,与术后1周(12.95±2.56)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颈椎曲度分别为(18.1±3.8)°和(16.7±5.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颈椎活动度分别为(35.46±11.54)°和(30.65±8.9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平均颈肩部VAS评分分别为(3.8±1.8)分和(1.6±1.5)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后路单开门结合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够有效改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保存颈椎曲度及活动度,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