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75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慧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7):507-509
子痫前期属于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严重危害母胎健康。尽管子痫前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炎症反应在其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因可反映机体的全身炎症状态而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目前也有一些关于RDW与子痫前期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研究,但结果尚不一致。本文对RDW与子痫前期关系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发现RDW在子痫前期患者中增加,并且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相关,可能对子痫前期及其严重性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然而,由于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使得RDW预测子痫前期的临床适用性还需要通过高质量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2.
正1病例报告患者,38岁,因右侧卵巢高分化黏液腺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拟行第3次化疗,于2018年10月22日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既往身体良好,无特殊病史。2017年9月15日因体检发现左侧附件区占位,直径约20 cm,肿瘤糖类抗原125(CA125) 300 U/ml。在外院行开腹左侧附件切除术+右侧卵巢活检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双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伴上皮内癌变。术后未补充化疗,于当地医院规律随访。2018年7月10日患者因腹痛3天前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示:右侧附件  相似文献   
53.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其新生儿无论足月或早产,死亡率与患病率均显著升高,且远期不良结局如儿童时期的认知障碍、成人时期疾病等发生风险增加。2019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了关于FGR的实践指南,我国发布了《胎儿生长受限专家共识(2019版)》(以下简称专家共识)。本文将结合指南对FGR的诊治做文献复习并对一些临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前置血管临床特点、孕期管理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分娩的130例前置血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高危因素、孕期管理及围产儿结局。结果:130例前置血管患者占我院同期分娩产妇的1.86‰。108例(83.1%)单胎,22例(16.9%)多胎,自然受孕109例(83.8%),辅助受孕21例(16.2%),其中妊娠合并帆状胎盘(68.5%)和前置胎盘(33.8%)占多数,96.2%产前诊断前置血管的患者合并至少一个高危因素。产前诊断111例,70.3%中孕期诊断,29.7%晚孕期诊断,诊断后行严密监测,入院孕周(33.7±2.2周),分娩孕周为35.0±1.6周,34~37周分娩77例。130例分娩活产儿150个,活产儿中存活145个,其出生体质量为2422.8±462.5 g,74例(51.0%)转NICU,在NICU住院时间为8(1~49)天。产前诊断组中,多胎妊娠病例的入院孕周、分娩孕周较单胎早,早产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病例(P<0.05)。产前诊断组与产时产后诊断组新生儿早产率为87.8%与55.6%(P<0.05),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4%和7.4%(P=0.220)。结论:规范产前检查、早期诊断、严密监护胎儿情况并适时终止妊娠有助于改善前置血管孕妇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55.
吕斌  陈锰  刘兴会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2):101-103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随后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逐渐蔓延至全国以及其他国家,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该病传染性强,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人群对COVID-19普遍易感,孕妇也不例外.且由于妊娠引起心肺负荷增加,孕妇感染后病情可能会更加危重而导致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甚至引起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在此疫情下,产科医生不仅要加强自我防护,也要加强对COVID-19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将此运用到产科临床实践中,熟悉疑似和确诊的COVID-19孕妇管理流程,严格按照多学科管理共同治疗COVID-19孕妇。  相似文献   
56.
王琪琳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9):690-694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建卡规律产检、孕周≥28周且住院分娩的12例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并随访其子代至出生后48个月。结果:12例患者分娩年龄29.6±2.2岁,妊娠距肾移植时间38.8±17.4月,分娩孕周36.0±1.7周,孕期免疫抑制剂方案均为泼尼松+他克莫司+硫唑嘌呤,其中8例孕前半年至6周停用吗替麦考酚酯,孕期无急慢性排斥反应。7例为肾性高血压,其中5例孕晚期并发子痫前期;早产9例;尿路感染1例;肾性贫血1例;腹壁切口感染1例;妊娠期糖尿病3例;胎膜早破5例。剖宫产11例,阴道分娩1例,其中3例因产科指征行剖宫产;1例因肾性贫血、移植肾积水、肾盂扩张行剖宫产。12例患者产后42天复查情况均良好,无排斥反应、无移植肾丢失。12例均为单胎、活产,低体质量儿3例;新生儿出生时均无出生缺陷及畸形,均为人工喂养。随访中子代年龄18.3±13.2月,生长发育、智力、学习能力和心理发育与同龄者均无差异。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妊娠虽然为高危妊娠,但在多学科团队协作管理和严密监护下,选择恰当时机妊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提高肾移植受者妊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系统评价滋肾育胎丸联合西药治疗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在卵巢功能减退相关疾病中对卵巢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收集关于滋肾育胎丸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相关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2月。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使用RevMan 5.3及Stata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9项RCT纳入研究。观察组使用滋肾育胎丸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西药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卵巢早衰及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中,滋肾育胎丸联合西药治疗有效率较高[RR=1.27,95%CI(1.18,1.37),P<0.001]。在性激素调节方面,滋肾育胎丸联合西药治疗更能提高患者雌二醇水平[SMD=2.42,95%CI(1.22,3.62),P<0.001]、降低黄体生成素[SMD=-1.53,95%CI(-2.09,-0.98),P<0.001]及卵泡刺激素水平[SM...  相似文献   
58.
目的:系统评价左旋甲状腺素(LT 4)治疗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检索Medline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FTP)患者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高危因素,以及对早期诊断PEP的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 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COT)后,发生PEP的17例FTP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PEP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相同术式,并且术后恢复良好的148例FTP患者作为对照,纳入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集2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SM后,2组患者术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下降至<20 mIU/mL与<10 mIU/mL的时间,以及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盆腔黏连、输卵管间质部及壶腹部妊娠发生率。绘制2组患者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对于诊断FTP患者接受COT后发生PE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ROC-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2组患者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对诊断FTP患者接受COT后,发生PEP的最佳临界值。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PSM后,与研究组成功匹配的对照组患者为65例。PSM后,2组患者年龄、孕次、人体质量指数(BMI)、停经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SM后,PEP组患者盆腔黏连、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发生率分别为88.2%(15/17)、29.4%(5/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0/65)、3.1%(2/65),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49、P=0.037,χ2=8.834、P=0.003)。③PSM后,PEP组患者术后血清β-hCG水平下降至<20 mIU/mL与<10 mIU/mL的时间分别为45.0 d(32.7~61.2 d)与59.5 d(41.0~68.7 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5.0 d(10.0~19.0 d)与17.5 d(10.7~27.2 d),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03、4.418,P<0.001)。④PSM后,PEP组患者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为47.0%(-8.0%~70.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9.0%(61.2%~7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6、P<0.001)。2组患者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诊断FTP患者接受COT后,发生PEP的ROC-AUC为0.777(95%CI:0.626~0.929,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2组患者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诊断FTP患者接受COT后,发生PEP的最佳临界值为52.9%,此时其诊断PEP的敏感度为64.7%,特异度为95.4%,阳性预测值为78.6%,阴性预测值为91.2%,准确度为89.0%,漏诊率为35.3%,误诊率为4.6%。 结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盆腔黏连,可能是FTP患者接受COT后发生PEP的高危因素。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可能可以作为FTP患者接受COT后发生PEP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