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夏伟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1):17-20
脓毒症可显著增加孕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美国的孕产妇脓毒症发生率为(4~10)/10000,而英国近三年来约25%的孕产妇死亡是由脓毒症引起的[1]。由脓毒症引起的孕产妇死亡病例中,约63%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且诊治不及时。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孕产妇脓毒症的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但其引起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预防的,因此,在2019年,母胎医学会(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 Medicine,SMFM)发布了“妊娠和产褥期脓毒症管理指南”[2](简称“2019版指南”),总结了关于脓毒症的相关知识并针对其管理提供了指导建议,本文就此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4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流行,但因目前新生儿病例报道较少,证据资料欠完善,对新生儿SARS-CoV-2感染的途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甚至诊断标准等认识尚不清楚和统一,故围产界应积极对围产儿SARS-CoV-2感染进行系统全面研究,因为这些临床资料、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将对于此次乃至今后冠状病毒感染在这些最脆弱特殊人群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循证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重症学组联合组织专家组研制本建议,供围产学界同行拟定该方面具体项目计划参考。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早孕期滋养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子病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早孕期滋养细胞,用Hcy刺激早孕期滋养细胞48h,对照组Hcy刺激浓度为0mmol/L,实验组的刺激浓度为1mmol/L;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早孕期滋养细胞MMP-2、MMP-9mRNA的表达变化;明胶酶谱分析法测定早孕期滋养细胞MMP-2、MMP-9酶活性变化,以积分吸光度值表示。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早孕期滋养细胞MMP-2mRNA表达降低21%,MMP-9mRNA表达降低1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MMP-2蛋白表达降低14%,MMP-9蛋白表达降低52%。结论Hey能够抑制早孕期滋养细胞MMP02、MMP-9的表达,从而影响滋养细胞侵袭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PLHIV)心理弹性表现,为提高PLHIV心理弹性,促进其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4—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四川省泸州市某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和某疾控中心抗病毒治疗的14例PLHIV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PLHIV心理弹性表现提炼出3个主题,包括接受、应对、重构。结论医务人员可以根据PLHIV心理弹性表现帮助感染者尽快接受感染事实和掌握有效应对的策略,并促进感染者达到理想重构,加入艾滋病防控工作,为实现"零艾滋"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分析我国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患者输血概率增加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间在我国37家医院分娩的112 441例产妇的住院病历资料,获取4 131例产后出血产妇基本信息、医院级别、妊娠相关并发症、产前血红蛋白(Hb)水平、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详情、输血情况、母胎结局等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输血治疗概率增加的危险因素。结果 112 441例分娩产妇中剖宫产61 339例,占54.6%,4 131例发生产后出血产妇中有637例进行了输血治疗,输血率为15.4%,多数产妇输注1~4单位红细胞。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医院级别为非三甲医院、多胎、合并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早剥、合并先兆子痫或子痫、分娩前贫血、早产、剖宫产是增加产后出血输血概率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合并症、剖宫产等产后出血孕产妇是输血概率增加的危险因素,建议其分娩方式谨慎选用剖宫产,并做好输血准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116例双胎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为单绒毛膜(A组),75例为双绒毛膜(B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并发症情况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 A组产妇的早产、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羊水过多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生儿的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选择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发育畸形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新生儿入住NICU、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持续性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绒毛膜性与围生儿结局和妊娠并发症均有密切联系,单绒毛膜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其对围生儿的危险性比双绒毛膜更大。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析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各阶段增重、孕期总增重与子痫前期-子痫(PE-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PS抽样),招募西南三省5 396例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测量获得其身高、孕前体质量、每次产前检查的体质量等指标,并计算孕期各阶段增重和孕期总增重。根据美国医学研究院(IOM)标准定义其孕期增重是否适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BMI、孕期增重指标与PE-E的关系。结果 与孕前BMI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孕妇相比,孕前BMI较低者PE-E发生的可能性较低(OR=0.19,95%CI:0.03~0.62),孕前超重、肥胖的孕妇发病风险增加(超重OR=3.69,95%CI:2.21~6.01;肥胖OR=6.12,95%CI:1.68~17.30)。孕中期增重速率过大(OR=2.24,95%CI:1.25~4.35)、妊娠期总增重过高者(OR=1.70,95%CI:1.02~2.85)发生PE-E的风险增加。结论 孕前BMI、孕期增重和PE-E的发生密切相关,育龄妇女孕前应尽量达到正常体质量标准,孕期保持适宜的体质量增加,以减少PE-E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1 055名建卡孕妇人体成分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6-03/2016-06用Inbody 770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门诊建卡的1 055名孕妇进行人体成分分析。结果结果分析中,体重为(55.15±7.44)kg(45.95~62.23);骨骼肌质量为(20.29±2.29)kg(20.46~25.03);体脂肪含量为(17.12±4.85)kg(10.83~17.32);身体总水分(27.89±2.82)L(27.55~33.67);蛋白质含量为(7.38±0.76)kg(7.42~9.07);无机盐含量为(2.78±0.28)kg(2.55~3.11)。年龄和建卡孕周均可影响孕妇人体成分各指标(P0.05),年龄偏大及建卡孕周较大者各指标偏高,但偏高幅度不大。结论建卡孕妇身体成分整体情况为正常体重型,骨骼肌、蛋白质、身体总水分偏低,体脂肪偏高,无机盐正常;年龄分布及建卡孕周可影响各指标,但影响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49.
50.
缺血预处理(IPC)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发生后更迅速的恢复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和减少损伤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后,内质网应激(ERS)启动,可以通过减少未折叠蛋白的累积并增加未折叠蛋白的降解,保护内质网稳态,泛素化降解系统也参与其中,但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持续或者过强时,ERS和泛素化降解系统无法消除未折叠蛋白时,自噬的激活可作为恢复内质网稳态的最后防线。除此之外,目前也有相关研究表明ERS可促进细胞自噬,维持细胞存活及内质网稳态,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本综述将缺血预处理调节ERS相关通路促进自噬保护IRI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以期为缺血预处理保护IRI机制主题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