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少见,且缺乏特征性消化系统表现,易漏诊或误诊。笔者诊治1例有典型临床表现的该病患者,报道如下。患者男,40岁,因腹痛5个月,  相似文献   
422.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ZNRD1-AS1(lncRNA ZNRD1-AS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诊断学价值。方法选取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96例经手术治疗、且留有手术样本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癌41例和原位癌55例。详细统计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 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检测癌组织及癌旁健康组织的lncRNA ZNRD1-AS1和微小核糖核酸-375模拟物(miR-375 mimic)表达水平。两组之间的比较行配对设计或独立样本t检验, 多组间的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癌组织的lncRNA ZNRD1-AS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健康组织(1.051±0.205比0.645±0.145, t=15.845, P<0.001);癌组织的miR-375表达水平低于癌旁健康组织(1.014±0.197比1.365±0.245, t=10.965, P<0.001)。转移癌组织的lncRNA ZNRD1-AS1表达水平高于原位癌组织(1.201±0.165比0.953±0.148, t=3.604, P<0.0...  相似文献   
423.
近年来区域神经阻滞发展迅速,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领域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评估区域神经阻滞效果仍以主观指标为主,客观指标相对匮乏。灌注指数(PI)作为一项无创、连续的客观参数,可通过反映外周灌注及血管张力早期评估区域神经阻滞的效果。本文就PI的作用原理、影响因素、评估区域神经阻滞的机制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探索PI评估区域神经阻滞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优化围术期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4.
过敏原是指那些凡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后引起相应L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过敏性疾病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所致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过敏原测定能够帮助医生确定患儿是否为过敏性疾病,同时确定何种过敏原在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5.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头眼运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rTMS治疗及头眼运动, rTMS治疗每日1次, 共20 d, 头眼运动每次每个动作1 min, 每日2次, 每周5 d, 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 采用Fugl-Meyer评估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测试(TUG)、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下肢运动与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前, 2组患者FMA-LE、BBS、TUG、MBI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 2组患者FMA-LE、BBS、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增加, TUG用时均较组内治疗前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LE[(27.05±4.06)分]、BBS[(39.00±5.85)分]、TUG[(18.15±3.22)s]、MBI[(66.55±8.67)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42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膀胱镜检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静脉全麻下膀胱镜检查的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采用阿芬太尼5μg/kg、7.5μg/kg和10μg/kg复合丙泊酚麻醉,目标镇静深度为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2分。记录膀胱镜检查中检查时间、低氧血症发生率、不自主体动事件、低血压、心动过缓、术后恶心、头晕发生率、术后尿路刺激征发生率、中重度尿路刺激征发生率、镇静成功率、丙泊酚用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人数、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满意度评分。结果:C组患者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25.0%vs 3.2%,P<0.05);A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32.4%vs 9.7%,P<0.05),A组心动过缓发生率(35.3%)显著高于B组(12.9%)、C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尿路刺激征发生率(67.6%)显著高于B组(35.5%)、C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丙泊酚用量、血管活性药人数及苏醒时长均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427.
目的以CT测量左主支气管内径预测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LDLT)型号的准确性为对照, 评价超声测量气管外径预测LDLT型号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胸腔镜手术患者96例,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超声预测组(U组)、CT预测组(C组)。主要指标为预测LDLT型号准确率。次要指标为, 超声测得气管外径值与CT测得左主支气管内径值的线性关系, LDLT型号, 插管时间, 插管选择过大或过小例数, 术中肺萎陷质量, 术后咽痛、声音嘶哑、口咽出血例数。非劣效性检验采用近似正态法分析率差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变量间的关联度。结果与C组对比, U组LDLT准确率为(91.1%比95.5%), 两组的率差为4.4%, 95%可信区间(CI)(-7.25%, 16.72%)(P=0.673)非劣效性假设成立;超声测得主支气管外径和CT测得左主气管内径和整体进行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R2=0.802 2, P<0.01;与C组比较, U组的LDLT型号(32F、35F、37F、39F、41F)[(8/9/22/4/2)例比(...  相似文献   
428.
骨科植入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改善了骨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骨科植入物的使用能够帮助部分患者恢复器官功能,但是骨科植入物属于具有较高风险的医疗器械,且需长期植入人体。其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存在知情同意不规范、过度医疗和术后护理不当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等伦理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强医患沟通,规范知情同意流程、规范医疗行为,避免过度医疗和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作好术后各项护理等措施来保障患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42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和认知功能严重损害为特征的老年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人们开始关注AD病人的疼痛。但由于认知障碍的存在,AD病人的疼痛常常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本文综合近期国内外的研究,对AD认知障碍和疼痛关系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3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在老年高危Ⅱ期及Ⅲ期大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长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手术的高危Ⅱ期及Ⅲ期老年(年龄≥70岁)大肠癌患者1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低剂量组[卡培他滨2000mg/(m2·d),45例]、常规剂量组[卡培他滨2500mg/(m2·d),46例]、对照组(不化疗,46例)。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比较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化疗完成率、化疗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蛋白尿、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通过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3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3年无病生存率(DFS)。针对肿瘤的分期进行亚组分析,分别比较3组中高危Ⅱ期和Ⅲ期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3年DFS。结果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化疗完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损伤、蛋白尿、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6.4个月、46.9个月、41.2个月,3年DFS分别为73.0%、79.4%、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对于高危Ⅱ期患者,3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7.9个月、47.3个月、45.1个月,3年DFS分别为84.6%、76.6%、7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Ⅲ期患者,3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3.2个月、46.3个月、38.7个月,3年DFS分别为72.4%、79.7%、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70岁以上的高危Ⅱ期大肠癌患者,不建议卡培他滨单药辅助化疗;对于70岁以上的Ⅲ期大肠癌患者,应用低剂量卡培他滨单药辅助化疗更安全,且能获得与常规剂量化疗相当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