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5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33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45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党红茹  祁莉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8):524-525
目的 介绍24例SSSS的护理体会.方法 配合治疗,根据不同创面采用不同的皮肤护理措施,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病室环境管理,出院指导等.结果 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7.8±0.9)d,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可使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患儿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2.
哮喘气流不可逆阻塞导致临床表现的复杂多样,增加治疗的难度,并影响疾病的转归.目前认为,此种改变的主要成因在于气道的持续性损伤和结构异常,即所谓气道重构.从病理生理角度而言,重构是机体对损伤性刺激的一种修复反应,但修复后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均与正常组织不同.目前资料显示,哮喘的气道重构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现将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陕西省(以下简称我省)ICU开展重症血液净化技术的现状。 方法2021年8月31至9月10日,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网络调查形式向我省境内各级医院ICU医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我省ICU重症血液净化开展现状信息数据,分析其潜在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146份调查问卷,剔除10份存在逻辑性错误的问卷,最终136份问卷纳入研究分析;本研究涵盖我省陕南、关中及陕北三个地域,涉及11个不同城市或区域。调查结果表明,我省重症血液净化主要在三级医院ICU开展,三级甲等医院占比50.70%,三级乙等医院占比11.27%,二级甲等医院占比38.03%。重症血液净化技术在医院级别、开展年限、科室床位数、机器保有量、月均治疗例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Spearman检验,P<0.05)。调查结果还显示科室自配置换液为主要构成(50.00%);治疗病种主要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肾损伤(AKI)及脓毒症休克(18.20%,17.38%,16.56%);常见重症血液净化模式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血浆置换(PE)(28.18%,21.95%,15.96%);置管方法主要依靠解剖定位,常见部位为右股静脉(41.91%)。全身肝素抗凝与局部枸橼酸抗凝均为常见抗凝方式。出血与管路凝血仍为重症血液净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并发症。 结论我省ICU重症血液净化技术开展存在不均衡现状,基层医院开展重症血液净化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本研究结果将为我省重症血液净化技术的推动发展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及培训制度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
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带给患者获益的同时可能引起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行帕博利珠单抗(2 mg·kg-1,q3w)四周期治疗后出现严重腹泻,表现为褐色水样便,每日腹泻次数达12次之多,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后怀疑为免疫相关性肠炎,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腹泻症状明显缓解并最终得到纠正,并在权衡利弊和全程药学监护下安全重启下一周期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85.
张济之  鱼静  马丽 《贵州医药》2022,(5):783-784
目的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采用阿托品、氯磷定注射液以及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在本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予阿托品以及氯磷定注射液治疗,实验组予阿托品、氯磷定注射液以及留置胃管反复洗胃治疗。对比两组病患阿托品注射液以及氯磷定注射液使用剂量;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出现率。结果 实验组阿托品注射液以及氯磷定注射液使用剂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采用阿托品、氯磷定注射液以及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干预,可减少阿托品注射液以及氯磷定注射液使用剂量,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挥一定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7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精心护理。结果:67例患者中成功治愈66例,占98.51%,均在对症治疗和护理后24 h内体温明显下降。1例出现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得以控制。结论: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控制重症肺炎,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7.
钢丝张力带治疗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髂前上棘撕脱骨折是一种少见类型的骨折。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6月 ,我院共收治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8例 ,均行切开复位钢丝克氏针内固定 ,功能恢复良好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8例 ,均为男学生 ,年龄 14~ 17岁。跑步引起 6例 ,跳高引起 2例。临床表现为 :伤后髂前部位疼痛、肿胀 ,部分有青紫和瘀斑 ,膝、髋关节处于被动屈曲位 ,伸直时疼痛加重 ,休息时缓解。X线片表现 :撕脱骨块脱离髂骨 ,向下移位 3~ 5cm。见图 1。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 ,切口以髂前上棘部位为中心 ,暴露后见撕脱骨块被缝匠肌拉向远方 ,…  相似文献   
88.
食道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与并发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食道癌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对50例中晚期食管、贲门癌并行食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食道、贲门癌置入内支架后观察随访,疼痛50例(100%),出血4例(8%),支架移位3例(6%),再狭窄22例(44%),支架断裂食管气管瘘1例(2%)。结论 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是中晚期食道癌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能有效缓解吞咽困难,精确操作和术后综合治疗,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丁伯勇  王玮  昝瑛 《癌症进展》2021,19(10):1002-1006,1030
目的 探讨AG1478对卵巢癌细胞生物活性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CaOV-3细胞分为空白组和干预组,空白组为无药物干预的CaOV-3细胞,干预组分别为干预A组(5μmol的AG1478溶液)、干预B组(10μmol的AG1478溶液)、干预C组(15μmol的AG1478溶液)和干预D组(20μmol的AG1478溶液).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及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及侵袭数目,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PAI-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 不同时间点干预B组、干预C组和干预D组CaOV-3细胞抑制率均高于干预A组,干预D组CaOV-3细胞抑制率均高于干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CaOV-3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空白组,细胞侵袭数目均少于空白组,干预B组、干预C组、干预D组CaOV-3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干预A组,细胞侵袭数目均少于干预A组,干预D组CaOV-3细胞凋亡率高于干预B组,细胞侵袭数目少于干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CaOV-3细胞中PAI-1、uPAR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低于空白组,干预B组、干预C组及干预D组CaOV-3细胞中PAI-1、uPAR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低于干预A组,干预D组CaOV-3细胞中PAI-1、uPAR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低于干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1478能够有效降低卵巢癌CaOV-3细胞存活率及侵袭性,加快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阻碍PAI-1和uPAR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0.
巩玉亮  牛小康  郭勇 《癌症进展》2021,19(21):2218-2220
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8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胃癌根治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90例,手术部位未感染9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NRS 2002评分﹥3分、合并糖尿病、合并术前梗阻、手术时间﹥210 min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年龄≤60岁、NRS 2002评分≤3分、未合并糖尿病、未合并术前梗阻、手术时间≤210 min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RS 2002评分﹥3分、年龄﹥60岁、手术时间﹥210 min、术前梗阻、合并糖尿病均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NRS 2002评分﹥3分、年龄﹥60岁、手术时间﹥210 min、术前梗阻、合并糖尿病,可针对高危因素进行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