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1.
目的观察Jagged 1在生理性和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中的表达变化,为肿瘤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其Jagged 1的表达。建立鸡胚尿囊膜动态血管发育模型,免疫荧光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不同发育时期尿囊膜血管中Jagged 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结直肠组织和大、中、小三种尺寸的结直肠癌肿块中Jagged 1的表达。结果 (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Jagged 1是细胞跨膜蛋白,表达于细胞膜上。(2)成功建立鸡胚尿囊膜动态血管发育模型,其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Jagged 1随着血管的发育而表达,随血管密度、血流量增加而表达上调。(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Jagged 1在结直肠癌中广泛表达,而在正常皮肤及结直肠组织中表达较少,Jagged 1的表达量同肿瘤的体积有关。结论 Jagged 1在内皮细胞、血管发育初期和肿瘤新生血管中表达上调,表明其可能是新生血管形成的早期事件,参与诱导下游新生血管形成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TTF1及Ki-67在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WHO分型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9例TET标本,其中诊断一致的51例,不一致8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TF1及Ki-67在诊断一致的 51例TET及30例胸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诊断不一致的8例TET中,4例与AB型有关。在诊断一致的51例TET中,TTF1及Ki-67在TET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胸腺增生组(P<0.05)。TTF1仅在AB型胸腺瘤中表达(11/15),其表达与WHO分型有关。Ki-67标记指数从A型到胸腺癌逐渐增加,且在A型与胸腺癌的表达范围不重叠,其表达与WHO分型及MasaoKa分期均有关。同时TTF1及Ki-67在TET中的表达没有相关性。结论 TTF1是AB型胸腺瘤相对特异性的标记;Ki-67不仅对A型与胸腺癌中的区分有帮助,同时具有很好的指示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anti-miRNA-21与肝细胞癌Huh 7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性之间的关系,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nti-miRNA-21联合吉非替尼对Huh 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anti-miRNA-21对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表达的影响,以及联合吉非替尼对ER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anti-miRNA-21联合吉非替尼可显著抑制Huh 7细胞增殖(P<0.05),并促进其凋亡;anti-miRNA-21可以上调Huh 7细胞中PTEN的表达;miRNA-21联合吉非替尼对ER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高于吉非替尼组。结果表明,anti-miRNA-21可以增加肝细胞癌Huh 7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5-烯丙基-7-二氟亚甲基白杨素(ADFMChR)对人卵巢癌COC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卵巢癌COC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顺铂组(2mg/kg)、低剂量ADFMChR组(6mg/kg)、中剂量ADFMChR组(18mg/kg)和高剂量ADFMChR组(54mg/kg),每组4只。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裸鼠体重的变化,检测裸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E)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移植瘤细胞凋亡率。结果:ADFM-ChR有明显抑制移植瘤生长的作用,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42.86%,62.76%和77.55%。ADFMChR3种剂量组处理裸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数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E)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DFMChR诱导移植瘤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结论:ADFMChR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噬菌体随机肽库中与受损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短肽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与受损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短肽。方法 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 ,ox -LDL)损伤牛胸主动脉内皮细胞 ,用丝状噬菌体 (FUSE5 )表面展示的随机 6肽和 15肽文库进行混合筛选 ,通过DNA序列测定确定其插入的氨基酸序列。结果 经过 3轮筛选 ,得到一些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克隆 ,随机挑选 10个克隆 ,进行DNA序列分析 ,其中 8个克隆含 6肽序列 ,2个克隆含 15肽序列。结论 用噬菌体技术能筛到与受损内皮细胞亲和力高、结合力强的特异性短肽  相似文献   
16.
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ManumyCin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Manumycin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Methythiazolyltetrazolium)法观察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Manumycin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bcl-2、p53、bax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Manumycin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且呈浓度依赖性,其IC50为(17.65±0.58)μmol/L。荧光显微镜检查显示Manumycin处理的HepG2细胞DAPI染色后,细胞核内可见浓染致密的颗粒荧光,典型细胞可见新月型改变,固缩或片段化的核。DNA凝胶电泳可见典型的DNA梯形带。流式细胞DNA直方图上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凋亡与Manumycin作用的时间和浓度相关。Manumycin能时间依赖性地诱导HepG2细胞发生G2/M期阻滞。Manumycin处理HepG2细胞后,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p5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Manumycin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有强烈的细胞毒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是诱导HepG2细胞凋亡。Manumycin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与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无关,而p53蛋白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在此过程中起了一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5,(34):4877-4879
目的:为中药药理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中药""药理研究""动物模型""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Pharmacology""Animal model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5年1月-2015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作用、分类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得到相关文献114篇,其中有效文献34篇。动物模型在中药的药理研究中可用于筛选中药成分、评价中药疗效、健全中药实验研究体系等;可大致分为疾病动物模型、证候动物模型和病证动物模型3类;目前应用中主要存在实验动物选择不适宜、照搬西医动物模型、缺乏标准的评价体系等问题。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在中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不断丰富中医药动物模型、总结分析相关理论、完善评价标准体系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单核——巨噬细胞和ECV304细胞是否表达死亡相关蛋白以及影响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因素。分别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孵育THP-1细胞,H2O2(1mmol/L)孵育ECV304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死亡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THP-1细胞及ECV304细胞均表达死亡相关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H2O2能分别诱导THP-1细胞和ECV304细胞死亡相关蛋白mRNA表达增高。实验结果提示死亡相关蛋白可能参与调节氧化应激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荠菜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分析其单糖组成。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总多糖,除蛋白,用Sephadex G-75进行纯化,水解后用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结果分离得到两个多糖组分1和2。气相色谱鉴定出其中四种单糖组成,D-木糖、L-鼠李糖、D-甘露醇和D-葡萄糖,其组成比例为1:1.8:270.8:1。结论从荠菜多糖中分离出两种多糖组分,组分2由8种多糖组成,鉴定出其中4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设计和合成新的染料木黄酮衍生物,探讨该衍生物拮抗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活性.方法 通过对染料木黄酮的氟化、烷氧基化,得到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建立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利用该模型,检测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对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的影响.结果 H2O2浓度为1.0 mmol/L是建模的适宜浓度.1.0 mmol/L H2O2孵育内皮细胞24 h,乳酸脱氢酶释放增多.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能够减少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的释放,其作用强于先导化合物染料木黄酮.结论 通过对染料木黄酮进行定向化学改造得到的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具有更强的拮抗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