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腘肌腱裂孔前、后缝合治疗盘状软骨损伤累及腘肌腱裂孔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累及腘肌腱裂孔区的外侧盘状软骨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和腘肌腱裂孔前、后缝合,术前指导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采用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采用测量患肢周径的方法评估康复锻炼的效果。结果患者住院5~7d,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无关节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关节交锁及疼痛症状均消失,McMurray试验及碾磨试验均呈阴性,术后1年治疗效果优良率达91.7%。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和腘肌腱裂孔前、后缝合治疗累及腘肌腱裂孔区域的外侧盘状软骨损伤,配合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及积极的功能锻炼,疗效满意,采用测量患肢周径的方法评估康复锻炼的效果,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肘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方法 12例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及活动受限。术中均采用肘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清除关节内游离体及病变滑膜,术后随访6~24个月,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作为疗效评定的标准,观察所有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评分及肘关节屈曲角度的改善情况。结果 12例患者随访6~24月(平均15月)。肘关节平均伸屈活动范围从术前的79.6°±10.3°提高到术后的128.4°±12.5°。肘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减轻。Mayo肘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5.4±13.1分提高到术后的89.2±11.7分。7例患者非常满意,4例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1.67%。结论肘关节镜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功能改善显著,是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2008年7月~2010年8月18例在该科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臀肌筋膜挛缩症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手术前、后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指导至术后6~18个月.结果 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18例患者术前均能积极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良好.于术后5~7 d顺利出院,切口Ⅰ期愈合,伤口未遗留明显瘢痕,未发生并发症,双下肢功能根据黄添耀等的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4.4%.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创伤小、出血少,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使患者积极主动接受并配合手术治疗,减轻手术痛苦,手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4.
目的胫骨远端内侧锁定板固定,因操作简单、方便,广泛用于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或者pilon骨折。但术后感染经常可见,本文就感染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2011年收治的18例胫骨内侧锁定板术后感染的病例,分析主要感染原因,总结治疗方案以及感染控制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部分感染是在术后尚未拆线时就发生,多与术中操作有关,如过度牵拉切口以及消肿不完全时就手术。有些是在伤口全部愈合,在出院后钢板表面皮肤因意外擦伤或者不小心撞破,出现皮肤感染,由外向内使骨折内固定区域感染。结论胫骨远下段骨折不仅要在手术中注意细致的操作,术后也要嘱咐患者保护好患肢,不要出现内固定表面的皮肤碰撞及擦伤,以免出现细菌经皮肤由外向内感染。在治疗上,以维护骨折稳定,清除或引流感染灶并用敏感抗生素治疗[5]。  相似文献   
25.
秦溢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3):399-401
股骨粗隆下骨折是髋关节周围骨折的一种类型,大多数学者将其定义为发生在小粗隆上缘平面至股骨峡部之间的骨折。有时骨折线可以向近端延续扩展至大粗隆及梨状窝区域;有时骨折线也可能向远端延伸超过股骨峡部扩展至股骨干区域[1]。有文献报道,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发病率约为所有髋部骨折的7%~34%[2-5],尽管其发病率不算高,但因为其特殊的解剖形态和位置使得其治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人脐带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移植对大鼠亚急性脊髓损伤GAP-43和SPRR1A蛋白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92只SD大鼠分为五组:行全椎板切除、未建模、未移植12只(A组);建模后未移植干细胞20只(B组);建模后移植1×106个干细胞20只(C组)、建模后移植3×106个干细胞20只(D组)、建模后移植5×106个干细胞20只(E组).在C、D、E组移植术后d1、d7、d14、d21对五组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取损伤脊髓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GAP-43和SPRR1A蛋白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区聚集迁徙情况.[结果]C、D、E组脊髓损伤区运动功能恢复和GAP-43、SPRR1A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A、B组,但D组、E组较C组显著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证实HUCMSCs在脊髓损伤区及其周围明显聚集并存活;BBB评分A组无变化,C、D、E组高于B组,D、E组高于C组,D组与E组无差异.[结论]HUCMSCs移植治疗亚急性期脊髓损伤,可促进脊髓损伤区域GAP-43及SPRR1A蛋白的高表达,改善大鼠的运动功能,选择3×106个干细胞作为静脉移植剂量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对胸锁关节前脱位和/或锁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6月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和/或锁骨近端骨折患者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6 h~10天,平均3.5天。均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X线片示骨折脱位复位且内固定位置良好。按照Rockwood胸锁关节评分法对疗效进行评价,优7例,良1例。所有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血气胸、内固定失效、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胸锁关节前脱位和/或锁骨近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稳定性好,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最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对84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进行腰椎MRI检查,诊断是否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改变,统计合并腰椎间盘突出影像改变的比例。结果 84例股骨头缺血患者中,27例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改变,只有3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有32.1%的患者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改变,应该注意避免将股骨头缺血坏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29.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住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结果 4380例痰培养标本中检出1326株致病菌,阳性率为30.3%,其中G-菌占76.9%、G+菌占11.1%、真菌占12.0%。耐药性分析: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美洛培南耐药率较低。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米诺环素、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仍以G-为主,但多药耐药的细菌及真菌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在治疗时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0.
软骨缺损常发展为骨关节炎,最终导致进行性全关节破坏。而由于血管的缺乏,关节软骨自我修复能力有限,成为了当今治疗的难题。随着组织工程学技术的发展,天然仿生材料联合细胞移植技术为修复受损软骨提供了可能性。天然仿生材料的通透性是其基本理化性质之一,可直接影响联合移植的软骨细胞的存活状态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定向分化,在联合细胞移植技术修复软骨缺损中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