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9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老年人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率较高。据统计,在全部AMI患者中,年龄≥75岁者几乎占1/3.老年人心肌梗死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并存,加之老年人冠状动脉顺应性差,冠状动脉病变广泛,狭窄更严重等,使高龄成为AMI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正因如此,多数用以评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疗效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均系统地将老年人作为除外标准之一。即使是纳入老年人的临床试验,老年人所占比例也很小。因此,人们对老年人STEMI患者的再灌注策略知之甚少。由于缺乏有关老年人STEMI时再灌注疗法风险/效益比资料,老年人AMI症状不典型,并存病多,就诊迟等原因,使老年人AMI接受再灌注疗法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下降:65~69岁者64.8%,70~74岁者60.1%,75~79岁者50.4%,80~84岁者35.4%,≥85岁者20.4%。近年来。老年人STEMI行再灌注治疗者的比例有所上升。日本学者Yagi等报道一组1855例AMI,其中年龄75~85岁的高龄者483例,采用再灌注治疗者264例(55%),再灌注成功率92%。此外,静脉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比较,究竟哪种再灌注疗法更优?至今仍不明确。本文搜索MEDLINE数据库中近年来有关老年人STEMI患者再灌注疗法的文献资料,综述老年人AMI后溶栓疗法与PCI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2.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1%,且随着年龄而增加。房颤常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慢性肺心病等。本试验旨在观察左房内径对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在心血管疾病中广泛应用,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预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认为,ACEI及ARBs在心律失常的预防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预防心房颤动方面研究较多,现就ACEI及ARBs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研究已证实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价值,至少已在无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患者中得以明确.因此他汀可能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尤其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现综述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n=30)和对照组(n=30)。联合用药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1次/d;替米沙坦片40 mg,1次/d。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监测血压、血脂、心电图、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出现关节疼痛1例,眩晕1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出现下肢水肿2例,头痛1例,发生率为10%。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均能耐受。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Tops  LF  Schaij  MJ  Holman  ER  苗丽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3):506-507
慢性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室结(AVN)消融及随后的永久起搏是针对慢性的、药物难治性Af的一种治疗选择,其控制症状方面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然而,最近研究表明,长期右室(RV)起搏可引起左室(LV)扩张(重构)、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原因未明,可能与长期RV起搏诱发LV失同步化,致LV功能减退有关。本研究主要评价左室功能正常、不伴瓣膜病的慢性Af患者AVN消融后长期RV起搏对LV功能和LV失同步化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55例接受AVN消融和永久性起搏的Af病人,其LV收缩功能正常,且无明显瓣膜病。于消融前及长期RV起搏后行超声…  相似文献   
47.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实践中最常遇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年龄增长,Af发病率显著上升。根据体表心电图Af分为粗颤和细颤。粗颤时f波围绕等电线波动,向上或向下振幅≥1mm,形态各异,类似心房扑动波。而细颤时f波在等电线上波动很小或者无波动。现研究Af两种亚型与临床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阿托伐他汀在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患者107例,分为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或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齐墩果酸治疗组,治疗观察疗程为3个月。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TC、LDLC、TG和HDLC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以及两组间血脂水平差异。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CSK9浓度。结果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齐墩果酸组包括TC、LDLC、TG和HDLC等在内的一般资料匹配,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均取得显效,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TC、LDLC和TG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阿托伐他汀+齐墩果酸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TC和LDLC下降效果更加明显,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初始血清PCSK9浓度差异无显著性(72.4±4.2μg/L比71.1±3.9μg/L;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血清PCSK9浓度升高了约3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72.4±4.2μg/L比95.1±3.7μg/L;P<0.01);阿托伐他汀+齐墩果酸组血清PCSK9浓度略有升高(71.1±3.9μg/L比77.6±4.4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显著性;但是阿托伐他汀组血清PCSK9浓度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齐墩果酸组,差异具有显著性(95.1±3.7μg/L比77.6±4.4μg/L,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TC(r=0.76,P=0.001)和LDLC(r=0.72,P=0.001)与PCSK9浓度显著相关,而HDLC和TG与PCSK9浓度相关性不明显。结论血清PCSK9浓度与TC和LDLC明显相关,齐墩果酸可强化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效果,其作用可能与齐墩果酸抑制PCSK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4例不同类型的CAD患者(即急性心梗组11例,不稳定心绞痛组46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17例)和18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NGAL和MMP-9水平。结果 CDA患者的血清NGAL水平为37.1±28.7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A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为9.98±5.76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梗组、不稳定心绞痛组的MMP-9值与NGAL值呈明显正相关(r=0.387,P〈0.05和r=0.314,P〈0.05),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结论血清NGAL和MMP-9水平升高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可作为CAD患者病情评估和预测斑块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与血脂、血糖相关性,评价P-选择素在冠心病预后估计中的意义。方法以42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4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梗患者20例(急性心梗组),三组患者都分别测定其P-选择素、空腹血糖(FBG)、果糖和血脂(TC、TG、LDL、HDL)含量水平。结果对照组P-选择素与血脂无明显相关性,观察组比对照组P-选择素含量明显升高(P〈0.05),TC及LDL含量也明显升高(P〈0.05),但是HDL含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中两组比较,三项血脂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含量都比较接近,三者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P-选择素与血脂含量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其中与TC、与LDL含量呈正相关性,与HDL呈负相关性,而与血糖含量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