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91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1篇
  2篇
中国医学   552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天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ymMap、PharmMapper、GEO、GeneCards等多个数据库获取天麻活性成分及AD疾病相关靶点。运用STRING、DAVID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天麻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关键成分,并将其与GEO数据库筛选的关键靶点导入CB-DOCK2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通过BioGPS数据库查询了解交集靶点在人体各组织、部位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 筛选得到的27个天麻活性成分与AD疾病共有176个交集靶点,靶点遍及人体肝、心、肺、胰、肾、全血、全脑等组织,靶点基因功能偏向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等。天麻可能通过作用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叉形头转录因子O(FoxO)、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通路相关的靶标起到治疗AD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天麻治疗AD的关键成分4-(4?-羟基苄氧基)苄基甲基醚、N6-(4?-羟基苄基)腺嘌呤核苷、巴利森苷J等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整合素β3(ITGB3)、纤连蛋白1(FN1)、E3泛素蛋白连接酶(CBL)、酪氨酸蛋白磷酸酶非受体1型(PTPN1)有较好的结合力,N6-(4?-羟基苄基)腺嘌呤核苷表现最好。结论 天麻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参与调控PI3K-Akt通路的相关靶点,同时调节肝、心、肺等器官正常运转,从而实现治疗AD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克隆丹参SmRopGEF1基因,研究其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应激反应和激素诱导下的表达水平。方法 根据前期丹参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SmRopGEF1基因特异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SmRopGEF1基因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SmRopGEF1蛋白序列特征及进化关系;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中诱导表达,构建35S启动的SmRopGEF1的绿色荧光蛋白原生质体瞬时表达载体,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mRopGEF1的亚细胞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逆境胁迫(低温、盐及干旱)和激素诱导(生长素、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下的基因表达量。结果 丹参SmRopGEF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701 bp,编码566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是62 362.99。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mRopGEF1蛋白含有1个PRONE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mRopGEF1蛋白与芡欧鼠尾草和一串红RopGEF1蛋白为高同源蛋白。成功构建pET28a-SmRopGEF1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氏菌Rosetta(DE3)菌株中表达、纯化出SmRopGEF1重组蛋白。亚细胞定位的结果显示SmRopGEF1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qRT-PCR实验结果表明盐胁迫和冷胁迫能够显著提高SmRopGEF1的表达量;干旱胁迫后丹参愈伤中SmRopGEF1表达量下降。茉莉酸甲酯诱导后SmRopGEF1表达量升高。结论 克隆了丹参SmRopGEF1基因,其在抗逆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可能参与茉莉酸甲酯信号转导。研究结果丰富了丹参防御反应机制的研究,为选育丹参抗逆优良品种、提高丹参的产量与品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3.
目的:使用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荷叶降脂方中药物的提取工艺,为药物的规范化生产和产业化形成提供可靠的研究基础。方法:采用水回流提取法提取,以荷叶碱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工艺,并将正交试验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实验数据作为反向神经网络的输入层,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作为网络的输出层,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仿真优化,得到最优提取工艺。结果: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为12倍量水、提取3次、0.5 h/次。结论:BP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可用于荷叶降脂方提取工艺的优化,科学合理,稳定可行,符合中药制剂研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考察甘松80%乙醇提取物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运动障碍的改善作用,探究甘松通过“肠-脑轴”改善PD大鼠运动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鱼藤酮致大鼠PD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左旋多巴(50 mg/kg)组及甘松低、中、高剂量(0.41、0.62、0.93 g/kg)组,通过旷场实验、斜板实验研究PD大鼠的运动障碍,ELISA测定PD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筛选出甘松80%乙醇提取物抗PD运动障碍的最优剂量。选择最优剂量组进行机制探究,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大鼠中脑黑质部位多巴胺DA能神经元特征标记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采用ELISA测定大鼠结肠及纹状体中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3,4-dihydroxyphenylaceticacid,DOPAC)、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和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  相似文献   
2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骨骼微结构改变和骨质脆弱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由于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加重,OP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加。中药在预防和治疗OP中表现出极好的前景和临床效果,然而传统动物模型具有耗时长、费用昂贵、无法准确概括骨疾病复杂性等缺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临床前OP疾病的研究进程。而斑马鱼模型可有效模拟人类骨质减少和OP表型,通过对斑马鱼模型在治疗OP研究中的优势和适用性及该模型在中药抗O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斑马鱼模型的广泛使用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陈建波  杨乐  刘芬  董玲 《中草药》2023,54(20):6629-6642
目的 建立中药配方颗粒辅料麦芽糊精的检测方法,为中药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提供分析技术支持。方法 建立配方颗粒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HPLC定量检测方法,根据样品经糖化酶水解后的葡萄糖增加量换算出麦芽糊精含量。基于中药浸膏与麦芽糊精不同比例混合物的中红外光谱(mid-infrared spectroscopy,MIRS)特征峰差异,建立配方颗粒中麦芽糊精的半定量检测方法。结果 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以准确定量检测配方颗粒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如果中药浸膏自身含有较多可经糖化酶水解产生葡萄糖的成分(淀粉、蔗糖等),HPLC检测配方颗粒中麦芽糊精时存在系统性正误差,可通过中药浸膏酶解后葡萄糖增加量、待测样品酶解后蔗糖减小量等部分修正正误差。如果中药浸膏自身少含或不含淀粉、蔗糖等可经糖化酶水解产生葡萄糖的成分,HPLC检测配方颗粒中麦芽糊精时存在系统性负误差,换算公式偏差、麦芽糊精纯度、样品处理损失等导致根据样品酶解后葡萄糖增加量计算的麦芽糊精“检测含量”预期低于根据生产投料计算的麦芽糊精“名义含量”。麦芽糊精含量越高,配方颗粒MIRS中1200~900 cm-1区域的...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利用一种改进的三箱社交装置评价动物的社交偏好程度,并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大鼠作为社交障碍模型动物,以同源大鼠(WKY)大鼠和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采用治疗ADHD的临床常用中成药小儿黄龙颗粒(1.88 g/kg、3.75 g/kg)灌胃给药16 d。利用改进的三箱社交箱,以待测鼠在陌生鼠侧密切交流区的时间、频次、路程及相关比例作为行为学指标,检测该方法对社交行为评价的可行性。结果:与Wistar大鼠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与WKY组大鼠在密切交流区域及有陌生鼠侧区域的时间显著减少(P<0.01),其他指标如频次、路程及比例也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小儿黄龙颗粒两剂量均能增加模型大鼠上述各指标数值。结论:该方法能准确捕捉动物的社交行为特征,实现对动物社交偏好程度的全面、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201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中医药领域的资助和30所医学院校中医药学的科研竞争力。方法:基于2010-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信息,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数量、资金数量和项目负责人数量3方面,构建了竞争力指数,并对30所医学院校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2010-2019年,中医药基金数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基于CRCI-TCM指数,30所医学院校中医药学科研竞争力可分为4个等级。结论:不同院校、地区间中医药学科研竞争力差距显著,呈现出学术资源聚集、研究机构多元化的现象,部分院校存在学科发展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日益重视,而中药配方颗粒既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随证加减,又有服用便捷、适宜工业生产等优点,成为推动中药"走出去"的有力助力。通过回顾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历程、分析相关数据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市场情况及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探讨,提出利用政府间交往推进中药国际贸易、充分发挥海外资源平台作用、帮助监管部门建立符合中药配方颗粒特点和审批国政策的合理化国际审批方案、争取国际标准主导权的建议,为推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以北京中医医院互联网处方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为例,分析互联网中医医疗的特色特点, 为互联网医院药房建设合理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分析的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抽取2020 年3-6月的互联网中药饮片处方,采用Excel 2010对患者情况、药味、剂数、饮片使用频率等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结果:北京中医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以来共诊疗患者621例、1378人次,线上饮片处方共计1022 张、16872剂。其中,患者年龄涵盖各年龄段,但以31~60岁为主,达到了412人,占66.3%;本研究涉及医院科室17个,以肿瘤、皮科、肝病科位居前位,占63.4%;患者所在地区分布以华北地区为主,占60%。 结论:开展线上中医互联网诊疗服务是日常线下门诊医疗的重要补充,在保证中医辨证论治特点的同时,可有效缓解看病难等问题,使优质医疗服务的范围得到了有效拓展。针对互联网药房服务目前面临的监管与技术困局,本文提出线上药房建设“八要素”,为互联网药学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