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41.
中风后失语自古作为中风病的兼证,各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认识不同,唐宋以前的医家发挥了外风理论,重视"内虚邪中"学说,金元以后,则以内因立论,突出了风、火、痰、虚、气、血的作用,然而"内虚邪中"学说也开启了中风后失语从肾论治之先河。历代文献记载均贯穿中风病的病本在肾、从肾论治,基于《黄帝内经》、《难经》中理论,从肾—髓—脑的关系来阐述肾脑相关,把髓作为肾脑关系的中间环节。现代生物学基础研究亦证实了脑肾相关性,为中风后失语从肾论治提供了客观依据,文章将对其理论渊源和现代生物学基础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42.
屈静  邹忆怀 《吉林中医药》2012,32(10):1017-1018,1039
目的:研究解毒通络法对脑卒中急性期证候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6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72 h以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苦碟子注射液(40 mL/次,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400 mg/次,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分2个时点进行监测,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及细胞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小板聚集等测定.结果:证候改善情况比较,2组风值、瘀值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火值、对照组痰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室指标的比较,2组IL-6治疗后优于治疗前,治疗组OX-LDL、NSE、血小板聚集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通络法能够显著改善中医火证证候评分,减低IL-6、NSE、血小板聚集、OX-LDL,治疗脑卒中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43.
笔者对目前方证相应临床研究作了简单概述,归纳总结了目前开展前瞻性、多中心方证相应临床研究存在的难点,同时以缺血性中风方证相应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为例,分析了目前开展缺血性中风方证相应临床研究的可行性。笔者认为目前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方证相应临床研究存在以下难点:对照组难于设计,缺乏客观定量化的证候诊断标准,缺乏规范的针对证候的治疗方案,切实可行的随机盲法难于设计。此外,前瞻性、多中心方证相应临床研究的开展还需要多中心研究平台的建立及充足的研究经费的支持。今后开展前瞻性、多中心方证相应临床研究需亟待完善标准、规范的获取、采集临床信息的方法及流程。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8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调控血压、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和保护脑细胞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00 m L/d,输液泵泵入,20 m L/h,共14 d。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组病变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改善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内分水岭脑梗死责任动脉远端的血流速度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5.
王孟英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温热经纬》作为温病学名著,系统论述温病包括温热类和湿热类温病,在继承《内经》《伤寒论》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叶天士、薛生白等诸多温病大家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集诸家之大成,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加以创新,融合寒温理法于一炉,切合临床实用。全面学习、深刻领会王孟英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理念,不仅有利于理解温病学理法,更有利于提高临床各学科疗效。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抑郁(depress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dPD)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将纳入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254例)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数标准分为抑郁组(HAMD≥8分,135例)和非抑郁组(HAMD8分,119例),采用帕金森病证候要素量表(PD-PES-13)进行证候要素辨别,比较2组中医证候要素积分和比率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法计算出中医证候要素对dPD发病的危险度。结果抑郁组中阴虚证、内热证、气滞证的比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阴虚证、内热证、气滞证及髓减证积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中医证候要素对dPD的危险度显示,dPD的发生与阴虚证(r=0.518,P=0.043)、内热证(r=0.712,P=0.007)和气滞证(r=0.716,P=0.014)呈正相关性,OR值分别为1.679、2.038和2.016。结论 dPD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以阴虚、内热、气滞和髓减为主,且前三者均会增加dPD发病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47.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观察针刺阳陵泉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被动运动的中枢即刻效应,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1.5T磁共振扫描仪,对6例右侧脑梗死恢复期左侧偏瘫患者,在针刺左侧阳陵泉前后被动对指运动时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并以假穴针刺作对照,观察其相应脑部的即刻激活部位.结果:所有患者被动运动的激活区集中在右侧运动感觉皮层,与假穴相比,针刺阳陵泉在左侧岛叶前部、额下回、中央前回、梭状回、小脑等区域,中枢效应强于假穴,这些区域涉及多个大脑网络.结论:针刺阳陵泉可能通过调节运动相关网络促进偏瘫恢复.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加减方对大脑中动脉线栓(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血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含量及其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 protein 70,HSP70)表达的干预效应。方法 MCAO法制作SD大鼠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第二天开始给予地黄饮子加减方浓缩煎剂灌胃,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7天,于最后一次灌胃后1小时取材,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HPA轴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HSP70表达。结果经地黄饮子治疗后:MCAO模型大鼠血浆皮质醇(COR)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黄饮子组较模型组脑组织的HSP70表达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COR含量与脑组织HSP70表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RH、ACTH含量则与HSP70表达无明显相关性,地黄饮子组HPA轴各指标与脑组织HSP70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可能通过纠正HPA轴的紊乱状态、提高大鼠脑组织HSP70表达等途径在脑缺血急性期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加减方与化痰通络汤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灌胃尼莫地平药液12 mg/(kg·d)]、地黄饮子加减方组[灌胃地黄饮子加减方药液7.9 g/(kg·d)]与化痰通络汤组[灌胃化痰通络汤药液6.5 g/(kg·d)],每组8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干预7天。建立MCAO大鼠模型,分别在术后3 h、6 h、1 d、6 d、7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干预后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血清皮质酮(cortisone,CORT)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CRH、ACTH降低(P0.05,P0.01),CORT及脑组织MMP-9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黄饮子加减方组和化痰通络汤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CRH、ACTH升高,CORT及脑组织MMP-9表达降低(P0.05,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地黄饮子加减方组血清CORT降低(P0.05),化痰通络汤组MMP-9表达降低(P0.01)。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与化痰通络汤均能明显改善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地黄饮子加减方调节紊乱的HPA轴功能、化痰通络汤抑制大鼠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0.
贾育松  张若鹏 《临床荟萃》2010,25(9):747-749,753
目的 通过测量兰州市区1865例次汉族、回族健康人群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确定本地区汉族、回族BMD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并比较研究汉族、回族BM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 使用X线骨密度仪(prodigy DPX-NT型美国GE-Luner公司)测定兰州市区20~75岁以上的汉族、回族健康人群的腰椎和股骨BMD,按不同性别每5岁分为一年龄组,得出BMD均值、标准差.结果 汉族、回族男性及女性各部位出现骨峰值的年龄段略有不同,腰2~4椎体汉族、回族男性及女性基本在30~35岁左右达到骨峰值,汉族、回族男性及女性的股骨颈骨峰值在25~30岁年龄组,汉族、回族男性及女性的大转子骨峰值在20~25岁年龄组,汉族、回族男性及女性的Ward三角区骨峰值在25~30岁年龄组,但多数均在40岁前随骨量逐渐增加而达到骨峰值.其后随年龄的增长BMD降低,女性BMD在50岁后加速下降.男性无加速下降的趋势.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兰州市区汉族、回族各年龄段BMD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为今后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研究提供了客观数据和比较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