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胃癌患者约占全球胃癌患者总数的39.4%,以进展期为主,发病率与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前列,目前我国的胃癌诊治条件仍面临着严峻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的升高以及部分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我国胃癌外科治疗模式也发生一定改变,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地位。全文就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晚期胃癌转化外科治疗、胃癌微创手术等近年外科热点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过程中制定胃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摘 要:[目的] 探究在后Z0011时代,冰冻检测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数目对于术中腋窝进一步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9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诊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中SLN行冰冻检测。结合常规病理结果评估冰冻检测的效能。以SLN阳性数≤2枚和>2枚作为分类,计算冰冻检测和常规病理检测SLN阳性数目的符合率。[结果] 共有1 841例患者纳入研究,假阴性率为25.6%。宏转移、微转移和孤立肿瘤细胞转移的假阴性率分别为14.3%,58.2%和79.3%。有227例冰冻病理记录了SLN转移数目,冰冻病理检测与常规病理检测的SLN阳性数符合率为95.6%(217/227)。结合冰冻结果,87.2%(198/227)SLN阴性且符合Z0011标准的患者可免除腋窝淋巴结清扫。[结论] 冰冻检测是一项安全有效的SLNB方法。结合术中冰冻检测的SLN阳性数目,符合Z0011标准的患者可以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63.
摘 要: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恶性肿瘤,近20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恶性胸膜间皮瘤高风险人群及患者的早诊早治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至关重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治共识指南,将促进中国恶性胸膜间皮瘤早期诊断的同质性和规范性。《恶性胸膜间皮瘤(MPM)诊治共识(2022,杭州)》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的原则和方法,整合近年来国内外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同时结合恶性胸膜间皮瘤临床实践经验。针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流行病学、病理学、辅助检查、手术、放疗、内科治疗、电场治疗、姑息支持治疗等关键问题给出了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规范恶性胸膜间皮瘤筛查与早诊早治实践,进一步提升中国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4.
李慧慧  梁斐  曾剑 《肿瘤学杂志》2022,28(12):1052-1062
摘 要:IMpower010是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的Ⅲ期研究,该研究比较阿替利珠单抗和最佳支持治疗(best supportive care,BSC)对辅助化疗后完全切除的Ⅰ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是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次要疗效终点为意向治疗(intention to treat analysis,ITT)人群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安全性结局,根据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肿瘤细胞表达(tumor cell,TC)< 1%、1%~49%和≥50%进行分层。结果显示,PD-L1 TC≥1% Ⅱ~ⅢA期患者中,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对比BSC,2年DFS率为74.8% vs 61.0%,3年DFS率为60.0% vs 48.2%,中位随访32.8个月的DFS显著延长,分别为尚未达到 vs 35.3个月(DFS:HR=0.66,95%CI:0.50~0.88)。所有随机化Ⅱ~ⅢA期人群亚组分析中阿替利珠单抗组DFS优于BSC组,尤其是在PD-L1 TC≥50%患者中观察到最大程度的DFS获益(HR=0.43,95%CI:0.27~0.68),2年DFS为87.1% vs 61.2%,3年DFS为73.8% vs 48.6%。在安全性方面,两组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阿替利珠单抗组和BSC组分别为22%(108/495)和12%(57/495)。基于该项研究,阿替利珠单抗在多个国家被批准用于完全切除的、基于铂类化疗的PD-L1 TC≥1% Ⅱ~ⅢA期NSCLC患者的辅助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65.
王谨  莫淼  季永领 《肿瘤学杂志》2022,28(11):972-981
摘 要:KEYNOTE-799研究近期更新了2年生存结果。这是一个由10个国家52个研究中心参与的非随机Ⅱ期研究,旨在研究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的疗效,其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和3级及以上肺炎的发生率。研究共纳入216例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其中112例患者进入A队列(鳞癌和非鳞NSCLC),104例患者进入B队列(非鳞NSCLC)(2022ASCO更新时变为102例)。两组在给予帕博利珠单抗+化疗诱导治疗1个周期后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接着行帕博利珠单抗巩固治疗。结果显示,A队列ORR为71.4%,疾病控制率(DCR)达到88.4%;B队列ORR为75.5%,DCR达到93.1%。A队列中位PFS为 30.6 个月,2年PFS率55.3%;B队列中位PFS未达到,2年PFS率为60.6%。两队列的中位OS和缓解持续时间都未达到。KEYNOTE-799进行了免疫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尝试,有望使更多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接受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197例MM患者,测定LMR值,绘制ROC确定LMR的最佳临界值,按照LMR最佳临界值分为高LMR组(104例)和低LMR组(93例),分析LM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然后利用Log-rank方法比较不同LMR水平的MM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差异。结果 通过ROC曲线确定LMR预测生存的最佳临界值为3.55,不同LMR水平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ISS分期和血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7.10、17.72、4.38,P均<0.05)。高LMR患者PFS高于低LMR水平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P<0.05)。结论 高LMR的患者PFS较低LMR的患者高,低LMR可能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67.
卢珂  刘鲁迎 《中国肿瘤》2020,29(7):537-543
摘 要:胆系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胆囊癌及胆管癌,在亚洲国家较为常见。胆系恶性肿瘤的预后很差,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转移比例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对这一类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有了一定的了解,诊断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术后辅助治疗一直没有明确的方案。该文拟就胆系恶性肿瘤的术后辅助化疗、辅助放化疗和预后因素等问题,综述其现状和研究进展,并讨论未来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8.
朱陈  龚巍巍  钟节鸣 《中国肿瘤》2020,29(12):899-903
摘 要:[目的] 结直肠癌位居浙江省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死亡第4位,是威胁居民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开展结直肠癌筛查,实现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结直肠癌负担的有效手段。[方法] 2020年浙江省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纳入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在全省范围内向50~74周岁户籍居民提供免费结直肠癌筛查服务。本文将重点阐述该项目的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结果] 项目充分考虑浙江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和公共卫生资源状况,结合浙江省结直肠癌筛查经验和工作基础,制定了筛查策略。 [结论] 浙江省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为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结直肠癌筛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9.
罗小宁  张羽  涂福平 《中国肿瘤》2020,29(12):976-984
摘 要:[目的] 了解外审专家对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中审稿专家和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情况,完善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机制。[方法] 以《预防医学》杂志外审专家为调查对象,基于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推送和回收问卷,调查6类及其中常见的6种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7类及其中常见的7种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情况。[结果] 调查外审专家共225人,回收问卷185份,有效问卷182份,问卷有效率为98.38%。其中男性129人,女性53人;年龄以30~60岁为主,占96.63%;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为主,其中正高93人,占51.10%;副高75人,占41.21%;以硕士学历为主,73人,占40.11%;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110人,占60.44%;5年内人均发表论文9篇,最多发表30篇;最近1年审稿少于6篇96人,占52.75%,6~11篇46人,占25.27%,12篇及以上40人,占21.98%。6类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93.68%,6种常见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83.61%;7类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92.31%,7种常见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平均为86.73%。[结论] 外审专家对于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的审稿专家和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的认知率较高,但对于具体学术不端行为的辨识能力尚需提高;编辑部应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外审专家辨识学术不端行为的能力,完善同行评议机制。  相似文献   
70.
摘 要:[目的] 分析奥希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并探索ddPCR方法外周血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R)T790M突变的丰度与奥希替尼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癌肺癌患者,采用ddPCR法测定外周血T790M突变丰度,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模型进行生存预后分析,并探索疗效相关T790M突变丰度的界值。[结果] 外周血EGFR T790M突变丰度中位值为0.89%(0.02%~35.10%)。将突变丰度分为<5.00%和≥5.00%两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6.5%和88.9%(P=0.00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80个月和21.83个月(P=0.039)。Cox回归分析显示,初治时基因类型(EGFR 19外显子缺失和21外显子L858R突变)、PS评分、外周血EGFR T790M突变丰度分组(<5.00%和≥5.00%)是奥希替尼治疗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EGFR T790M突变丰度可能可预测奥希替尼治疗的晚期EGFR T790M突变NSCLC患者的有效率和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