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5篇
  免费   729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6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188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762篇
预防医学   25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8篇
  18篇
中国医学   167篇
肿瘤学   100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354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91.
阐述3种典型的信息包封装模式基本原理并对3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医学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需求,提出面向语义化的医学数字资源封装模式,为长期保存仓储关联数据的形成、长期保存规划中的保存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992.
医疗安全的核心是医疗质量。整形美容行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中暴露出了诸多危及患者医疗安全的问题,整形美容行业的乱象亟需整治,同时需要业内制定行业标准,规范整形美容行为,以保障医疗安全。本文通过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整形美容专业质量控制(质控)中心的建立背景,结合工作现状和相关整形美容法律法规,指出质控中心的发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93.
以国内外电子病历信息抽取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基于CiteSpace构建关键词共现图谱、时间线聚类图以及共被引网络图,可视化揭示电子病历信息抽取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重点领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SAPHO综合征为一组以皮肤病变和骨关节病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但是由于其发生率较低且临床表现多样,对于SAPHO 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目前仍然存在挑战。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其各种骨关节病变及其影像学特征,对于此类罕见疾病的早期诊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SAPHO综合征骨关节病变影像学表现及其研究进展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995.
抗Ⅳ型胶原酶抗体Fv片段与力达霉素融合蛋白的免疫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融合蛋白Fv-LDP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制备,其抗体部分为抗Ⅳ型胶原酶抗体3G11的单链抗体scFv,相当于"弹头"的载体部分为力达霉素辅基蛋白LDP.本实验研究了融合蛋白Fv-LDP的免疫学活性.方法 采用间接ELISA方法和免疫细胞荧光方法检测融合蛋白Fv-LDP的免疫学活性,明胶酶谱实验观察融合蛋白Fv-LDP对肿瘤细胞分泌明胶酶的影响,重组基膜侵袭实验分析融合蛋白Fv-LDP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制备兔抗Fv-LDP多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融合蛋白Fv-LDP与人乳腺癌组织的免疫反应性.结果 融合蛋白Fv-LDP与Ⅳ型胶原酶、纤维肉瘤HT-1080细胞、结肠癌HT-29细胞、肺癌PG细胞等均具有免疫反应性,3种细胞中以HT-1080细胞的相对亲和力最高,其次是PG细胞,HT-29细胞.免疫细胞荧光结果显示,肿瘤细胞HT-1080胞质着绿色荧光,表明融合蛋白Fv-LDP结合于肿瘤细胞的胞质部位.融合蛋白Fv-LDP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分泌明胶酶,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对人工基膜的侵袭,并呈剂量依赖性.人乳腺癌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融合蛋白Fv-LDP与乳腺痛癌细胞胞质部位结合,阳性着色部位与MMP-9抗体的染色一致.结论 融合蛋白Fv-LDP基本保留了完整单抗3G11对明胶酶的免疫活性,又囚其携带有"弹头"的载体蛋白LDP,可以用烯二炔发色团进行强化,因此,有可能用于制备抗肿瘤抗体药物.  相似文献   
996.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癌症,致死率较高。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是导致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寻找胃癌转移的治疗靶点,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意义重大。最近大量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胃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它们参与了胃癌转移的多种生物学过程。该文对LncRNA调控胃癌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理解胃癌转移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通过微信平台构建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多媒体、交互式、患者全程化管理的肿瘤药学服务系统。方法 系统分设微信端和PC端药师工作站若干模块,利用微信订阅号和小程序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药学科普、抗肿瘤药物药品说明书查询、患者个性化服务等功能。结果 借助微信平台优势建立了集药品信息查询、资讯发布、药学服务于一体的肿瘤药事服务系统,实现了包括多媒体用药宣教、药品知识库建立、患者全程化管理的特色药学服务功能,在乳腺癌患者中推广患者全程管理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肿瘤药学服务系统有助于发掘存在用药监护需求的肿瘤患者,延伸药师对院外肿瘤患者的高质量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998.
为从化学角度探索单宁酸与牛颈静脉的交联机制,使用5种含有单宁酸不同特征基团的模式分子,分别对戊二醛固定后的牛颈静脉带瓣血管进行交联处理。体内实验采用20只SD大鼠皮下植入处理后的带瓣血管,21和60 d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抗钙化效果,用Masson和EVG染色测定交联程度。体外采用热稳定性和酶解实验检测交联程度,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带瓣血管化学结构的变化,推测单宁酸与带瓣血管交联作用的类型;进一步在确定交联类型的体系中加入系列浓度梯度(0.1、0.3、0.5、1 M)的尿素,对交联类型使用同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含多酚羟基的单宁酸组带瓣血管交联程度最高,21和60 d钙含量分别为2.25、8.26 mg/g,抗钙化能力最优(P<0.0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中,单宁酸组带瓣血管有氢键生成。浓度梯度尿素实验表明,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单宁酸与牛颈静脉组织交联程度下降(P<0.05),60 d时单宁酸组钙含量为8.10 mg/g,远低于加入0.1 M尿素组的16.83 mg/g和0.5 M尿素组的50.76 mg/g(P < 0.001)。研究表明,单宁酸对牛颈静脉带瓣血管的交联作用是由其所含的多酚羟基与组织中蛋白质基团间通过氢键而产生的,为进一步优化单宁酸抗钙化处理流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黎立喜  张娣  马飞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22):1141-1144
  目的  比较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ACCB)与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方法  分析2004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26例ACCB与216例三阴性ID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疾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曲线,Log-rank法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72.4个月,4例ACCB患者出现复发转移,肺和肝是常见的转移部位。与IDC相比,ACCB的发病年龄>60岁、Ki-67低表达、神经侵犯、分期早(Ⅰ期和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高(P<0.05)。与IDC相比,ACCB患者的5年DFS率和OS率有获益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67低表达ACCB患者的中位DFS显著高于Ki-67高表达者(χ2=4.633,P=0.031)。无神经侵犯的患者较有神经侵犯者的DFS显著改善(χ2=3.861,P=0.049)。  结论  Ki-67高表达和神经侵犯是ACCB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与三阴性IDC相比,ACCB具有Ki-67低表达、神经侵犯、腋窝淋巴结阴性、分期早的临床病理特点和以保乳术为主、不行辅助化疗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现代综合治疗模式及诊断技术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放化疗有效者行脑预防照射(PCI)的疗效及复发失败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间共201例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且达有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的局限期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治疗采用以调强放疗和≥4周期EP/CE方案化疗为主的同步或序贯放化疗,采用脑MRI(90.0%)或CT(10.0%)重新评估有无脑转移。比较PCI组(91例)及非PCI组(110例)的长期生存及复发失败类型。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77.3个月(95%CI为73.0~81.5个月)。PCI组中位总生存(OS)为58.5个月,2、5年OS分别为72.5%、47.7%;非PCI组中位OS为34.5个月,2、5年OS分别为61.7%、35.8%(P=0.075)。PCI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为22.0个月,2、5年PFS分别为48.0%、43.4%;非PCI组中位PFS为13.9个月,2、5年PFS分别为34.4%、26.7%(P=0.002)。PCI组2、5年累积脑转移率为6.6%与12.2%,非PCI组为30.0%与31.0%(P=0.001);初发脑转移率分别为4.4%与25.5%,中位初发脑转移时间分别为11.9个月与8.7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综合治疗后疗效评价(P<0.001)、PCI(P=0.033)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层分析表明综合治疗后达CR患者行PCI显著提高5年PFS(72.7%∶48.0%,P=0.013),疗效达PR者行PCI未提高5年PFS(26.1%∶20.2%,P=0.213)。结论 在现代放化疗综合治疗模式下和更准确的脑转移诊断方法下,放化疗有效的局限期SCLC患者行PCI可改善PFS,降低初发脑转移率和全部脑转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