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03篇
药学   36篇
  10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53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目的 系统了解全球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模型研究,为构建我国人群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模型及开展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 1995-2015年结直肠癌自然史模型研究,摘录汇总癌前病变及癌症分期的分类系统及对应转归概率,指标主要为1年进展或消退概率的中位数(M)值。结果 最终纳入24篇文献,其中多数(22篇)采用马尔可夫模型。腺瘤分类系统包括按风险高低(9篇)和腺瘤大小(13篇,细化为两种)。(1)基于风险分类系统的研究显示,从健康发展为低风险腺瘤其1年概率的M=0.016 0(0.002 2~0.020 0),低风险进展为高风险腺瘤和高风险进展为结直肠癌概率的M值分别为0.020(0.002~0.177)和0.044(0.005~0.063)。(2)7篇以腺瘤10 mm为界的模型文献提示,由“健康”发展为<10 mm腺瘤的1年概率M=0.016 7(0.015 0~0.037 0),<10 mm腺瘤发展为≥10 mm的概率M=0.020(0.015~0.035)。(3)6篇以腺瘤≤5、6~9及≥10 mm(微小、小及大)为分界的文献中,由“健康”发展为微小腺瘤概率的M=0.013(0.009~0.019),微小腺瘤成为小腺瘤和小腺瘤成为大腺瘤概率的M值分别为0.043(0.020~0.085)和0.044(0.020~0.125)。结直肠癌分期系统主要包括癌灶范围分类(LRD,10篇)和Dukes’分期(7篇),TNM分期研究仅3篇,其参数更有限。个别文献提供了“锯齿状腺瘤路径”及其参数。结论 目前全球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模型研究文献有限,且多将“腺瘤”设置为癌前病变类型,而按“腺瘤风险”的分类与我国临床及大型癌症筛查项目一致,文献常见的癌症分期系统较难与我国主要使用的TNM系统数据对接,后期参数确定还需结合结直肠癌其他分期系统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102.
摘 要 目的:了解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方法:以“喜炎平”或“Xiyanping”为检索词,检索Cochrane 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Disc、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资料,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结果:共纳入1 598篇文献,其中16.2%发表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用药领域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手足口病为主,分别约占50.4%、22.7%、20.5%,其余为部分外科疾病、皮肤科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用药方式以静脉注射为主(90.8%),雾化吸入占4.2%,但给药速度、单次给药时间和停药后随访时间的报告比例均未达3%。将喜炎平注射液作为核心干预并设对照(多为利巴韦林注射液或空白组)的研究有1 393项(90.5%),涉及患者105 703位。无研究提供样本量计算依据。1 431篇自报随机对照试验中,错误使用回顾性资料、未提及具体随机方法、未提及盲法和未提及分配隐藏的比例分别为20.5%、85.7%、99.2%和99.7%。其中,只设一个对照组且以有效率作效果指标的1 256篇研究中,样本量不满足者占85.8%。结论:喜炎平注射液上市后研究关注度很高,研究资源充足,但质量存有不足,主题有待调整。建议今后研究充分利用患者资源,从临床实践中凝练新的问题,结合高质量、大样本的设计回答药品在各种情况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企业、政府、期刊等多方也应合力发挥必要的引导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背景与目的肺腺鳞癌是肺癌中的一种少见类型,混合有腺癌和鳞癌两种恶性组织成分,侵袭性高、预后差。本研究旨在探讨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72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位34.7个月,5年生存率为14.9%,肿瘤长径、转移(metastasis, M)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 TNM)病理分期、基因突变、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腺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4.
背景与目的肺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病理类型,晚期肺鳞癌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与传统化疗联合能够为患者带来生存改善。本研究分析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2011年11月-2015年5月采用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传统化疗方案治疗的15例晚期肺鳞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14例可评估患者中疗效评价最佳即为部分缓解5例(35.7%)、疾病稳定7例(50.0%)、疾病进展2例(14.3%),客观缓解率为35.7%,疾病控制率为85.7%,中位无进展生存为9.3个月。全组患者治疗耐受良好,3度不良反应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15,13.3%)和呕吐(1/15,6.7%),其余不良事件均为1度/2度。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可取得较好的客观疗效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人类微小RNA-141(has-miR-141)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24 h内的血清标本,以同期收治的12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24 h内的血清和5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has-miR-14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has-miR-141表达水平与5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has-miR-141的表达水平(2.6295±2.038)高于对照组的(1.561±0.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has-miR-141表达与组织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诊断有关(P﹤0.05),非子宫内膜样癌、淋巴结转移、Ⅲ期+Ⅳ期患者has-miR-141的表达水平高于子宫内膜样癌、无淋巴结转移、Ⅰ期+Ⅱ期患者。不同组织病理分级、年龄、CA125值患者血清中has-miR-141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has-miR-141呈高表达水平,且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有关。has-miR-141有可能成为一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新型标志物,同时有可能作为进展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依据,从而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87例胃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时所采用的设备类型将患者分为3D腹腔镜手术组(n=38)和2D腹腔镜手术组(n=49),所有患者均由单一治疗组收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理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清扫淋巴结个数及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腹腔镜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2D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2D腹腔镜手术组短(P>0.05);两组患者中均无中转开腹病例;8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随访期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无肿瘤复发,无患者死亡.结论 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可为术者提供清晰的三维立体视觉,操作精细,值得临床推广,但仍需要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7.
常鹄  昌盛  龙东波 《中国肿瘤》2016,25(11):870-873
健康科普教育对癌症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改进生活方式,预防癌症发生;减少医疗费用,减轻就医负担;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推动癌症医学研究的进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中心,不断丰富健康科普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科普教育人员的整体素质;创新健康科普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与媒体沟通合作.  相似文献   
108.
王燕  郑容  樊蓉  林琳  耿建华 《中国辐射卫生》2023,32(1):46-51+61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DTC)骨转移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DTC骨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DTC骨转移治疗。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构建生存曲线,通过log-rank检验及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影响预后因素,着重分析治疗方式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08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5、10、15、2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4.4%、24.3%、9.8%、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一骨转移灶、不发生临床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 SREs)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P=0.003~0.019)。接受联合治疗(P <0.001)及只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P=0.109),预后均好于接受了非131I的治疗患者。多因素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单一骨转移灶、SREs、治疗方式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DTC骨转移的患者,仅有单一骨转移,没有发生SREs以及采用131I治疗联合多种治疗手段与良好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9.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6):269-273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腹膜转移是胃癌常见的转移方式.腹腔冲洗细胞学阳性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远处转移,治疗原则尚无明确定论.目前进展期胃癌治疗的基础依然是根治性手术结合术后辅助化疗,转化治疗对腹腔冲洗细胞学阳性胃癌患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腹腔冲洗液转阴后可以有效改善预后.腹腔热灌注化疗与术中腹腔灌洗治疗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可以有效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目前对腹腔冲洗细胞学阳性胃癌患者治疗原则的临床研究多数属于回顾性且样本量较小,我们建议对这些患者进行多学科MDT讨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且鼓励此类患者参加相关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功能监测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组(P组)和吸入麻醉组(S组)。P组和S组麻醉维持分别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和七氟烷复合芬太尼。术中以肌颤搐(TW)恢复的比值(%)来监测肌肉松弛程度(0% TW代表完全肌肉松弛)。记录两组患者0% TW的持续时间(T0)以及恢复至5% TW、10% TW、20% TW和30% TW的时间(T5、T10、T20、T30),在上述肌肉松弛条件下的喉返神经监测指标(EMG0、EMG5、EMG10、EMG20、EMG30)。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现体动反应的人数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P组患者的T0、T5、T10、T20和T30均明显短于S组(P<0.05)。喉返神经监测指标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首次诱发出喉返神经监测肌电信号的时间(35.6±4.7min)明显早于S组(44.4±4.5min)(P<0.05)。P组患者的体动反应人数(2名)明显少于S组(9名)(P<0.05)。P组患者的收缩压最高值(147.3±11.8mmHg,1mmHg=0.133kPa)和最大上升幅度(12.5%±8.6%)亦明显低于S组(157.2±10.9mmHg、18.0%±9.4%)(P<0.05)。结论 与吸入麻醉相比较,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更早地获得喉返神经监测肌电信号,而且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患者体动反应少,更适合于喉返神经监测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