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21.
金属 β 内酰胺酶 (metallo β lactamase ,M β L)按Bush分类 ,属于 3型酶[1 ] ,不仅能水解各种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且能水解碳青霉烯类。由于目前的ESBL菌感染的治疗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首选 ,临床上出现了一些亚胺培南耐药菌 ,给治疗带来困难。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检测M β L的方法 ,我们对国外介绍的检测法进行了摸索和探讨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菌株  2 0株产M β L的菌株均分离于本院临床标本 ,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 1株 ,铜绿假单胞菌 8株 ,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 1株 ,所有测试菌株均用E test法鉴定 ,确证为…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及c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确诊的PCa患者73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患者76例及健康对照70例。采用西门子化学发光Advia Centaur CP检测各组tPSA、cPSA及c/t比值。结果 PCa组的tPSA、cPSA及c/t比值显著高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tPSA截断值为19.89μg/L,cPSA截断值为13.14μg/L时,区分PCa和BPH的灵敏度分别可达94.5%、95.9%,特异度分别为97.9%、91.8%,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6、0.98,尤登指数为0.924、0.877;χ2检验显示tPSA、cPSA与病理诊断结果无相关性(χ2分别为102.036、151.409,P0.05)。结论 tPSA、cPSA的水平分别达到19.89μg/L和13.14μg/L时应高度怀疑患者为PCa或PCa治疗后复发,应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3.
胱抑素C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源性标志物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在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住院的慢性肾病患者108例,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值分早期肾功能不全组、中晚期肾功能不全组,40例正常对照组取自本院体检健康人群。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分析法( PETIA) 测定血清cys C的浓度,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肌酐(Scr)浓度,酶偶联法测定尿素氮(BUN)。比较cys C、Scr、BUN与Ccr的相关性及其阳性检出率。采用似然比(LR)评价cys C的可靠性。结果 对照组、早期肾功能不全组、中晚期肾功能不全组的血清cys C分别为(0.63±0.41)、(2.59±1.32)、(7.13±1.68)mg/L。cys C、Scr 、BUN与Ccr均呈显著相关( P < 0.05),以cys C与Ccr的相关程度最密切。血清cys C的阳性检出率最高,LR以血清cys C为最佳。结论 血清cys C是一个敏感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对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检测脑苷肌肽对阿尔兹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的药理作用,观察其对于阿尔兹海默氏病病情改善情况,为建立AD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检测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细胞因子,结合硫磺素S染色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观察脑苷肌肽对AD小鼠病情的影响。结果脑苷肌肽可以有效恢复部分因AD所导致的氧化应激水平及TNF-α的升高,减少大脑皮层的淀粉样斑块,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和空间位置定位能力得到提高。结论脑苷肌肽可以有效缓解AD小鼠病情,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记忆学习能力,可能是治疗AD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作为乙肝病毒复制指标的可靠性.方法 对345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血清标本的HBeAg,HBV-DNA两个项目进行了检测,通过统计学方法 分析HBeAg阳性和阴性时乙肝病毒复制状态的差异性.结果 总体上HBeAg(+)患者.HBV-DNA的阳性率及复制水平均明显高于HBeAg(-)患者(P<0.01),但在102例HBeAg(+)患者中有2例HBV无复制,3例病毒复制水平较弱;在118例HBeAg(-)患者中有34例病毒复制水平较强.结论 HBeAg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HBV复制状况,但是尚不能作为HBV复制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孕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孕期进行HPV筛查的早孕期女性96例作为早孕组、中孕期女性96例作为中孕组、晚孕期女性96例为晚孕组,根据HPV是否阳性分为HPV感染组(HPV阳性组)108例和对照组(HPV阴性组)180例;测定孕妇宫颈分泌物和新生儿口咽部分泌物HPV感染情况。结果 HPV感染108例,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共61例占56.5%;早孕组感染18例,感染率为18.8%,中孕组感染33例,感染率为34.4%,晚孕组感染57例,感染率为59.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HPV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妊娠孕周的增加宫颈HPV感染率升高,宫颈HPV感染可垂直传播给胎儿,剖宫产不能降低新生儿HPV感染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和胸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观察其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96例明确诊断为胸腔积液患者,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1例,为恶性组;良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为良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 VEGF 的值,并与45例健康者血清 VEGF 水平作对照。结果恶性组血清 VEGF 水平为(90.87±35.36)pg/mL,胸腔积液 VEGF 水平为(985.36±523.63)pg/mL。良性胸腔积液组血清 VEGF 水平为(52.69±20.33)pg/mL,胸腔积液 VEGF 水平为(515.75±355.90)pg/mL。健康对照组血清 VEGF 水平为(30.88±7.22)pg/mL。其中良性胸腔积液组脓胸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 VEGF 水平与恶性胸腔积液组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良性组和恶性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 VEGF 水平比较:恶性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 VEGF 含量均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 <0.05)。良性组血清 VEGF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结核组及肺癌组血清及胸腔积液 VEGF 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肺癌组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膜炎组(P <0.05)。肺癌组不同病理类型血清及胸腔积液 VEG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肺癌患者初治前有远处转移组血清及胸腔积液水平[分别为(109.89±40.88)pg/mL,(1175.66±684.28)pg/mL]均明显高于尚未有远处转移组[分别为(71.79±36.37)pg/mL,(803.04±480.34)pg/mL](P <0.05)。结论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中 VEGF 水平对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临床意义。VEGF 的测定可为癌症由无转移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VEGF 的检测对癌症的分型不具有临床意义。胸腔积液中 VEGF 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  相似文献   
29.
30.
1临床资料
  患者为男性,72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热与反复感染、肝脾肿大、贫血而就诊,主诉头疼,眩晕,视力下降。主要病史:缘于入院前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乏力不适,活动后加重,休息可好转,家属发现其面色稍苍白,尚可忍受,无心悸、气促,无胸闷、胸痛,无畏寒、发热,无关节、肌肉疼痛,无皮肤、黏膜淤点或淤斑,起初未重视及诊治,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为诊治,求诊当地诊所,予口服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稍缓解,之后未再就诊。3个月前,头晕、乏力仍持续,伴双下肢浮肿,按压可凹陷,仍无心悸、气促,无腹痛、腹胀,无排泡沫尿,于2012年10月1日就诊当地镇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13.1×109/L ,HGB 80 g/L ,HCT 0.243,MCV 73.3 fL ,MCH 26.5 pg ;尿常规大致正常;肝肾功示:ALT 45 U/L ,GGT 65 U/L , UREA 9.8 mmol/L ,CREA 180μmol/L ,UA 529 mmol/L ,TG 4.71 mmol/L。给予利尿处理,浮肿渐渐好转,但头晕、乏力不适仍较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求诊本院门诊,腹部彩超示:双肾体积大,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并囊肿。发病以来精神尚可、体力下降、食欲一般及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体质量减轻,具体不详。实验室检查:HGB 68 g/L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116 mm/h),WBC正常,PLT 195×109/L ;全血、血浆黏滞度增高,球蛋白增高,IgM75.3g/L,IgG17.4g/L,IgA0.96g/L,TP104.7,ALB 26.7,GLB 78.0。蛋白电泳:显示出一个窄而尖的峰,为M带。尿本周蛋白阴性,全身骨扫描均未见异常,免疫分型:B淋巴细胞标志(CD20、CD19、HLA‐DR)阳性。骨髓形态学检查骨髓增生活跃,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粒系增生活跃占40.0%,红系增生减低占6.0%,淋巴样浆细胞浸润,占12%,成熟红细胞出现缗钱样排列,血小板常见,骨髓象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